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_基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实证研究.kdh

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_基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实证研究.kdh


+ εi, t
( 2)
式中: ΔEPSi,t 为 i 公司 t - 1 年到 t 年每股盈余的变化;
ΔEPSi,t-1 为 i 公司 t - 2 年到 t - 1 年每股盈余的变化; Pi,t-1
为 i 公 司 t 年 初 的 每 股 价 格; DRi,t 为 哑 变 量, 当
ΔEPSi,t-1 / Pi,t-2 < 0 时取值为 1,否则为 0。
由 Beaver and Ryan ( 2000) 提出。Beaver and Ryan ( 2000)
认为,将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率分为偏差部分
与滞后两部分。偏差是指账面价值持续高于或者低于市场
价值,或者说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率持续高于或者低
于 1。这与会计稳健性有关。滞后是指未预期的利得或损
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AT 与 BTM、ACF 与 BTM、
BTM 与 NA 不可以同时加以采用,其他计量方法之间可以
同时加以采用; 在上述六种计量方法中,AT 和 ACF 这两
种计量方法的可靠性较高,具有比较优势。这些研究结论
对正确地选择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提高实证研究结果
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型。其计量模型如下:
ACCi,t = α0 + α1 DRi, t + β0 CFOi, t +
β1 DRi, t × CFOi, t + εi, t
( 4)
式中: ACCi,t 为 i 公司 t 年初总资产平减后的应计项目,
即 ( 净利润 + 财务费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期初总资
产; CFOi,t 为 i 公司 t 年初总资产平减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 量,即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期初总资产; DRi,t 为哑变量,当 CFOi,t < 0 取值为 1,否则为 0。
( 3)
式中: EPSt+1,t+k 为 t + 1 到 t + k 年的累积每股盈余; Pt
为 t 年末的每股价格; Rt+1,t+k 为 t + 1 到 t + k 年的累积股票报
酬率; DRt+1,t+k 为哑变量,当 Rt+1,t+k < 0 时取值为 1,否则
为 0。如果存在会计稳健性,则 β1 应大于 0。
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实证研究* 张兆国 刘永丽 李庚秦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430074)
【摘要】 本文以 2007—2010 年深沪两市 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对不同会 计稳健性计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 从相关性看,AT 与 BTM、ACF 与 BTM、BTM 与 NA 之间均呈正相关,说明不可以同时加以采用,其他计量方法之间均呈负相关或不相关,说明可以同时加 以采用; 从可靠性看,在各种会计稳健性计量方法中,AT 和 ACF 的可靠性较高,具有比较优势。这些研究结论 对我们正确地比较和选择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计量方法 相关性 可靠性
余对差的市场回报就会更加敏感。因此,Basu ( 1997) 采
用反回归方程构建了盈余 - 股票报酬计量法。其计量模型
如下:
EPSi,t pi,t -1
=
α0
+
α1 DRi,t
+
β0 RETi,t
+
β1 RETi,t × DRi,t + εi,t
( 1)
式中: EPSi,t 为 i 公司 t 年度的每股盈余; Pi,t-1 为 i 公司
在对会计稳健性的实证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 关于会计稳健性的计量问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会计稳健 性的计量 方 法 主 要 有: 盈 余 - 股 票 报 酬 计 量 法 ( Basu,
1997) ; 盈余持续性计量法 ( Basu,1997) ; 多期间累积的 盈余 - 股 票 报 酬 计 量 法 ( Roychowdury and Watts,2007 ) ; 应计 - 现金流计量法 ( Ball and Shivakumar,2005) ; 净资 产账面与市场价值比率法 ( Beaver and Ryan,2000) ; 负累 积应计项目计量法 ( Givoly and Hayn,2000) 。在这些方法 中谁孰优孰劣以及如何加以合理地应用? 如果不能很好地 解决这一问题,就难以得出有效的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将 从计量方法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实 证考察。
是由 Roychowdhury and Watts ( 2007) 提出的,它是对盈余
- 股票报酬计量法的改进,即用累计股票报酬率代替年股
