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语主格助词

韩语主格助词

韩语主格助词1、는(은)1)表示谓语所要说明的主题,构成主语。

该主题是说话者心目中已确定好的,说话的重点在说明部分,即谓语部分。

如:만리장성은세계적으로이름난명승고적이다.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

疑问词(亦即说话的重点)在谓语部分,主语就用“는(은)”来表示。

如:영철씨는몇학년입니까? 永哲你几年级?(说话重点在“几年级”)대장은어디로갔습니까? 队长去哪儿了?(重点在“去哪儿”)谓语部分叙述的是一般法则或该事物或人的属性、特征,这时,说话的重点在谓语部分,主语也用“는(은)”表示。

如:해는동쪽에서솟는다.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1)表示区别对比。

如:나는한국말을배우고내동생은일본말을배웁니다.我学韩国语,我弟弟学日本语。

남방요리는달고북방요리는짜다. 南方菜甜,北方菜咸。

나는술은좀마시지만담배는안피웁니다. 我酒是喝一些,但不抽烟。

그는한국말은아느데일본말은모른다. 他韩国语是懂的,但不懂日语。

有时,说话者只举出区别对比的某一对象,而未说及另一与之区别对比的对象。

如:나는술은안먹습니다.酒我是不吃的。

(含有“另外某个东西是吃的”之意)그영화는안보겠습니다. 那个电影不看。

(有“别的电影愿意看”之意)그사람이축구는그리잘하는것같지않소.他足球好像不太行。

(有“别的运动可以”之意)3)谓语部分说明某一事实的原因理由时,该事实作主语,由不完全名词“것”“바”来概括,再附加上“는(은)”以表示主语。

至于谓语,则以“-기때문이다”来结尾。

如:우리가그의학설을옳다고하는바는그것이객관실제에알맞는리론이기때문이다.我们说他的演说是正确的,是因为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

4)表示一种推理判断的关系,这时在表示时间、场合的“때、제、적、경우”等词的末尾加“는(은)”。

如:긴급소집이있을때는무슨중요하고도급한일이생긴것이틀림없다.紧急集合的话,必然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紧急事情。

싸이렌이길게울리는경우는적기가습격해오는신호일것이다.长声警报一响,就是敌机来袭的信号。

5)表示强调①主语的强调조국을통일시킬시기는왔다. 统一祖国的时刻来了。

(强调“正是这样的时刻”,含有“是统一祖国的时候了”之意)이세상에힘들이지않고성공을얻을수있는방법은없다.世界上决没有不费力气而获得成功的方法。

②附加在一些格词尾后,表示着重指出所要说明的事物。

如:고실에는한사람도없다. 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

(说明“教室里怎么样”)운동장에서는축구경기가있었다.在运动场举行了足球赛。

(说明“运动场上的情况”)그러한방법으로는문제를해결할수없다.用那样的方法解决不了问题。

(说明“用那样的方法怎么样”)上述各句,“는”只表示强调,有的上升为说话的主题,但决定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的仍是格词尾。

如“교실에는”的“에”决定“교실”在句子中作处所状语,“는”则表示强调,使这一处所状语成了这句话的主题(主题与主语的概念不同,有时主语就是这句话的主题,但有时别的句子成分也可以成为一句话的主题)。

