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气管肺炎_2综述

支气管肺炎_2综述

支气管肺炎诊疗常规
【概述】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 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细菌、病毒均可引起,起病多数较急,发病前数日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

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片状阴影,甚至波及节段。

可有肺气肿、肺不张。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胞浆可有中毒颗粒。

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数升高者,时有淋巴细胞增高或出现变异型淋巴细胞。

【诊断标准】
1.主要症状:发热、咳嗽、气促。

2.体征:早期不明显,可有呼吸音粗糙、减低,以后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3.辅助检查:(1)X线检查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以后两肺下野、中内带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斑片状影,或融合成片状阴影,甚至波及节段。

可有肺气肿、肺不张。

(2)外周血: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病毒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偏低,亦有少数升高者,时有淋巴细胞增高或出现变异型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血清CRP值多上升,而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

【纳入标准】
1.单纯小叶性肺炎,无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功能障碍。

无其他并存疾病。

2.无脓胸、脓气胸、肺大泡等并发症。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血、尿、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重度异常,心电图和心肌酶等重度异常。

【治疗常规】
采用综合治疗,原则为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对症治疗、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1.室内空气要流通,以温度18~20℃、湿度60%为宜。

必要时吸氧。

经常变换体位,注意水和电解质的补充,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2.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治疗:明确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

原则:①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药物:在未获培养结果前,可根据经验选择敏感的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2)抗病毒治疗:①利巴韦林(病毒唑):可雾化吸入和静脉点滴。

3.对症诊疗。

【出院标准】
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10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5%,病死率<1%.
荆隆宫乡中心卫生院治疗临床路径指南
编码:疾病名称:支气管肺炎
适用对象:支气管肺炎
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 __年 __ 月 _____日预期住院天数:7-14天/实际住院天数:_____天
1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