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 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DA、作用强弱;B、吸收快慢;C、体内分布速度;D、体内消除速度;E、以上都不是2.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AA、药物吸收缓慢:B、药物分布减小: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D、代谢无变化3. 决定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参数是CA Cmax;B Tmax;C AUC:D Cl ;E T1/24. Fisger提出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包括:CA.随机;B. 对照;C. 盲法;D. 重复5. II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的“四性原则”不包括:(D )A.代表性B.重复性C.随机性D.双盲性E. 合理性6. 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不包括:( B )A.Cmax B.T1/2C.AUC D.Tmax7. 药物临床试验中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有:(D )A.GCP+伦理委员会B.知情同意书+GCPC.SOP+QC+GCP D.知情同意书+伦理委员会E.SOP+GCP.8. 下列关于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B.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C.药物与蛋白结合能力下降D.肝微粒体酶活性变化不大9. 妊娠期内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B )A.妊娠半个月以内B.妊娠3周至12周C.妊娠4~9个月D.妊娠9个月以后10. 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的为:( C )A.A类B.B类C.C类D.X类11. 下列不属于乳母禁用的药物是:( D )A.甲硝唑B.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D.头孢菌素类12.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是:(C)A、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B、氨茶碱+麻黄碱:C、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13. 沙丁胺醇目前推荐给药方式:(A)A、气雾吸入:B、口服:C、静注:D、静滴14. 下列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B.药物相互作用只会导致有害的不良反应C.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D.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15. 以下哪种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表现出来(B )。
A. 氯霉素;B. 已烯雌酚;C. 卡那霉素;D. 苯妥英钠16.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为(B )A.Ⅰ期临床试验B.Ⅱ期临床试验C.Ⅲ期临床试验D.Ⅳ期临床试验E、以上都不是17. 药物的消除速率在任何时间都恒定,与药物浓度无关,称为(C )A.一级速率过程B.二级速率过程C.零级速率过程D.米-曼氏速率过程E、以上都不是18. 评价生物利用度的指标不包括(B )A.C max B.Vd C.AUC D.t max19. 从严格意义上讲,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强度密切相关的是(B )A.药物的总剂量B.游离型药物浓度C.结合型药物浓度D.血药浓度20. 最低有效浓度与最低中毒浓度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称为(A )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B.治疗指数C.稳态血药浓度D.目标浓度E. 安全范围21. 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将药物分为(C )A.A、B、C、D、E五类B.A、B、C、D、W五类C.A、B、C、D、X五类D.A、B、C、D、Y五类22. 哮喘首选的对症治疗药是:(D )A.M受体激动药B.α受体激动药C.选择性β2受体阻断药D.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23. 右图中“A”表示的意义为(A )A.起效时间B.疗效持续时间C.作用残留时间D.最大效应时间24. 右图中“B”表示的意义为(B )A.起效时间B.疗效持续时间C.作用残留时间D.最大效应时间E. 达峰时间25. 右图中“C”表示的意义为(C )A.起效时间B.疗效持续时间C.作用残留时间D.最大效应时间26. 应用竞争性拮抗药后,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变化表现为:(A )A.Emax不变,曲线右移B.Emax下降,曲线下移C.Emax不变,曲线左移D.Emax下降,曲线上移E. Emax不变,曲线不变27. 针对健康志愿者进行的临床试验为(A )A.Ⅰ期临床试验B.Ⅱ期临床试验C.Ⅲ期临床试验D.Ⅳ期临床试验28. 耐受性试验属于(A )A.I期临床试验B.II期临床试验C.III期临床试验D.IV期临床试验29. 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为(D )A.与受体亲和力高而无内在活性B.与受体亲和力高有内在活性C.具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弱,增加剂量后内在活性增强D.具有一定亲和力,内在活性弱,低剂量单用时产生激动效应,高剂量时可拮抗激动剂的作用30.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的是(C )A.Ⅰ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B.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人体耐受情况及最适给药剂量、间隔及途径C.Ⅲ期临床试验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D.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不少于200例E. 以上都正确31. 下列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B.药物相互作用只会导致有害的不良反应C.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动学环节D.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药效学环节32. 丙磺舒与青霉素合用能够使青霉素发挥较持久的效果,这在药物相互作用中属于:(B )A.影响药物的吸收B.影响药物的排泄C.影响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D.影响药物的分布33. 口服甲苯磺丁脲的患者在同服下列那种具有酶抑制作用的药物后,可发生低血糖休克?(A )A、氯霉素;B、苯巴比妥;C、利福平;D 苯妥英钠、34. 按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的为:( C )A.A类B.B类C.C类D.X类35. 下列不属于乳母禁用的药物是:(D )A.甲硝唑B.甲氨蝶呤C.