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赫尔巴特生平

赫尔巴特生平


背 景(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
赫尔巴特生活的时代背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欧 洲革命时期。(德国 封建地主阶级vs资产阶级) 赫尔巴特正是当时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力图 维持君主制统治思想的代表。显然,他的政治立场是保 守的,其教育理论是为维持容克地主阶级的的统治服务 的。他的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观 ,即他希望在不破坏和不根本改变德国当时社会秩序中 求得某些改革。
赫 尔 巴 特
生 平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 月4日-1841年8月14日)是19世纪德国哲学 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近 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 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 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 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西方教育史 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 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而反映其教育思 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第一 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
生 平
母亲—费劳 赫尔巴特 家 庭 教 师 于 尔 岑 裴斯泰洛齐 耶 拿 大 学 费 希 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赫尔巴特

生 平
1.幼年体弱(1776~1788):家庭教育阶段; 2.奥尔登堡拉丁语学校(1788~1794):发表《略论一 个国家中道德 兴衰的一般原因》; 3.耶拿大学时期(1794~1797):结识费希特并发表6篇 关于哲学史的文章; 4.伯尔尼—不莱梅时期(1797~1802):在施泰戈尔加 当家庭教师,1799年在布格多夫结识裴斯泰洛齐; 5.哥廷根时期(1802~1809):取得博士学位与教授备 选资格,成为哥廷根大学私人讲师; 6.柯尼斯堡时期(1809~1833):任柯尼斯堡大学教授 ,接任康德教习; 7.1841年逝世
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
赫尔巴特生活在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的时代。18世 纪后半期,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正在迅速发展。 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 也得到大发展。而德国还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经济上还很落后,资 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十分薄弱,但在英法先进国家 的推动下,他们对德国的封建统治也感到不满,向往并要求革命, 可是他们不敢革命,害怕革命,甚至反对革命,希望与封建势力妥 协,企图依附封建势力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谋求经济上的发展 ,表现了他们政治上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保守性。这种时代和阶级 的烙印,在赫尔巴特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反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