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2.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
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
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声慢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如梦令》)播放ppt 1展现词内容《如梦令》)
2.一曲如此动人心肠的《如梦令》,跨越悠远的时空,久久的在我们的耳畔回响。

轻拂历史的尘烟纱幔,在三千年诗词文学中,将愁情抒写到极致的,恐怕
要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

然而要真正体味到她的一腔愁绪,却“怎一个愁
字了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声声慢》,与它相知,聆听易安居士的深
情倾诉吧 ppt2
【板书课题作者】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涵咏词韵
1.学生自由吟咏诗词(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吟咏一遍诗词,一会请几位同学朗
读一遍)
学生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学生稍作评价;教师引导点拨(见课本)
2.录音范读,体会该词意境(要求:在听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读、重读。

)PPT4
3.学生齐读(注意读准节奏,尽量融入感情,读出感觉)
问:你听出了作者的倾诉吗?词人在向我们倾诉什么呢?——愁PPT5
四.了解作者
那么词人李清照到底经历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写出如此哀怨的词作呢?下面我
们一起来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创作背景。

PPT6
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更有助于我们对于诗词内容的把握,下面请同学们联系
词人的生活遭遇再读一遍这首词。

五.导学案基础知识(抢答)
1、正字音
2、辨字形
3、释词义
六.合作探究
(一)、下面各小组通力合作探究以下3个问题。

1.《声声慢》以七组叠词开篇,试分析这三句所抒发的情感。

Ppt9(—音乐美、增强感情)
2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诗人的愁是通过哪些意象表达的呢?找出意向并
完成表格 ppt10
(二)词人的愁是铺天盖地的,并且将这漫天愁思进行了细细的纺织。

以景衬愁以动显愁用心绘愁愁语即情语
下面大家再诵读一遍课文,在诵读的过程中仔细品味,加深理解。

引导:一首《声声慢》将易安居士晚年凄苦情愁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是个心理
细腻,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的高手,我们不妨走进易安居士另外两
首词,来品味另一番愁情吧。

(三)以“愁”为主题的诗词赏析ppt11
1、《浣溪沙》引导: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把春日少女的姿态和惜春的情感写的活灵活现。

2、《醉花阴》引导:运用对比手法,以“愁”起笔,来抒离别相思之闲愁,而本首词是以“愁”作结,绘就感时伤怀之悲愁。

(四)鉴赏方法:写愁的方法及鉴赏技巧ppt13
愁的表现: 1、化虚为实,虚实结合2、一切景语皆情语3、联想想象
引导:我们的词人面对自然景物生发的种种惆怅,用一系列意象绘制成或静态或动态的画面,从而形成哀怨、凄冷的氛围,我们在鉴赏一首诗词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赏析愁之美。

七、结语最后一张PPT!插入歌曲自动播放
今天和大家一起对易安居士的词进行了赏析,言有尽却意无穷,在课下,同学们应更倾心的品味易安居士的词,因为优美的诗词总是会让我们回味无穷、齿颊留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