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经济的新经济特性

网络经济的新经济特性


3.2.2 锁定的解释 锁定的两因素
从网络效应角度
Farrell & Arthur (1989):技 术竞争中网络效应导致锁定。 潜在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没 有考虑自己决策对其他消费 者带来的影响,就存在网络 外部性问题,当市场机制无 法内生化这种外部性,就可 能出现市场被锁定于某种较 低效率的技术中。
存在多态均

可能无效率
自增强机制。 一个系统可能由于前期历史 的影响,而进入一个不一定 是最有效率的均衡状态,这 个均衡一旦被选中,就会不 断重复下去,从而形成一种 “选择优势”把系统锁定在 这个均衡状态。
要使系统退出锁定均衡状态, 需要看系统能否积累充分能 量,克服锁定状态积累的 “选择优势”。
3.4.6 非市场互动
网络经济呈现出规 模收益递增特征, 即成功产生成功; 相反,衰败的恶性 循环同样也是正反
馈。
转移成本的存在: 用户的转移成本是 否足够低而使用户 转移到自己的网络 市场。转移成本利 于当前市场占有着, 而不利于潜在进入
者和创新者。
需求方的规模经济: 网络经济十分看重 需求方,高研发成 本的低复制成本, 使企业能够建立足 够大的用户基础; 用户基础是提高市 场地位的关键。
3.3.3 路径依赖的分类
• 对初始条件的依赖可能会产生不同结果:一是依赖可能是 无害的,达到最优路径;二是依赖可能是效率损失的。
• 对此,路径依赖的可划分为以下三类
一级
没有效率损失,经济达到均衡
路径依赖
二级 路径依赖
因为信息不完全而在作选择时无法达到真正 的最优均衡。信息有限,无法改变次优的选 择。
由于转移壁垒的存在,市场最初阶段竞争剧烈,而先取得市 场优势的企业则会不断壮大。当经验产品产生的转移成本为 零,即转移壁垒完全源于网络外部性时,具有更强网络外部 性的企业更具有抢占市场的优势
3.2 锁定
3.2.1 锁定的定义
锁定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从一个系统(可能 是一种技术、产品或是标准)转换到另 一个系统的转移成本大到转移不经济, 从而使得经济系统达到某个状态之后就 很难退出,系统逐渐适应和强化这种状 态,从而形成一种“选择优势”把系统 锁定在这个均衡状态。
3.1.4 社会转移成本
网络经济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社会转移成本,社会转移成本, 是消费者的转移壁垒或被厂商锁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市 场的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制约。
• 消费者在产品或服务上进行转移的时候,不仅受到经 验产品的转移成本制约,而且更有网络外部性因素的 制约。
• 网络经济中,锁定和转移成本是“规律,而不是例外 ”。如Word和WPS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转换等。
三级 路径依赖
产生的效率损失是有可能通过一些制度安排 来避免的
3.3.4 路径依赖的特征
特征
历史的重要性
不可逆转的选择
我们目前的经济环境可能在很重要 的程度上有依赖于历史上的一些突 然转折和偶发事件,而对这些事件 的依赖性很可能是一种非常任意的 形式存在的。 当历史上的一些令人想不到的事件 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 决定并控制了历史发展结果时,发 生了路径依赖。
从转移成本角度
转移成本使消费者在做出 转移决定时,需要对转移 成本进行评估。 消费者在做决定的关键在 于转移收益是否高于转移 成本,当后者高时,则选 择不转移。
3.2.3 锁定的形成因素
对供给方而言
信息的有限,处理 能力的有限,有限 理性的决策并非最 优。
网络产品生 产和使用过 程中的资产
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是一项资产可调配用 于其他用途的程度,与沉没成本 相关。投资的专用性越高,资产 转换系数越低。影响到当前投资 非锁定决策行为的交易成本。
第三章
网络经济的新经济特性
邱甲贤
《网络经济学》课件 2014年
Email jessieqjx@
3 、网络经济的新经济特征
1
转移成本
2
锁定
3
路径依赖
4
正反馈
5
临界容量
6
双边市场
3.1 转移成本
3.1.1 转移成本的概念
Johns & Beatty(2002)认为,转移成本指的是产生于消费者 转换供应商时的消费者能够觉察到的经济和心理成本的等价 货币值。 Oz Shy(2002)认为,消费者的转移成本是导致消费者被锁定 的主要原因,产生于消费者在特定品牌或服务生的人力、物 力的投资。
这里的不可逆转就是之前讨论的锁 定。 路径依赖使得某一事件的发展锁定 在多重均衡结果中的一种,而至于 何种结果会出现则是无法预测的, 且结果有可能是低效率的,甚至是 无效的。
关键的正反馈机制研究中,Arthur关于技术变迁时指四种自我强化机制: 规模效应—大规模生产经济优势;学习效应—技术改进、成本降低;协作效应—技术协 作产生的运用网络效应;适应性预期—技术应用,增强了相互之间了解和信任程度。
报酬 递增
报酬递增引发多态均衡,致使 最终选择结果可能受到历史偶 然事件的影响,并产生路径依 赖的现象
转移成本 的存在
不完全 的市场
指复杂的、信息不完 全的市场,不确定性 的市场
3.4 正反馈
3.4.1 负反馈及其表现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负反馈
