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1《好习惯受用一生》素材 (苏教版政治八年级上) (10)(1)

1.1.1《好习惯受用一生》素材 (苏教版政治八年级上) (10)(1)


话题探讨
• 有同学说,为了提高我的独立自理能 力,我要搬出去自己一个人住。 • 有同学说,我已经长大了,我要独立 自主,该有自己的主张了,所以父母 的话就不用听了。
命运在哪里
一位忠实的听众带着疑问去拜访禅师:“您说, 真的有命运吗?” 禅师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你看清楚了吗 ?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 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 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同学们,禅师想说什么?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 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 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 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 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 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 ---梁启超
自立歌
滴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小测试
• 有同学为了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 报名参加为期一周的内蒙古徒步旅行夏 令营。并且不想让父母帮忙。 • (1)该同学在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2)等收拾行李时,他不知道该带哪 些生活必需品,六神无主。请你帮他准 备生活必需品。
怎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 1、克服依赖心理 • 2、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 •文
在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 条文内容是: 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然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 擦皮鞋。 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 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 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即兴调查
调查内容 早晨能否按时起床, 不需要父母叫醒 是否整理自己的床铺, 打扫室内卫生 自己是否会做饭,并主 动洗碗 做作业、复习功课,用 不用父母督促 调查结果 能自理 不能自理
俞人暄 来自姜堰 东大少年班
14岁女生考入大学 报到当日将父母"赶"回家
• 一进东大校门,俞人暄就开始张罗着报 到、缴费、领生活用品„„样样都要自己 来,把老爸老妈“晾”在一边。本想在南 京陪女儿几天的父母只能打道回府。 • 回家后,父母日夜思念从没独自离家的 女儿。俞妈妈的担心太多了:孩子不会洗 衣服怎么办;早上睡过头迟到怎么办„„ 毕竟女儿才14岁。可那头,俞人暄压根没 把妈妈的担心放在眼里。“她的担心我都 解决了。衣服会洗,每天6点起床。” • 俞妈妈告诉记者,俞人暄就是这样一个 古灵精怪的小丫头,特立独行,从小到大 所有事自己做主,而且做得了主。
有位女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 母把她送到大学,帮她登记报到,买好 饭菜票,在宿舍帮她挂好蚊帐,铺好被 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 万交代,女儿拉着妈妈的手哭了。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 傍晚,她去洗澡了„„
这位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 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 用品和替换的衣服(平时都是由妈妈 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 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 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
• 为什么要学会生活自理? • 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生存能 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基础 。而且生活不能自理,也是懒惰 与无能的表现。
学会自理主要包括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做饭菜、洗衣服、整理房间、 购物、 乘车、自我安全保护……
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如:计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生活作 息时间、日常活动和开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