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伟大的悲剧》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积累贮藏、鲁莽、凛冽、海市蜃楼、耀武扬威等词语。
2.用浏览的方法找出本文典型环境,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3、体会“悲剧”的深刻内涵。
二、重难点重点:学会浏览的方法理清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悲剧”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过程【资料链接】1、浏览:浏览大致分为扫读式和跳读式两种。
扫描式,要求在阅读中一目数行,迅速扫视,摘取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如读前言、目录、结束语等。
跳读式,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某种需要,舍弃一部分不读,只快速阅读相关的部分,如读标题、图表、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语等,以用于查找相关资料。
2、阿蒙森——斯科特站:南极南纬90°设立的科学实验站名。
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
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自主学习】1、查阅相关资料,以关键词+关键词解读的方式介绍南极,写一个片段,注意语言的文采。
2、快速默读全文,完成如下填空并陈述理由。
本文讲述了一个()的故事。
3、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挪威()无垠()热情高涨()怏怏不乐()贮藏()白雪皑皑()4、解决本文生字词,并解释下列成语。
风餐露宿:家,1911年底,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而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12月14日,阿蒙森成功踏上南极并平安返回。
第二个到达的斯科特一行在茫茫无际的南极雪原fēng cān lù sù(),拖着pí bèi bù kān()、léi ruò()的身子。
迈着pán shān()的步履(),艰难地行进在冰荒雪原上,当燃油和食物都告罄()时,凛冽()的狂风tūn shì()了他们。
他们的妻子成了yí shuāng()。
主问题二:如何理解标题中的“悲剧”。
1、你读完文章以后是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说到:震撼、钦佩、崇敬、感动等。
2、作者是怎样评价称斯科特等人的探险行为的?读文章的标题,作者认为这是一场悲剧,你认为悲在何处?3、如果他们第二个到达南极,但都平安回来了,这是悲剧吗?4、如果他们都死亡了,但是第一个到达了南极点,这是悲剧吗?5、作者称斯科特等人的探险故事是悲剧,仅仅因为他们最后都死了吗?教师参考:A、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B结合助推资料中关于悲剧的定义,让学生明白不能将悲剧与死亡,甚至是悲剧与失败简单的划等号,死亡不等于悲剧,失败也不等于悲剧,斯科特等人的悲剧在于他们经过努力却仍然不是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他们的悲剧不在于他们毁灭了,而在于他们经过了痛苦的搏斗后仍然毁灭了。
【作业布置】完成《新支点》作业。
四、本课时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伟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重难点重点与难点:深刻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层含义三、教学过程【资料链接】1、参加这次南极考察,留在大本营的一个探险家阿普斯利·彻里·加勒德的一段话:驱使人们去南极的真正动力是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对新知识的渴望,也包括战胜自身弱点的愿望。
世上并无天生的勇士,恐惧之心人皆有之,而正是在各种形式的探险活动中,人们向恐惧挑战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敢,探险是精神动力在身体上的表现。
——《历劫余生》2、关于悲剧: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悲剧可以摧毁伟大崇高的人,但不可摧毁人的伟大崇高······对悲剧来说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
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
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
——朱光潜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怯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的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
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
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
——英国文论家斯马特【合作学习】主问题一:作者称斯科特等人的事迹为“伟大的悲剧”,他们伟大在何处?(一)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快速的浏览文章,圈点勾画相关内容,并做上旁批,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
方法指导:A、抓住关键词品味咀嚼(动词、副词、形容词)B、关注修辞手法C、重视描写尤其是细节描写教师参考:1、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以及作为探险家的求真的科学精神。
(斯科特一行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仍然败给了阿蒙森的队伍,他们勇于承认失败,怀着巨大的痛苦接受了“第二名”的现实,并且愿意为阿蒙森等人的业绩作证。
这是对事实的尊重,是对胜利者的尊重,这尊重背后是科学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以及探险家博大的胸怀。
)2、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例如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斯科特的日记一直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为自己的这次决定感到光荣而不是感到遗憾。
在临死前给妻子的信中说:“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时刻奥茨将生的机会留给同伴,为了不拖累同伴而选择死亡,体现了对同伴的深厚情谊,同伴对奥茨的帮助同样体现了团队的合作和在艰难的时刻不抛弃不放弃落伍的队友的深情;死去的斯科特像亲兄弟一样搂着威尔逊。
4、无私的爱。
斯科特生命的最后一刻,心中惦记的是朋友、同伴、妻儿、祖国、人民。
(二)深入理解悲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1、如果斯科特一行没有到达南极就遇难,这是伟大的悲剧吗?2、如果他们到达南极后,看到阿蒙森等已捷足先登,便心灰意冷、后悔懊恼、自暴自弃,这是伟大的悲剧吗?3、如果斯科特一行在白色荒原上,在生命的威胁中队员之间相互埋怨,相互陷害,最后死于绝望,这是伟大的悲剧吗?教师参考:南极极点,这个空间意味着“未知”,意味着“凶险”,但人类会前仆后继来此探究,斯科特就是这支队伍的前驱,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继往开来,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探索经验和精神鼓励。
斯科特等人表现出对全人类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阅读课后拓展部分:用公开信中的语句解释斯科特等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息的伟大探险精神,体会他们对探险事业的热爱,体会他们对人类强烈而自觉的责任意识——延续、传承伟大的探险精神,激励后人前仆后继,勇敢前行。
正如文中所说,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阿蒙森在“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同样斯科特也相信会有第三批第四批人来到这里,他写信写日记留给后人也是基于这样的信任。
4、斯科特等人面对厄运、面对死亡毫无畏惧吗?请重点跳读斯科特的日记,从中找依据。
结论:他们也有畏惧、惊慌、恐惧。
5、如何理解他们的恐惧,写他们面对死亡的恐惧是否有损他们的英雄形象?(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助读资料加勒德的话解释,斯科特等人是英雄,也是普通人,面对死亡表现出恐惧,这样写让人物形象更真实可信,拉近了与我们的心理距离,也让读者为他们的逝去而更加感动与悲痛。
6、最后他们是如何对待死亡的?迅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面对这样的死亡方式你有何感受?总结:埃文斯死于绝望与幻想、奥次像英雄一样走向死神、剩下的三人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斯科特不但详细记录伙伴的离去,还写下自己的遗嘱,直到最后一刻,生命消逝过程中的温度与情感被文字记载下来,成为了永恒。
这样的方式和态度是悲壮的、崇高的,这恰恰是最令人感动的。
因此悲剧并不仅仅在于死亡这个结局本身,更在于探险家对待死亡的态度与选择死亡的方式。
他们明知可能面临死亡、失败,但依然义无反顾。
悲剧性正在这样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了。
也因此: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选择了为失败的英雄斯科特立传;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2002年英国王室成员安妮公主于2月7日登上南极大陆,以纪念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登上南极100周年。
主问题二:你是否同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失败?应该怎样度过短暂的一生?(学生自由发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是在他们的精神鼓舞下,一行又一行的探险队奔赴南极,使南极不再神秘。
欣赏南极探险取得的成就:1.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成功地建成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2.1989年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又在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
同学们,探险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事业,既是对自然界的挑战,更是对自身的挑战。
它不仅需要坚强的体魄,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为这项事业献身的精神,在你们心中一定有更渴望了解的奥秘,最渴望征服的世界,愿将来的某一天,你们探险的步伐能让世界为之瞩目,让祖国为之骄傲。
【课堂总结】这里,我想再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者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的一段话,来表达我们对英雄们的敬仰和哀悼: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真正的英雄》【作业布置】1、完成《新支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