票报酬率,用累计每股盈余代替年每股盈余。其计量模型
如下:
EPS t +1,t + k Pt
=
α0
+ α1 DRt+1,t+k
+ β0 RETt+1,t+k
+
β1 RETt+1,t+k * DRt+1,t+k + ε
*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一般项目 ( 10YJA630212) 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10BGL年深沪两市 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
研究样本,借鉴 Wang et al. ( 2009) 的研究思路,从相关
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对上述不同计量方法的比较和选择问
本文其余内容是: 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 第三部分为
研究设计,包括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相关性的检验模型
和可靠性的检验思路; 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包括相关性
的实证分析和可靠性的实证分析; 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
二、文献回顾
自 Basu ( 1997) 率先对会计稳健性进行 实 证 研 究 以
来,学术界提出了许多计量会计稳健性的方法,主要有:
失没有立即在账面中予以确认,而是在以后期间逐步确认,
从而导致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率暂时性偏高或偏低。
这与会计稳健性无关。因此,Beaver and Ryan ( 2000) 采
用偏差来计量会计稳健性。其计量模型如下:
6
∑ BTMi,t = αt + αi +
βj RETi,t-j + εi,t
( 5)
4. 应计 - 现 金 流 关 系 计 量 法 ( ACF) 。这 种 方 法 由
Ball and Shivakumar ( 2005 ) 提 出。 Ball and Shivakumar
( 2005) 认为,应计项目的随机性会导致两种不同时间序
列特征的现金流,即时间序列上负相关的现金流和正相关
的现金流。这是因为某一年度的现金流出并不意味着企业
稳健性的度量指标,如果该值持续为负,则说明存在会计
稳健性。Tacc 为总应计项目,其计算公式为: Tacc = NI +
一、问题提出
会计稳健性是关于会计盈余确认和计量的一项重要原 则。其基本涵义是不预计任何不确定的收益,但预计所有 可能的损失 ( Bliss,1924) 。遵循这一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首先,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质量特征, 对会计理论和实务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Basu ( 1997) 认为这种影响至少有 500 年以上的历史; 第二,会计稳健 性是一种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 ( Ball et al. ,2000) ,它有 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抑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保护投资者权益 ( 姜国华和张然,2007; 曲晓辉和邱月华, 2007,等) ; 第三,会计稳健性是企业稳定发展的 重要保 证,正如阿里· 德赫斯 ( 1998) 的研究所表明,世界上几 乎所有的长寿公司都是选择比较稳健的会计政策。正因如 此,会计稳健性 颇 受 学 术 界 的 关 注,如 近 五 年 来 在 我 国 《会计研究》 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有 21 篇,约占论文总数的 5% 。
Hayn ( 2000) 提出。Givoly and Hayn ( 2000) 认为,由于会
计稳健性意味着会计盈余更多地反映了 “坏消息” 的影响,
从而导致累计应计项目为负,因此可以通过用累积应计项目
的符号及大小来判断会计稳健性。其计量模型如下:
Nopacc = Tacc - Opacc
( 6)
式中: Nopacc 为公司的非经营性应计项目,即为会计
t 年初的每股价格; RETi,t 为 i 公司 t 年 度 的 股 票 报 酬 率;
DRi,t 为哑变数,当 RETi,t < 0 时取值为 1,否则为 0。
该模型中,β0 度量了会计盈余与正股票年度报酬率之
间的相 关 关 系,即 会 计 盈 余 确 认 “好 消 息” 的 及 时 性;
( β0 + β1 ) 度量了会计盈余与负股票年度报酬率之间的相 关关系,即会计盈余确认 “坏消息” 的及时性; β1 度量了 会计盈余确认坏消息较之确认好消息的及时性,如果存在
1. 盈余 - 股票报酬计量法 ( AT) ,也称为非对称及时
性计量法。这种方法由 Basu ( 1997) 提出。Basu ( 1997)
认为,市场回报是经济收益,而会计盈余是对经济收益的
确认,并且由于可验证性的要求都会导致市场价格先于会
计信息,则会计稳健性就意味着会计盈余对 “坏消息” 的
反应比对 “好消息” 的反应更为及时充分,或者说会计盈
在模型 ( 4) 中,度量应计项目与正经营活动现金流
量之间关系的 β0 以及度量应计项目与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之间关系的 ( β0 + β1 ) 均应为负值。由于应计项目具有缓 解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噪音以及及时确认经济损益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