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
想要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平时就需要按照"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的原则进行练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参考!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篇1
1.调查中不应该( )
A.明确调查目的
B.凭借个人喜好取舍
C.如实记录
D.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考查目的】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案】B
【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故选B。

2.(2010·苏州结业考试)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需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
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
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
【考查目的】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调查的方法。

调查校园内生物时要仔细,不仅要对较大的生物进行统计,更应细致仔细,特别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

只有这样才能使调查的结果比较全面、客观。

3.(2008·天津中考)在“调查校园社区或农田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不需要进行的工作是( )
A.设计调查报告
B.制作植物标本
C.作好调查记录
D.作好归纳整理
【考查目的】调查的基本方法
【答案】B
【解析】在生物种类的调查中,要记录生物的习性、数量、生活环境的特点,所以要设计调查表,并且做好调查记录,然后把记录的内容作好归类整理。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观察生活环境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特点。

制作植物标本不是调查的内容。

4.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人口普查
B.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
D.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
【考查目的】什么是调查。

【答案】D
【解析】显微镜下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属于观察。

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金鱼、水草、虾、螃蟹归为一类,将松鼠、樱花、蚂蚁、蝴蝶、喜鹊归为另一类,则他们的归类标准是( )
A.形态结构特点
B.用途
C.生活环境
D.数量
【考查目的】分类的标准
【答案】C
【解析】金鱼、水草、虾、螃蟹在水中生活,将松鼠、樱花、蚂蚁、蝴蝶、喜鹊在陆地生活,生活环境不同,故选C。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练习题及答案篇2
1.为什么现在很多地方在绿化时以大树为主,不再单独用草坪了?
剖析: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选择种植树木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且对维持空气湿度的作用更大。

当然,效率最高的应是自然的生态林,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的层次更丰富,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

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不同植物在绿化设计时的选择不同。

一个
正常人每天吸入的氧气量要25平方米的一块草坪提供,而树木是草坪光合作用效率的66倍。

绿化的地面面积是固定的,在绿化时,选择不同的`植物是可以人为改变的。

选择种植树木就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作用的效率,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增加一份贡献。

有时还可在同一块地上种植草坪、灌木和大树,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使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

2.法国梧桐为什么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种植?
剖析:法国梧桐对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遮阴效果很好,吸附灰尘的效果也很好,常作为行道树、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广泛种植。

本题在知识上考查绿化时对树种特性的认识和应用中的选择。

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抵抗能力较强,它的叶片大,遮阴效果很好,叶上有毛,吸附灰尘的效果也很好,常作为行道树、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在前20~30年间在全世界被广泛推广。

由于它的'果实中有星状毛,在每年4~5月掉落时容易飞入眼睛,损伤眼角膜;再加上它的落叶和树形不易固定,现在已在逐步被淘汰。

3.亚马孙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千米,其中有480万平方千米在巴西境内。

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繁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

然而,亚马孙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

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

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作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孙地区。

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问题:热带雨林在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将会带来哪些危害?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

亚马孙热带雨林储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

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

在秘鲁,由于森林不断遭到破坏,1925~1980年间就爆发了4 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

目前,每年仍有0.3万平方千米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 000万个物种中,有200万~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

在亚马孙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千米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千米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

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

探究: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

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孙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

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典题精讲
例1森林林冠对降水的截留率一般为15%~40%,林下苔藓、枯枝落叶层对降水还可以再截留,并且森林土壤具有较高的水分渗透性。

据研究,某地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的小溪水区,在干旱季节其水流量较无林小溪水区高4倍左右,这说明森林能够()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过滤尘埃
思路解析:森林中的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

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答案:B
例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新华社今晨电联合国11日公布的研究报告说,全球大约1 200种野生竹种中,将近一半因砍伐而面临消亡危险。

而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报告指出,在250种最濒危竹种中,每一竹种的面积不到2 000平方千米,这使它们极易遭砍伐而灭绝。

此外,这些竹种都具有独特而难以捉摸的生长周期。

单种竹子每20年至100年开一次花。

这意味着,快速砍伐会导致一片竹林突然消亡。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乱砍滥伐绿色植物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样的影响?
(2)为了缓解植被迅速减少的现状,你能想出一些有效的治理办法吗?
思路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制造出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是植物自身生长的需要,更是大多数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利用,维持了地球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环境条件。

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改善了气候。

植物还稳定了水循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利用现在的绿色植物中的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将有利于人类对资源的持续利用。

答案:
(1)动物以绿色植物作为食物,如果植物被大面积的砍伐,食物不断减少,动物就会因为食物减少而死亡。

(2)大面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绿色植物,就能使下述作
用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减轻环境的危机和压力,减弱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能更长久地适合生物生存和居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