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一、(12分)1.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A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既成,粢盛既洁。
..焉耳矣。
B.牺牲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解析】B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C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D丈夫:古义指男子,今义指女子的配偶。
2.下列句子均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C.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D.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解析】与同“欤”,畜同“慉”,A增同“增”,B慊同“惬”,D无3.下列成语,全都出自《孟子》的一组是( A )A.揠苗助长缘木求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一反三C.自暴自弃目无全牛D.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见危授命【解析】举一反三、见危授命均出于《论语》,目无全牛出于《庄子》4.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都可以自称朕。
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
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
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
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解析】“灞桥折柳送别”是唐朝的习俗。
二、(9分)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B )A.起予者商也。
B.贤哉,回也!C.义,人之正路也。
D.畜君者,好君也。
【解析】B是感叹句,其他的是判断句6.下列政治主张不属于孟子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行仁义而王天下B.民贵君轻C.克己复礼D.与民同乐【解析】“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
7.下列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 C )A.以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的所谓“尽心治国”比邻国强不了多少,对“民不加多”不必奇怪。
B.攘鸡:说明宋国大夫戴盈之如果知道国君征收苛重的赋税不符合道义,就应当请他立刻停止,不能再等待来年了。
C.揠苗助长:不管是种地还是教育孩子,都要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地拔高。
D.齐人有一妻一妾:讽刺批判社会上那些不择手段谋求富贵显达的人,他们无耻之极,连他们自己的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导学号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领南郡太守。
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
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解析】“谢”:认错,道歉,谢罪。
9.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B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解析】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
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损躯,英年早逝。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解析】“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第Ⅱ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导学号(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于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
(5分)(2)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5分)【答案】(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
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
(2)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参考译文】庞统字士元,襄阳人。
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
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
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
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
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
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
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于是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
”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
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
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才进军成都,这是中计。
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
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
”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
”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
”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
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
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
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
”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
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
封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
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8分)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被贬黄州。
此时,刚刚过去两年。
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CE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随俗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E.诗人以红梅自况,表达孤高自信、旷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C.“也透露出无奈”错。
E“自信、旷达和乐观”错。
(2)作者在词中提到“诗老”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答案】用典对比,“诗老”更看重红梅外在的绿叶和青枝,不知道红梅的内在品格。
苏轼借否定“诗老”,说明梅之美在“梅格”:既要有艳如桃杏之形,更要有“孤瘦雪霜”高洁脱俗之神。
表达了词人身处穷厄而不苟且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不随波逐流的傲骨品格。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导学号(1)《赤壁赋》中“__舞幽壑之潜蛟__,__泣孤舟之嫠妇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矗不知其几千万落__”。
(3)《离骚》中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__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驰椒丘且焉止息__”。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导学号《孟子》序说朱熹《史记列传》曰:“孟轲,邹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