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期末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与往册教材相同,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PPT3-5)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 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PPT6)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精读课文的数量少于略读课文(三年级每单元0-1篇,四年级每单元1-2篇,五年级至六上每单元2篇),我觉得这也说明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逐步成熟,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充分得到展示和训练的机会。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 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
“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PPT7)
以第一单元为例(PPT8)
单元教材解析
第一单元:人生感悟
本单元的编排有五篇课文,分别是-- PPT10,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其中精读课文是一,略读课文是,课文都是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来抒发自己的感悟。
学生通过学习后可能也会明白:生活中并不缺乏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
还有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也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文章,如:《长歌行》、老舍的《养花》、朱自清的《背影》、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等。
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PPT12)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民风民俗”,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等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
的民风民俗,都是离我们生活圈子较远的内容,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
本单元给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也主要以生活习俗、戏曲种类、建筑风格为主,提供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第四单元:外国名篇名著(PPT14)
本单元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本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由于篇幅有限,教材呈现的方式是“梗概+精彩片断”,可以激发学生的说读兴趣,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日积月累”外国作家的名言警句,也紧扣单元主题:整个单元都是紧扣单元主题的。
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整体了解多元文化,进行更多更广阅读外国名著提供了视野,本单元的拓展主要以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以及《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全本书的阅读为主。
第五单元;科学精神(PPT15)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
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
围绕这个主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一些科学家的传记或者科普作品。
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PPT16)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
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可以激起对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激发对老师、同学和学校的感情,同时在写讲演稿、给母校老师写信、临别赠言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再提供一些。
古诗词背诵(PPT17)
本册10首古诗安排在教材最后,与初中教材编排一致,大体按时代、难易、诗先词后的顺序排列,主要以读背积累为主:《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诗)《浣溪纱》《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