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会审计实务培训课件

工会审计实务培训课件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 开展,中央、省委纠“四风”态度日益 坚决,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 费的要求越来越严,各种制度规范要求 越来越细,这对工会经审工作提出了更 高要求。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反腐败是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和政府最 鲜明的特征之一,和以往不同的是,这 次反腐败既打老虎、又扑苍蝇,既追责 现职、又追溯既往,既搞明查暗访、又 注重制度规范。就制度规范来说,现在 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等都有明确 严格的标准和规范,经费使用要经得起 审计监督。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当前工会财务管理总体上还很薄弱, 由于工会账户管理不严造成的违纪现 象,已引起纪检部门的高度关注。据 省纪委内部通报材料显示,少数党政 机关、事业单位借工会账户,将“小 金库”隐身其中,而这些行政事业单 位绝大多数在县这一级。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在工会账户管理上,一是资金来源不合规,把 本来不属于工会经费的经费放在工会账户使用 ,有的把行政性经费、门面收入放到工会账户 。二是资金开支明显违规,有的借工会活动之 名,行滥发补贴之实,有的在工会账户上列支 明显违规的支出,如旅游费、超标准接待费、 购物送礼费用,少数单位领导把工会账户当做 个人的“私房钱”,随意开支、侵占。
(一)工会经费审查的意义
➢ 加强工会经审工作,是工会依法治 会,贯彻工会经费独立原则的客观 要求;是对工会经费收支和财产管 理试行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的有效 途径;是加强工会自身监督的重要 措施。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各级工会财务管理的风险越来越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改三策”
的深入推行,各级工会经费总量不断增加, 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现在许多工会经费收 入上百万,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在促进工会 经费的“收、管、用”上担负的责任越来 越重。加之工会组织独立管理经费,经费 使用自主性较大,这既方便工会组织能够 灵活使用资金来为职工服务、办实事,同 时也增加了工会财务管理的难度,容易出 现管理上的漏洞。
建设标准》
工会审计实务
一、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工会经审组织 四、工会经费审计重点
(一)经审组织
1、凡为一级财务管理的工会组织,在组 建工会或换届选举时,经审会与同级工 会委员会应同时考察、同时报批、同时 选举产生。
2、县级以上经审会委员人数应不少于同 级工会委员会委员人数的20%,县级经 审会委员人数应不少于5人。
(二)工会经审组织的权利
➢ 《中国工会审计条例》第三条规定: “工会审计是指各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 会依照法律和《中国工会章程》规定的 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工会经费收支、 资产管理等全部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 与效益实施的审计监督。
(二)工会经审组织的权利
2、工会经审组织的知情权 工会经审组织对工会及所属企事业单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这里讲的风险,既有经济风险,也有政 治风险。经济风险是指违反财经纪律和市 场经济规律产生的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工 会经费使用不当而引发职工群众和社会对 工会组织质疑产生的风险。随着预算公开 的深入推进,这方面的风险尤为突出,迫 切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来防范。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 三是少数单位工会账户管理混乱,
有的工会开支和行政开支交叉混乱, 一些正常开支在工会账户中少见, 反而在单位行政账户上多有体现, 而工会账户上为职工服务的支出少, 大多数是“三公”经费、迎来送往 等费用。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在座各位的 高度重视。作为工会“经济卫士”,确 保工会账户的纯洁性,在座各位守土有 责,必须守土尽责。工会经审工作十分 重要,关系到整个工会组织的系统安全, 也关系到工会干部的个人安全,关系到 工会组织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影响力。
经审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中国工会审计条例》 ➢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县级工会经费审查
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 总工发[2010]1号) ➢ 《湖南省实施<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办法》 ➢ 郴州市总工会《县级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
工会审计实务
一、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工会经审组织 四、工会经费审计重点
经审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工会法》。 ➢ 1992年,第二部《工会法》,2001年进
行修正。 赋予工会组织五项自主权利: 1、独
立的工会经费收缴权。2、独立的工会经 费管理权。3、独立的工会经费使用权。 4、独立的工会经费监督权。5、独立的 工会财产处置权。
执行情况; 6.国家和上级工会规定的其他审查事项。
工会审计实务
一、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工会经审组织 四、工会经费审计重点
(一)预算执行审计
审计依据:《工会预算管理办法》 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预算编制不科学,项目未细化,赤字