③附加在谓词的否定形式、接续词尾及一些副词后,表示强调。

如:그가아직은젊다. 他还年轻着呢。

참빨리는걷는다. 走得真快啊。

거기로가지는않겠다. 那时我是不去的。

영화를보고는돌아왔다. 看完电影回来了。

*②③中表示强调的“는(은)”,经常出现在否定句中。

④用在体词的末尾或谓词的体词形“기”后,然后又重复该词,在这种固定结合的形式中,“는(은)”也表示强调。

这时全句还常含有转折、附带条件之意。

相当于汉语的“…是…”。

如:그는보범은모범이다. 他模范是模范。

(言外有“尚有不足”之意。

根据上下文,也可理解为“他确实是模范”)이렇게써도통하기는통한다(한다).这样写通是通。

(言外有“但不太好”之意)이물건은좋기는좋지만(하지만) 값이비싸다.这东西好是好,但是价钱贵)。

6)用在一部分副词后,后面是否定意义的谓语(或用在否定谓语的“-지”形后),表示部分的否定。

试比较:이문제가완전히는틀리지않았다. 问题不完全错。

(强调重点在副词)이문제가완전히틀리지는않았다. 问题不完全错。

(强调重点在谓语)2학년학생들이다는노동하러가지않습니다.二年级学生不全去劳动。

(重点在副词)2학년학생들이다노동하러가지는않습니다.二年级学生不全去劳动。

(重点在谓语)제기된문제가모두는해결되지않았다.提出来的问题没有都解决。

(重点在副词)제기된문제가모두해결되지는않았다提出来的问题没有都解决(重点在谓语)제기된문제가모두해결되지않았다. 提出来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7)在通常情况下,充当句子主题的大主语由“는(은)”表示,而做句子某一成分的主谓结构中的小主语由“가(이)”表示(包括从句的主语)。

如:우리나라는땅이넓고인구가많다. 我国地大人口多。

내가이야기하고싶은것은바로이문제입니다.我想说的正是这个问题。

영화관이가까운데있으면나는걸어가겠어요.电影院如果近,我就走着去。

전국인민은조곡통일의날이오기를손꼽아기다리고있다.全国人民屈指等待祖国统一的日子。

2、가(이)1)表示主语。

这是“가(이)”最基本的用法。

有如下几种情况:①疑问代词作主语(或主语前有表示疑问的词定语)时,通常主语由“가(이)”表示,回答时一般也用“가(이)”。

如:《어디가아픕니까?》《머리가아픕니다》“哪儿痛?”“头痛。

”《어느분이교장선생님입니까?》《이교장선생님이십니다》“哪一位是校长?”“这一位是校长。

”②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已经知道,说话者着重指出作主语的是“谁(什么)”,即在很多对象中特指某一对象是主语时,该主语用“가(이)”表示。

如:그가바로우리의반장입니다. 他就是我们的班长。

(说话者在很多人中特指“他”是我们的班长)《이것이중국제입니까?》《예, 그것이중국제입니다.》“这是中国产品吗?”“是的,那是中国产品。

”(说话的重点在于“哪个”才是中国产品)③描述眼前具体情景,谓语是自动词或形容词时,主语通常用“가(이)”表示。

如:버스가온다. 公共汽车来了。

아, 날씨가춥다. 啊,天真冷。

옷이젖었다. 衣服湿了④描述眼前具体情景时,有时主语是受事者,即受谓语的动作支配,这种被动句中的主语也用“가(이)”表示。

如:아이가개에게물렸다. 小孩被狗咬了。

⑤包孕句中作定语的子句,其主语一般用“가(이)”表示。

如:경치가아름다운북경은우리나라의수도다.风景美丽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作其他成分的子句,其主语如不需要表示强调区别对比等意思时,也用“가(이)”。

如:나도그가용감함을잘안다. 我也知道他很勇敢。

토끼는꼬리가짧다. 兔子尾巴短。

⑥主从复句中表示假定、条件的从句,其主语用“가(이)”表示。

如:허가가없이는외출할수없다. 未经许可,不能外出。

값이싸면나도사겠어요. 价钱便宜的话,我也买。

⑦作整个句子的谓语的子句,表示“有(什么)”或“没有(什么)”时,如不需要表示强调、区别对比,该子句的主语一般也用“가(이)”表示。

如:나는책이있다. 我有书。

나는이런잡지가없다. 我没有这样的杂志。

⑧作整个句子的谓语的子句,其主语表示希望、好恶、巧拙、难易等的对象的,如不需要表示强调、区别对比等意思时,也用“가(이)”来表示。

如:나는노래“아리랑”가좋다. 我喜欢歌曲《阿里郎》。

나는담배가싫다. 我讨厌抽烟。

*谓语是表示喜恶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可把形容词变换成他动词,表示喜恶对象的“가(이)”则换成“를(을)”。

