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初一(2)班的同学们敲响了队鼓,他们时而轻击时而重敲,鼓声发生了变化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规划时,工业区与居住区离得很近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秋雨连绵,空中弥漫着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向冰面上撒盐可以使冰在0℃以下的温度熔化,说明的熔点升高了D.金秋十月美丽的校园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估值最不合理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15dmB.一位初二的学生的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2sC.某人对者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听到回声,则人距离山崖约510mD.让人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5.炎炎夏日,江南第一古村—高椅古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感受质朴民风的绝佳地方。
村民纳凉时感觉凉快,是因为有风吹来,加快了汗液的蒸发。
其实蒸发是()A.液化放热B.液化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6.经常提到的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手影,④水面折枝,其中()A.属于实像的有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有①②④C.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有①②D.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只有④7.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A.B.C.D.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小明的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能把字放大的是爷爷的老花镜C.让镜片正对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老花镜D.两种镜片都是通过光的反射矫正视力的9.“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A.汽车行驶中,以方向盘为参照物是静止的B.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C.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0.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或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音乐盒,在纸盒中放入一个正在发声的扬声器,纸盒上的小纸人会随着扬声器的音乐跳舞。
悠扬的音乐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调大扬声器的音量,小纸人跳动时的_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会发生明显变化。
12.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_(填“反射”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________(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______(填“物距”或“像距”).13.晚唐诗人高骈《山亭夏日》诗云“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诗人看到的“绿树”是树叶 ______ (选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等大的 _______ 像。
14.在生活中的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吹气”和“哈气”往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夏天对着热水“吹气”,能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使水温度下降。
冬天对着手“哈气”,能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15.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图。
16.如图所示,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要更精确地测出物体的长度,应选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刻度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17.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其中,______物质是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是______。
(选填:“甲”或“乙”)。
18.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出发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的距离为2米。
在如图所示的s-t图像中,乙的s-t图像是图线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或“c”);乙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当甲运动10秒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19.(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2)画出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____)(3)请你在图中画出遥控器对着墙遥控电视时红外线的反射光线;(____)(4)在碗底放一枚硬币S,向碗里倒水后,会观察到“硬币”上升,如图所示。
请将眼睛看到硬币像S′的光路图补充完整;(____)(5)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乙:______。
四、实验题20.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控制因素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A钢200.3 B钢200.7 C尼龙300.5 D铜400.5 E尼龙400.5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该装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且杯口有大量的“白气”形成,表明水在沸腾。
杯内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如图2所示,是小明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的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当时气压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再仔细观察图像时还发现:加热5min后到水沸腾前,水的温度升高得慢一些,水温升高得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2.小欢和小乐学习物态变化后,做了两个实验:(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①分析图线a可知,质量为m1的水沸点是______℃,原因是当地大气压强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②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b”、“c”或“d”);(2)他们用图丙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①除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②安装实验器材时,应先确定______的位置(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
实验中,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记录如下:时间012345678910/min温度3035394448484850535659/℃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5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竖直纸板可沿虚线ON折叠。
(1)该实验选用纸板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乙,若将硬纸板绕ON折转,将F板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图甲中,如果将光线逆着AO反射光线方向射向平面镜O点时,此时光线会沿着OA 方向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
(4)实验中还能从甲平面镜中看到入射光线AO所成的像CO(图中未画出),当入射角i 等于43o时,∠AOC=_______o,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______是对称的。
2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光屏应_____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反射;(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5.小兰和小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其中竖直放置的光屏EF 可绕其上ON所在直线前后折转。
(1)实验时小兰让光束沿AO射入水中,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______方向偏折,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2)接着小兰让光束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当小芳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角度时,在F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小兰和小芳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
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入射角α0°15°30°45°60°折射角β0°11.3°22.1°35.4°40.9°26.如图甲所示,AC、AB的距离分别是s1、s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