预算。
(一)预算执行审计
2、预算执行不严格,无预算支出,超预 算支出。 某单位大量行政费用和业务费用通过 “维权支出”科目列支,实为超预算支 出。 某单位通过往来账户列收列支,逃避 预算控制。
2、工会经费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 党政领导、纪检审计部门、新闻媒
体和社会各界对工会组织的经费和资产 关注越来越多,要求工会经费收缴要合 法、使用要合理、过程要透明的声音越 来越大,这些都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 来规范工会经济行为,维护好工会的社 会形象。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3、中央正风肃纪对工会经费的要求越 来越严。
(三)工会审计权限
3、经审会有权对审计涉及的相关事项,向被审 计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取得相关文件、 资料和证明材料。
4、经审会有权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 弃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以及其他 与财务收支相关的资料,采取暂时封存的措施
(三)工会审计权限
5、经审会有权对正在进行的违反财经法 律法规的行为予以制止,在职权范围内 作出审计决定。
(一)经审组织
5、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列席同级工 会委员会全体会议。
6、经审会办公室是经审会的工作机 构,同时也是工会的内设机构。有 条件的县级工会应设置工会经审会 办公室。
(二)工会经审组织的权利
1、工会经审组织的审查审计监督权 《工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各级工会经费
收支情况应当由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 并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 接受监督。” 《中国工会章程》第十三条规定:“经费审查 委员会负责审查同级工会组织及直属企业、事 业单位的经费收支和资产管理情况,监督财经 法纪的贯彻执行和工会经费的使用.”
(3)隐匿收入。某单位2013年将本单位房屋租 金49.69万元转移至本单位工会,未纳入本单 位财务统一核算。
(二)财务收支审计
5、巧立名目以各种名义通过转账等方式违规套现。 某单位2013年以职工活动支出转出18万,无
活动方案活动内容等依据,违规套现。 6、无依据发放各种奖金补助。
某单位2012年无依据发放各种补助、奖金、 加班值班费、节日费等,人均2.49万。
(三)工会审计权限
工会审计是工会经审监督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 挥工会经审组织的审计监督作用,《中国审计条 例》赋予工会经审会7条权限: 1、经审会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提供会计报表、 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数据以及与其 经济活动相关的计划、批文、合同等其他资料。 2、经审会有权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会计 账簿、会计凭证、会计电算化数据以及其他与财 务收支相关的资料、资产。
工会审计实务
主讲人:张卓
工会审计实务
一、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三、工会经审组织 四、工会经费审计重点
工会经费审查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工会经费审查的意义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工会经费审查的意义
➢ 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是工会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监 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经济活动都 要接受工会经审会的审查监督。
6、经审会有权对审计结果以适当方式进 行通报。
7、经审会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 重大资产损失等问题,有权向同级工会 委员会和上一级经审会报告。
(四)经审组织的职能任务
1、监督与协助同级工会组织收好、管好、用好 工会各项经费,管好工会财产。
2、 审查同级工会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预算编 制及其执行情况。
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享有知情权。工会经 审会有权出席或列席同级工会的有关会 议,听取并了解工会各项经费收支情况、 资产管理情况以及工会企事业单位经营 管理的情况。
(二)工会经审组织的权利
3、工会经审组织的建议权 工会经审组织对加强内部控制,保障工会
经费和资产安全、完整、效益享有建议权。各 级工会经审组织有权参与同级工会经费与资产 管理方面的决策和制度制定,提出意见建议; 有权在审查审计的基础上,对工会经费收支和 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纠正与整改的建议; 有权对违反财经法纪的被审查审计单位和有关 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对管理经费、资产成绩显 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二)经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4、自身差距较大。 就基层工会经审工作而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
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人员不专业、审计 不严格的问题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基层工会 有经审会主任没有经审办事机构,有的有机构 没有专业人员,一些兼职干部对业务不熟悉, 精力也顾不过来。审计以后怎么样进行回访, 怎么样督促整改落实,对整改落实没有到位的 怎么样追责,这种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二)财务收支审计
2、收入未按合同收取到位。 某单位与当地一电力有限公司于2006
年签订借款合同,根据合同约定2009年 至2013年期间应收资金占用费26880元, 实际全部未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