如:1)表示使动句中实施动作的主体(即指使的对象)。

如:나는이광수가내일학교로돌아오게했다. 我让李光洙明天回学校。

2)用在“되다”前面,表示转成的结果。

如:얼음이녹아물이되었다. 冰化成水了。

3)表示否定的对象。

如:김택수의아버지는의사가아니다.金泽洙的父亲不是医生。

4)动词的主体(句子中作主语),其数量由“가(이)”表示,构成数量状语. 如:비행기가다섯대가날아온다. 飞机飞来五呆。

1)表示强调。

如:날씨가춥지가않다.天气不冷。

그럴수가없습니다. 不会那样。

2)用于引用句前,表示该引用句的出处,在整个句子中表示插入语。

如:김철호가하는말이너는오지말라더라. 金哲浩说你别来。

*个别情况下,开音节后也有用“이”的,这是历史上残留下来的现象。

如:그는가이없는벌판을바라보고있다. 他在眺望着无边的原野。

*“께서”能代替“가(이)”,表示对行动主体的尊敬,因此,它只能用在需要尊敬的主语之后。

它与尊敬词尾“시(으시)”或与一部分具有尊敬意义的谓词搭配使用。

如:여러분들께서중국민항공사의비행기를이용해주셔서감사합니다.感谢各位搭乘中国民航的飞机。

아버지께서집에계신다. 爸爸在家里。

在用法上,它与“가(이)”不同的是:“가(이)”后不能再加其他词尾,而“께서”后还可加其他词尾如“는”、“도”等,构成“께서는”、“께서도”等에게用于活动体体词后,主要表示间接宾语。

1)表示间接宾语①表示行动的间接对象。

如:우리는당신들에게경의를드린다. 我们向你们致敬。

나는동생에게칙을사다주었다. 我给弟弟买了书。

此时“에게”后可以加“다가(다)”。

②表示行动、状态作用于某一对象。

相当于汉语的“对(于)…怎么m 。

如:학생들에게요해가깊다. 对学生了解很深。

이약은위병환자에게제일이다. 这药对胃病患者是最好的。

사우다죽을지언정원쑤에게항복하지는않을테다.宁死也不会向敌人投降。

약속을지키지못해서그들에게미안하게되었습니다.没能守约,很对不起他们了。

③表示基准한사람에게 5킬로그람씩이다. 每人五公斤。

두사람에게하나씩이요. 每两个人一个。

表示这一意义时,常与“体词+씩”这一形式搭配使用。

“씩”表示平均分配的数量。

*“두사람에게하나씩준다(每两个人给一个)”也可理解为“ㄷ두사람에게(한사람에게) 하나씩준다(两个人每人给一个)”省去了“한사람에게”。

这要由上下文来判定。

④表示较量的对象。

如:노인들도청년들에게못지않게일하고있다.老人们干活不亚于青年人。

자네가아무리힘이센들왕호민에게비기겠는가?你力气再大能和王浩民相比吗?2)表示处所状语:①表示存在的处所。

如:당신에게조선소설이없소? 你没有朝鲜小说吗?나에게있는책은이것밖에없소. 我只有这些书。

제게는중국화폐가없기때문에우선미화를바꾸어야합니다.我没有中国货币,必须先换美金。

②表示去向、目的地。

如:지금한창바쁜참인데너는언니에게가서물어보아라.我现在正忙,你去姐姐那儿问吧。

이물건은여러사람의손을거쳐서나에게돌아왔다.这东西经过好多人的手,又回到了我这里。

3)表示被动句中动作由谁所引起。

构成间接宾语。

如:적군함은우리들에게격침되었다. 敌军舰被我们击沉了。

산돼지는사냥군들에게잡혔다. 野猪被猎人们捕获了。

4)在使动关系中,表示接受指使进行某动作的主体,构成间接宾语。

如:어린이들에게이춤을추게합시다. 让孩子们跳这个舞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