环磷酰胺D.头孢菌素类36. 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方案是:(C)A、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B、氨茶碱+麻黄碱:C、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异丙肾上腺素37. 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可使受体数目(C)A.减少,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 B.减少,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 C.增多,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增高 D.增多,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38. 临床意义最为重要的一类相互作用为:(C )A.影响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B.影响药物分布的相互作用;C.影响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D.影响药物排泄的相互作用。
39.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硫酸镁合用是:(A )A.有害的相互作用;B.有益的相互作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4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进入胎儿血循环B.分子量小的药物易通过胎盘C.离子化程度低的经胎盘渗透较快D.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力与通过胎盘的药量成正比41糖皮质激素于清晨一次给药可避免A.反馈性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B.诱发或加重溃疡C.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D.诱发或加重感染E. 骨质疏松二、填空题1. 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或延缓机体对药物耐受性的产生。
2.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药物因素、机体因素、环境因素。
3. I期临床实验的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药代动力学研究。
4. 新药的临床实验分为Ⅰ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Ⅱ期: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Ⅲ期:扩大的临床试验、Ⅳ期新药上市后监测。
5. 药物相互作用的三种作用方式:体外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6. II期临床试验设计符合的“四性原则”: 代表性、重复性、随机性、合理性。
7. 常用的对照试验设计主要有:随机平行、交叉、序贯。
8.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9.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VSM)。
10. 祛痰药按作用机制可分为恶心性祛痰药、粘痰溶解药。
三、名词解释1. 生物利用度: 是药物吸收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2分)。
生物利用度可通过测定药物进入身血液循环的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1分),用血药浓度以及达峰的时间表示吸收速度(1分)2. 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1分)但其内在活性为0,不产生生理效应,(1分)却能够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1分)。
其与受体结合是可逆的(1分)。
3. 消除半衰期: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4. 治疗指数:药物LD50/ED50之比值叫做该药的治疗指数。
通常以TI的大小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 临床试验: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6. 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方式和亲和力与受体激动药相似,但其内在活性很小,在与受体结合后只产生较弱的生理效应,但它同时却能妨碍其他激动药与此受体结合产生效应.7. 受体: 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可由一个或数个亚单位组成,形成分子上的特殊立体构型,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
8. 配体:能与受体结构互补并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称为该受体的配体9. 内在活性:配体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激发相应生理效应的能力10. 受体激动药:有内在活性的配体11. 反向激动药:与受体结合之后,可引起受体的构型向不能与其原来激动药结合而发生生理效应的非激活状态方向转变,因而激起与原来激动药相反的生理效应的配体12. 受体拮抗药:没有内在活性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会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受体拮抗药13. 储备受体:有的激动药结合受体后激发的生理效应(称为受体后效应)的某一步骤是有最大限速的。
在到达此最大限速值时所占领的受体数目往往不是受体总数的全部,而占领更多的受体并不能导致更强的效应。
这表明受体总数是超过最大效应时需被占领的受体数的。
多余的受体称为储备受体14. 沉默受体:激动药占领的受体数必须达到阈值之后,才开始出现效应(作用),也只有达到阈值之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增多时激动药效应(作用)随之增强的现象才能成立。
阈值以下的被占领受体被称为沉默受体15. 知情同意:指向受试者告知一项试验的各个方面情况后,受试者自愿确认其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须以签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作为文件证明。
四、简答题1. 新药临床试验分几期?简述各期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新药的临床试验分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Ⅰ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其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旨在为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
Ⅱ期临床试验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对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用药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