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 振动和波

大学物理 振动和波

振动的标量和用旋转 矢量和的投影描述
二、不同频率平行简谐振动的合成
问题:物理量同时参与两个不 同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 位的平行简谐振动
1 A0 cos(1t ) 2 A0 cos( 2 t )
合振动
2 1 2 1 2 A0 cos t cos t 2 2
例,如图,两轮的轴互相平行,相距为2d,其转速相同,转向相 反,将质量为m的匀质木板放在两轮上,木板与两轮间的摩擦系 数为μ ,当木板偏离对称位置后,它将如何运动? o c
.
2d
o c
x
.
二、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1、振幅 A ——反映振动幅度的大小 定义:振动量ψ 在振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说明: ✤ A恒为正值 ✤ A的大小与振动系统的能量有关,由系统的初始条件决定 2、周期和频率——反映振动的快慢 ① 周期 T 定义: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
Y
五、旋转矢量法
1、旋转矢量图示法 注意: 旋转是匀速的,旋转矢量的 矢端在X轴上的投影点作简谐振动 参考圆 o
ω
M
A t
ψ
M0
X
P
2、旋转矢量的应用
✤ 作振动图
✤ 求初相位 ✤ 求速度和加速度 ✤ 振动的合成
§9-2简谐振动的合成
振动叠加原理——系统的合振动等于各分振动的“和”。
一、同频率的平行简谐振动的合成
说明:
横波的传播表现为波峰、波谷的传播
纵波的传播表现为疏、密状态的传播 2、按波的波前来分——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
波射线(波线)——沿传播方向所作的带箭头的线
波振面(波面)——同一时刻,波动传播到的空间各点构成的曲面 波前 ——最前面的波振面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恒与波面垂直
平面波:波前为平面 球面波:波前为球面 柱面波:波前为柱面
第九章振动和波动基础
机械振动, 电磁振动 „„
广义振动——任一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作周期往复变化
§9-1简谐振动
一、简谐振动
1、弹簧振子的往复运动
第九章振动和波动基础
机械振动, 电磁振动 „„
广义振动——任一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作周期往复变化
§9-1简谐振动
一、简谐振动
1、弹簧振子的往复运动
f kx
2 A cos(t ) A cos( t ) A cos(2 t ) T
3、相位(ω t+Ф )——反映振动的状态
① 相位: (ω t+Ф )是决定简谐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t- t0 0 T/4
t+Ф
0 /2
ψ A 0
v 0 A
T/2
T

2
A
cos( y x ) sin2 ( y x )
椭圆方程,形状由分振动的振幅和相位差决定
讨论:
(1) y x 0 ( 2) y x
( 3 ) y x
y
Ay
Ax Ay y x Ax
x Ax cos( x t x ) y Ay cos( y t y )
1、两个分振动的频率相 差很小 2、两个分振动的频率相 差很大,但有简单的整数 比关系
四、不同频率的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问题:物理量同时参与两 个互相垂直的不同频率简 谐振动
x Ax cos(1t x ) y Ay cos( 2t y )
a
二、受迫振动——在强迫周期外力作用下系统发生的振动
说明: 稳定状态时振动频率为强迫力的频率 振幅依赖于系统固有频率、阻尼大小及强迫力
三、共振——强迫力频率
与系统固有频率相同时,受 迫振动的振幅达到最大值的 现象
应用: 利用:乐器; 收音机;核磁共振 防止方法:改 变固有频率,改变 外力周期性,增大 阻尼,减振
§9-4 简谐波 (机械波)
波动 ——振动状态的传播过程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声波、水波、地震波) 电磁波——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无线电波、光波) 波动的特点:
•有一定的传播速度 •能量的传播 •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 •相似的波动方程
一、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波源:产生机械振动 弹性介质:传播机械振动 2、波动的本质 形式和能量 3、波动的特点 波动中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传播的是振动 沿传播方向各个质点的相位依次落后
A cos(t )
位移 A cos(t )
速度 d v A sin(t ) dt
d2 2 加速度 a A cos(t ) 2 dt
A
2A
x、 、a x
a T t
A -A - A - 2A
o
三、A 和Ф 的确定
t 0 : 0 A cos ,
v0 A
2 0
t
2
v0 A sin
t 0
1
v0 tan ( ) w 0
注意:Ф 一般取值在-π~π(或0 ~ 2π)
例,已知某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动 曲线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数据写 出振动表达式。
a