❖ 负反馈描述的是一个强者走向衰弱而弱者逐渐强大 的过程。传统经济学中所讨论的“均衡”过程实际 上正是这样一种情形。
可能无效率
锁定
路径依赖 多态均衡
自增强机制 对经济系统 的影响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报酬递减界遵循着正反馈原理。 正反馈指“强者越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极端时,“赢者通 吃、输家出局”。
3.4.3正反馈的产生
正反馈机制产生的原因
边际收益递增:网 络经济中,连续增 加某种生产要素, 其边际产量上升 (相反于传统经济 学边际产量递减)。
3.4.4正反馈的动态经济过程
市场的独占结果取决于:规模经济和多样性 高规模经济和低多样性需求最有可能导致正反馈现象
一个长的引入期 市场份额
100
50 0
达到临界容量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赢家
战争区域 输家
受强烈的网络外部性影响的 产品一般会有一个长的引入 期,随着用户的增加,越来 越多的用户使用该产品,当 达到临界容量后,开始领先 的产品扩展市场份额,落后 的产品缩小市场份额。
Economides给定价格和市场结构条件下,能够在均衡中存在的最小网络规模。
简而言之,临界容量就是维持均衡的最小网络规模。 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网络规模不足会降低消费者使用意愿。因此,突 破临界容量是达到市场均衡的前提条件。当同样的价格可以支持多个均 衡网络规模时,就选定最小的网络规模作为临界容量。
我们所要找的是路径依赖型的机会——也就是采用 一致的标准对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有好处的机会。
混沌理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结果被看似无关的小事决定,甚至被锁定; 生物学:偶然事件——自然选择的不可逆转的特征; 物力学:惯性,一旦选择进入了某种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的依赖。
路径 依赖
即使在一个以自愿抉择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为特征的世界中,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如一些技术、产品或是标准)一个次要的 或暂时的优势或是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都可能对最终的市场 资源配置产生重要而不可逆转的影响。
有限理性和 不确定性 群体决策
用户对未来市场走 向的判断具有不确 定性,这使得他们 在做出决策时往往 是风险厌恶的。
3.3 路径依赖
3.3.1路径依赖的例子
4.85英尺道路轨道标准的形成! 古代罗马马车道路 与 如今美国铁路
3.3.2路径依赖的概念
当一个人选择了一条路径的时候,因为转移成本的自增强特性,使 得他会停留在一条路径上而被锁定,这种现象称为“路径依赖”。
❖ 传统经济学中,负反馈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生产产 量和成本、市场供需等。
❖ 负反馈是系统自我调节机制,每时每刻都将系统拉 回平衡点,如钟摆和地球系统、弹簧和固定物系统 、太阳和行星系统以及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热系 统等。
3.4.2正反馈的概念
经济学中的正反馈理论
• 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假设下,经济系统中能够产生 一种局部反馈的自增强机制。
流行效应 VS 网络外部性
3.5 临界容量
3.5.1临界容量的提出和定义
正反馈现象疑问:正反馈的存在,是否意味着任何只要具备网络外 部性的产品,该产品不存在竞争,是否就必然会战略市场。对此, 提出了临界容量的概念。
Rohlfs,Oren & Smith研究结论:临界容量是一个不稳定点,任何超过该点 的需求规模都将通过消费者选择逐渐加强到下一个需求规模更大的、稳定的 均衡状态,而低于临界容量的启动规模将会带来市场萎缩。
3.3.5 路径依赖的经济应用
David(1985)
• 认为经济变迁的一个路径依赖序列的最终结果会被很久以前的事件 影响。技术的选择通常不是最优选择的结果,用偶然和报酬递增来 解释某种技术的支配地位的取得。
Arthur(1989)
• 开创性地研究了关于技术演变过程中的自增强机制和路径依赖性质。 • 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过
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他们 的正反馈过程都呈现一种S形 的动态模式。经历了三个阶 段,如新技术的采用。
时间
3.4.5 正反馈下的市场均衡特征
传统经济学中,静态均衡通 常意味着存在唯一的均衡点, 均衡的意味着市场最优配置。
网络经济中,正反馈却会导 致多个可能的均衡点,市场 结果并不能保证从多个均衡 选择最优。 历史某个因素所随机事件会 导致经济系统发展走向一特 定路径,从而可能被锁定在 一个次优状态。
3.2.2 锁定的解释
QWERTY键盘
强调的是一种新出现的先进的键盘格局无法取代一种落后的 具有市场知道地位的键盘格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