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音乐课上,同学们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抒发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2.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3.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4.关于图所示的各种物品的质量或长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60cmB.实验中学三余桥的高度约为30mC.小饭碗的质量约为3kgD.一袋小浣熊干脆面的质量约为40g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熔点比乙高B.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C.乙物质在 5-12分钟没有吸热D.0-5分钟甲升温快6.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的字B.水中倒影C.钢笔错位D.水面处“折断”的铅笔7.两束光通过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虚线框内放置凹透镜的是()A.B.C.D.8.小兰的视力出现近视。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镜片,光分别照射到这四种镜片上产生的现象如图所示,小兰选择了其中一种镜片制成眼镜对她的视力进行矫正。

请你判断她选择的是()A..B.C.D.9.我们觉得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卫星1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11.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怀梆是河南省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怀梆的乐队是由“武场”(打击乐)和“文场”(管弦乐)组成。

管弦乐中的二胡靠的是琴弦的________发声的,观众在台下可以听到二胡发出的声音,说明_____可以传播声音。

12.站在河边看到清澈水中的游鱼和山的倒影,实际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像和山的_______像,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造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造成的。

13.我们看到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___________红光;在夜晚用蓝光照射一朵白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___________色;若夜晚用蓝光照射红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___________色。

14.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并放入冰箱,这样做的目的是减慢水分_______,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

从冰箱里拿出西瓜时,发现保鲜膜上有水珠,水珠是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用这种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_眼。

16.测量是一项基本技能。

如图甲,被测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示数为______℃。

17.如图所示是小敏在朱仙镇启封故园游玩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现象,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些树木在地上的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光的_______现象,湖畔休息还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看见鱼是光的________现象。

18.春天校园里鲜花盛开,小明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

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一些,应使镜头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若小明想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取景范围可以将焦距调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三、作图题19.(1)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2)如图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四、实验题20.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产生的;(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有关;(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有关;(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

对着管口吹气。

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

21.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的温度计;测温物质凝固点/°C沸点/°C水银-392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

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_°C,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C;时间/min012345678温度/°C88909294▲97989898(4)若要保持水的沸腾, 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继续加热。

22.为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颜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装有适量的冰。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冰,这种加热方法叫做水浴法。

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中的冰___________,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完全熔化需要___________分钟。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______。

23.如图1是小孔成像的装置,小华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探究“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是否有关”,只改变装置上小孔的形状,小孔形状依次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孔的大小相同),光屏上均呈现形状相同的烛焰的像。

此实验说明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2)如图2甲所示,小华发现保持蜡烛与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会变大,说明小孔成像实验中像的大小与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小华想继续探“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是否有关”,图2乙是他实验过程的简图,该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

24.下图为小红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

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 使其与像D'完全重合。

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使其与蜡烛的像D'完全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红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

25.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如图乙所示,小明向左移动蜡烛时,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填“左”“右”)移动。

(4)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______的(选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变暗。

2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______;(2)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3s的平均速度3v,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___;A.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B到C的时间3t与路程3s,计算得到3vB.小车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C点后测得时间3t,再测量路程3s,计算得到3v(4)实验中全程平均速度1v,上半程的平均速度2v,下半程的平均速度3v,三者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5)若刻度尺是受温度变化较明显的金属做成,冬季做实验时,其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的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性。

【详解】“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A【详解】“禁止鸣喇叭”标志牌是不允许鸣喇叭,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A。

3.D【分析】先要根据图反映的情景,说出每幅图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结合物态变化过程给予解释说明即可。

【详解】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珠。

故A错误;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故B错误;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熔化形成的。

故C错误;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

故D正确。

故选D。

4.D【详解】A.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cm左右,普通筷子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通常过街天桥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小饭碗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30g左右,即0.03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袋浣熊饼干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45g左右,故D 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