二、波的类型
1、按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来分——横波与纵波
a、横波
y

b
u
x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传播方向垂直。 波峰——波形凸起部分 波谷——波形凹下部分
o
a

b、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表现为疏密状态沿波传播方向移动。
b、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表现为疏密状态沿波传播方向移动。
4、波动与振动不同 振动——一个质点振动 波动——一系列质点在作振动 5、如何判断各质点振动方向
t后的波形图
传播方向
二、波的类型
1、按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动传播方向分——横波与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 播方向垂直。 波峰——波形凸起部分 波谷——波形凹下部分 x o
a、横波
y

b
u
d2x 2 x 2 dt ( k ) m
2、LC振荡电路
dI q L dt C
d 2q 2 q 2 dt ( 1 ) LC
C
K
L
3、简谐振动的微分方程(动力学方程)
d2 2 2 dt
物理量对时间的二阶导数与物理量自身成正比,但符号相反 4、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
A 其中
2、应用旋转矢量法
圆频率 :
合振幅 : A
1
2 A12 A2 2 A1 A2 cos(2 1 )
初相位 : tan
A1 sin1 A2 sin2 A1 cos 1 A2 cos 2
A
A2sin2
A2
A cost
1、两个分振动的频率相 差很小 2、两个分振动的频率相 差很大,但有简单的整数 比关系
§9-3 阻尼振动 受迫振动 共振
(了解)
一、阻尼振动——振幅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振动
原因:能量损耗
x
临界阻尼
b
过阻尼
o c
t
应用: 阻尼 减小阻尼:活塞 增大阻尼:弦乐器,减振器 利用临界阻尼:阻尼天平,灵敏电流计
a
v
x
x 4、波动方程 y A cos[ ( t ) ] v
结论:平面简谐波表达式的关键是波线上任一点的相位比已 知点超前还是落后,这对于横波和纵波都是成立的。
四、描述波动的物理量
1、波长λ ——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π 的振动质 点之间的距离

2v
说明:

反映波动的空间周期性
A1
x
2 1 拍 2
拍的应用
三、同频率的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问题:物理量同时参与两个互相垂直的同频率简谐振动
Ax cos( t x )i Ay cos( t y ) j
消去时间t

A
2 x 2 x

y2
2 Ay

2 x y Ax Ay
A
讨论:合振动振幅的变化规律
2 1 A 2 A0 cos t 2
A2
2 o 1
A1
ψ
讨论:合振动振幅的变化规律
A
A2
2 o 1
2 1 A 2 A0 cos t 2
两平行振动合 成时,由于频率 差别造成其合 振动的振幅时 而加强时而减 弱的现象叫拍 拍频
四、简谐振动的能量
1、弹簧振子的能量
1 Ek kA2 sin2 (t ) 2 1 E P kA2cos 2 (t ) 2
o
1 E E K E P kA2 2
x
2、LC振荡电路
Q2 We cos 2 (t ) 2C
Q2 Wm sin2 (t ) 2C Q2 W We W波
行波——振动状态和振动能量由波源向外传播的波
驻波——同一直线上振幅、频率相同,反向传播的两列波叠加而成
4、按波动的明显物理性质来分——光波、声波、水波„„
5、按质点的振动行为来分——脉冲波、周期波、简谐波„„
三、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波函数)
1、波动方程——用已知波源的振动规律,表达出介质中各 点的振动规律 2、平面简谐波 理想化模型 3、建立波动方程的方法: 写出某质点的振动方程 求出任一质点相对于该质点的相位差 写出波动方程
x

2
x2
A
2 x

y2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