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路用石灰土和二灰碎石(优质借鉴)

关于路用石灰土和二灰碎石(优质借鉴)

关于路用石灰土和二灰碎石
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吴祖德
提要:2010年前我市道路的基层、底基层材料主要采用二灰碎石和石灰土,是一种强度高、耐久性好、造价低、便于施工、质量易保证,可以就地取材,一方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很大的社会和环保效益。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收集这两种材料的路用性能作分析介绍,供交流参考。

2010年后,所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含量大于3%,所做基层产生膨胀、开裂,不能满足路用要求,已改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但只要控制粉煤灰的三氧化硫含量小于3%,二灰碎石还是可以满足路用要求的。

关键词:二灰碎石石灰土路用性能防止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措施
1前言
由于石灰、水泥在土中的水化、水解和结晶作用,使混合料产生强度和板体性,这类材料完工初期,具有柔性材料的工作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度逐渐提高,板体性增加,刚度增大。

它的最终强度、弹性模量比不掺石灰或水泥的柔性基层要大几倍,但比水泥混凝土要小得多,二灰碎石和石灰土故称为半刚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水稳性,适宜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基层或底基层。

但应注意其干缩和温度收缩的特性,表面出现的裂纹容易反射到路面上来,工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治。

2 石灰土
2.1石灰土概况
石灰土是属于石灰稳定土类,用石灰稳定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额粒含量不少于90%)得到混合料简称石灰土。

其特点是,具有扳体性.强度比砂石路面要高。

有一定的水稳性和抗冻性,初期强度低,但其强度随龄期较长时间增长。

其收缩性大,容易开裂。

适宜于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基层,也可作各级路面的底基层。

石灰土不宜用于潮湿路段。

石灰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标准(表 1):
表 1 石灰稳定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公路等级
层位
基层(MPa)≥0.8①—
底基层(MPa)0.5~0.7②≥0.8
注:①在低塑性土(塑性指数小于7)地区,石灰稳定砂砾土和碎石土的7d浸水抗压强度应大于0.5MPa (100g平衡锥测液限)。

②低液限于塑性指数小于7的粘性土,且低限值仅用于二级以下公路。

高限用于塑性指数大于7
的粘性土。

2.2 石灰对土的改善主要是提高强度,而强度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土质、灰质、石灰剂量、含水量和密实度。

2.2.1 土质要求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规定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土、黏土。

2) 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3) 使用旧路的级配砾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

级配砾石、
砂石等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分层厚度的60%,且不应大于250px。

土中掺入碎砖等粒料时,粒料掺入含量应经试验确定。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97)规定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的塑性指数(用100g平衡锥测定)宜为11~25,并不得小于6或大于30。

当土的塑性指数小于6或大于30时,应采取压实混合料或粉碎土团粒的措施。

2)当温度为700℃时,土中有机质含量应小于8%。

硫酸盐含量宜小于
0.8%。

塑性指数偏大的重粘土,不易粉碎、拌和,石灰难以与其充分反应,对强度形成不利,这种情况
下,可采用两次拌和工艺,即:第一次加部分石灰拌和后,闷放1~2d,再加入其余石灰进行第二次拌和。

塑性指数10以下的亚砂土和砂土,使用石灰较多,难以碾压成型,施工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或采用水泥稳定。

塑性指数为15以上的粘性土更适宜于用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

2.2.2 石灰质量
石灰中氧化钙加氧化镁的含量直接决定了石灰对土的稳定效果,石灰等级愈高,在掺加相同合灰量的情况下,有更多的CaO和MgO起作用,因而稳定效果愈好。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规定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用1~3级的新石灰,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石灰技术指标
类别项目
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钙质消石灰镁质消石灰
等级
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
有效钙加氧化镁
含量(%)
≥85≥80≥70≥80≥75≥65≥65≥60≥55≥60≥55≥50
未消化残渣含量
5mm圆孔筛的筛
余 (%)
≤7≤11≤17≤10≤14≤20——————含水量(%)——————≤4≤4≤4≤4≤4≤4
细度0.71mm方
孔筛的筛余
(%)
——————0≤1≤10≤1≤1
0.125mm方
孔筛的筛余
(%)
——————≤13≤20—≤13≤20—
钙镁石灰的分类
界限,氧化镁含量
(%)
≤5>5≤4>4
注: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Ⅰ等≥75%,Ⅱ等≥70%,Ⅲ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

2)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3)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能否使用和使用方法。

一般情况下,石灰质量按原标准应达到Ⅲ级以上(《建筑石灰》(GB 1594-1979)已废止)(表3)(同表2),按新标准达到合格品以上(《建筑生石灰》(JC/T 479-92))的生石灰的技术指标(表4)。

表3 生石灰的技术指标(《建筑石灰》(GB 1594-1979)已废止)
类别钙质石灰镁质石灰
等级一等二等三等一等二等三等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858070807565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余)
不大于(%)
71117101420
表4 建筑生石灰技术指标(《建筑生石灰》(JC/T 479-92))
类别钙质石灰镁质石灰
等级优等
品一等

合格

优等

一等

合格

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不小于(%)908580858075
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
余)不大于(%)
5101551015
原设计所规定的石灰等级宜高于Ⅲ级,应注意按建筑生石灰技术指标《建筑生石灰》(JC/T 479-92)为合格品时,CaO+MgO含量比原标准高出10%。

石灰中CaO+MgO含量随堆放时间(特别是野外的堆放时间)而减少,因此最好能在生产后不迟于三个月内使用完毕。

活性CaO+MgO含量如经试验略低于原Ⅲ级标准,可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实际含量,适当提高石灰剂量。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磨细生石灰粉。

生石灰在土中消解,可放出大量热能,加速灰土的硬化。

另外,刚消解的石灰其活性和溶解度均较高,能保证石灰与土中胶粒更好地作用。

因此,采用生石灰稳定土的效果优于熟石灰,但施工成本要高些。

2.2.3 水质量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规定水符合下列要求: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宜使用饮用水及不含油类等杂质的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总之,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2.2.4 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土质量)
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影响显著,石灰剂量较低(3%~4%)时,石灰对土主要起稳定作用,土的塑件、膨胀性、吸水量、聚水量减少,土的密度、强度得到提高。

随着剂量的增加,石灰土的强度、水稳性、耐冻性显著提高,但超过一定剂量(>17%),过多的石灰在土中以自由灰存在,这时石灰土的强度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石灰稳定土存在最佳石灰剂量。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规定石灰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种土应按5种石灰掺量进行试配,试配石灰含量宜按表5选取:
表5 石灰土试配石灰用量
土壤类别结构部位石灰掺量(%)
12345
塑性指数≤12的黏性土基层1012131416
底基层810111214
塑性指数>12的黏性土基层57911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