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3、学生根据提示有感情地诵读两遍,标出每首词的押韵字。
《醉花阴》:昼、兽、透;后、袖、瘦
《声声慢》: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
4、集体朗读课文,巩固字音,进一步体会这两首词的内容和意境。
四、赏析探究《醉花阴》
1、学生研读《醉花阴》的上阕,合作探究,思考下列问题,将看法写在笔记上。
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女主人的主观感受是怎样透露出来的?
开头先从天气落笔。“薄雾浓云愁永昼”,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渲染气氛,带出了感情。“愁”字乃词眼。天空阴沉沉的,布满浓云,地上罩着浓雾,女词人只好待在屋里,但她一整天心事重重,心中笼罩着愁云,望着那冒着细细青烟的兽型铜香炉在出神。
“佳节又重阳”三句继续写女主人对天气的感受。又是个重阳佳节,却没有好天气。睡到半夜,凉气渗进纱帐,袭上枕头,冻醒了女主人。“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写得很含蓄,既是对天气的感受,也是心情的流露,闺房中缺少夫妻团聚时的温馨感。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现在女词人独居闺中,无人陪她赏菊饮酒,这个重阳节过得太孤寂了。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二十一岁的太学生、后来成为著名金石学家的赵明诚结为伉俪。赵明诚亦为官宦之子,其父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李清照结婚第二年,即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朝廷发生新旧两派斗争,公公赵挺之因攀附当权者蔡京而官至宰相,父亲李格非因曾受苏轼赏识,被列入旧党而罢官,李清照对公公呈诗表达不满。二十四岁时,公公病逝,赵氏一家受到蔡京集团中某些人的中伤弹劾,明诚兄弟落职入狱。经此变故后,李清照随丈夫返回家乡青州(今山东益都县),度过了十余年“屏居乡里”的平静生活,夫妇二人购买收集大量金石书画,藏满十余间房屋。三十八岁那年,赵明诚结束十年书斋生活,被朝廷起用为莱州知州,李清照曾随夫居住莱州,二人时聚时散。
整个上阕,从户外到室内,从环境到心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写自己的孤单寂寞,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思念之殷切。
课堂练习:学生朗读背诵全词,试着默写。
课题
李清照词两首
课时
第二节(总 节)
教学目标
1.诵读赏析《醉花阴》,体会词中含蓄的思念之情。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受
1、学生听录音或教师朗读,注意字音和押韵
2、诵读提示
这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反映着她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具有不同的韵味、格调。《醉花阴》写于前期,其中有愁,但属于夫妻离别之愁,要读出伤感,但没有悲怆。《声声慢》作于晚年,充满深厚的悲伤,要读得缓慢、低沉,表现出凄凉、孤寂之情。
课题
李清照词两首
课时
第一节(总 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成就。反复诵读感受词的内容和押韵特点。
2.诵读两首词,赏析理解《醉花阴》的内容。
重、难点
【重点】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成就。反复诵读两首词。
【难点】赏析《醉花阴》用天气景物渲染气氛的技巧。
教学方法
简介—反复诵Biblioteka —探究赏析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出生在官宦、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北宋著名学者,著有《洛阳名园记》,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其母王氏亦出生官宦之家,善文工词。李清照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优越的物质环境,浓郁的文学氛围,使李清照度过了幸福而又丰富的少女时代。敏感的心灵,优异的文学天赋,使她具备了过人的文学才华。她工书能文,兼通音律,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教学札记
一、导入新课
中国文学史上女性作家寥若晨星,在为数不多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一位应该是两宋之交的李清照。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李清照的两首词作,了解她的才华与心灵。
二、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词作成就
温故知新:同学们在小学和初中曾经学过李清照的哪些诗歌?
学生回答。《夏日绝句》《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李清照一生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品多写少女情怀、夫妇离别及安闲生活。南渡是其人生转折点。四十四岁经历亡国,四十六岁经历丧夫,国破家亡的灾难给她以沉重的精神打击,作品风格突变,题材扩大,多写感时伤乱、悼亡忆旧。她擅长诗词文书画,以词的成就最大。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善用白描塑造鲜明的形象。清朝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说李清照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金兵攻陷京城开封,靖康二年(1127)二月金人废徽、钦二帝,北宋灭亡。三月,徽、钦二帝和三千多皇室及大臣被金人押往金国。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建立。靖康二年,赵明诚母病殁金陵,明诚南下奔丧。建炎元年八月,赵明诚出任江宁府知州。不久,李清照携书十五车往江宁,留在故乡青州的大量金石书画珍品毁于战火。建炎三年(1129)八月,丈夫赵明诚病逝江宁,终年四十九岁,李清照四十六岁。这对相知相伴二十八年的夫妇分处阴阳两个世界了。此时,金国大将金兀术率兵追击高宗,形势危急。李清照独自草草料理丈夫丧事,即追随高宗南逃,部分金石书画送往洪州赵明诚妹夫处,自己投奔正在杭州做官的弟弟李迒。十一月,金兀术攻破洪州,李清照寄存的金石书画全部丧失。此后,李清照继续追随高宗皇帝行踪,奔波于越州、明州、台州等地,过着逃难生活。直到高宗绍兴二年(1132)南宋定都于杭州,李清照才结束四年的奔波,定居于京城临安,过着孤寂、冷清的孀居生活。绍兴二十一年(1151),六十七岁的李清照病逝于绍兴。
2、学生发言、交流,教师点评、归纳。
“醉花阴”词牌北宋人所创。该词牌为双调,五十二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醉花阴》是一首闺怨词,写于李清照前半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词抒发独处闺中的女词人重阳佳节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阕写女词人重阳节的孤独寂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