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电偶定标教案

热电偶定标教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案
热电偶定标实验
热电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在现代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温度控制是经常遇到的工作,对温度的自动控制有许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偶的重要应用是测量温度,它是把非电学量(温度)转化成电学量(电动势)来测量的一个实际例子。

用热电偶测温具有许多优点,如测温范围宽(-200~2000℃)、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等。

此外由于热电偶的热容量小,受热点也可做得很小,因而对温度变化响应快,对测量对象的状态影响小,可以用于温度场的实时测量和监控。

热电偶在冶金、化工生产中用于高、低温的测量;在科学研究、自动控制过程中作为温度传感器,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热电偶温度计的定标是一个传统实验,该实验要求学生找出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冷热端温差之间的关系,并给出温差电动势与冷热端温差之间的关系曲线,求出经验方程,从而完成其定标工作,使同学们了解热电偶测温度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
1. 温差电效应
温度是表征热力学系统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温标。

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等。

温度会使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发生改变。

一般来讲,任一物质的任一物理性质只要它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单调的、显著的变化,都可用它来标志温度,也即制作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等。

在物理测量中,经常将非电学量如温度、时间、长度等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叫做非电量的电测法。

其优点是不仅使测量方便、迅速,而且可提高测量精密度。

温差电偶是利用温差电效应制作的测温元件,在温度测量与控制中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是研究一给定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如果用A、B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一闭合电路,并使两接点处于不同温度,如图1所示,则电路中将产生温差电动势,并且有温差电流流过,这种现象称为温差电效应。

1闭合电路
2. 热电偶
两种不同金属串接在一起,其两端可以和仪器相连进行测温(2)的元件称为温差电偶,也叫热电偶。

温差电偶的温差电动势与二接头温度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2热电偶测温
但是在较小温差范围内可以近似认为温差电动势T E 与温度差0()T T -成正比,即
0()T E T T α=- (1)
式中T 为热端的温度,0T 为冷端的温度,α称为温差系数(或称温差电偶常量),单位为
μV ⨯℃1-,它表示二接点的温度相差1℃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其大小取决于组成温差电偶
材料的性质,即
00(/)ln(/)A B k e n n α= (2)
式中k 为玻耳兹曼常量,e 为电子电量,0A n 和0B n 为两种金属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目。

如图3所示,温差电偶与测量仪器有两种连接方式:(a )金属B 的两端分别和金属A 焊接,测量仪器M 插入A 线中间; (b )A 、B 的一端焊接,另一端和测量仪器连接。

3温差电偶与测量仪器有两种连接方式
在使用温差电偶时,总要将温差电偶接入电势差计或数字电压表,这样除了构成温差电偶的两种金属外,必将有第三种金属接入温差电偶电路中,理论上可以证明,在A 、B 两种金属之间插入任何一种金属C ,只要维持它和A 、B 的联接点在同一个温度,这个闭合电路中的温差电动势总是和只由A 、B 两种金属组成的温差电偶中的温差电动势一样。

温差电偶的测温范围可以从4.2K (-268.95℃)的深低温直至2800℃的高温。

必须注意,不同的温差电偶所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各不相同。

3.热电偶的定标
热电偶定标的方法有两种: 1)比较法
即用被校热电偶与一标准组成的热偶去测同一温度,测得一组数据,其中被校热电偶测
得的热电势即由标准热电偶所测的热电势所测的热电势所校准,在被校热电偶的使用范围内改变不同的温度、进行逐点校准,就可得到被校热电偶的一条校准曲线。

2)固定点法
这是利用几种合适的纯物质在一定气压下(一般是标准大气压),将这些纯物质的沸点和熔点温度作为已知温度,测出热电偶在这些温度下的对应的电动势,从而得到热电势,从而得到℃热电势-温度关系曲线,这就是所求的校准曲线。

本实验采用固定点法对热电偶进行定标。

为了能测量热电动势E中直接得出待测温度T 值,必须对所用热电偶测定其热电动势E与温度T的关系,这就是热电偶温度的定标。

本实验是做“铜—康铜”热电偶温度计的定标。

在测定E~T关系时,采用摄氏温度规定的两个固定点,即溶冰点(0℃)和沸水点(100℃),再在0~100℃之间取若干温度点,给出0~100℃之间的E~T曲线。

热电偶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热容量小、测温范围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测温和温度的自动控制中。

实验仪器
“铜—康铜”热电偶,保温杯,WHT-3导热系数测试仪(可直接用数字电压表或UJ—36直流电位差计)。

1.图4是实验装置示意图
4实验装置示意图
“铜—康铜”热电偶的一个接点(冷端)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杜瓦瓶中,使该接点维持在恒定的0℃。

另一接点(热端)放在A盘小孔中。

升温由它的加热器来实现,当手动加热时,将控制方式置“手动”;当自动加热时,将控制方式置“自动”,由PID设定温度自动控制温度。

2.PID控温
PID智能温度控制器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智能型调节仪表,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陶瓷、轻工、冶金、石化、热处理等行业的温度、流量、压力、液位等的自动控制系统。

3.“铜—康铜”热电偶温度为100℃时,其温差电动势约为4.0mV,若精度要求不高,可直接用20mV数字电压表代替UJ—36型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热电偶的冷端固定于0℃,WHT-3型导热系数测试仪采用电子补偿,使冷端始终保持在0℃。

2.测定热电偶当热端处于以下温度值时的热电势
1)水的冰点,即0℃,将热电偶的热端放在冰水瓶里。

2)常温下水的温度,将热电偶的热端放在盛水烧杯里。

3)50.0℃左右,将热电偶的热端放在A盘小孔里,然后PID控温设定在50.0℃,将控制方式置“自动”,加热器将会把铜盘自动加热到50.0℃。

4)PID 控温分别设定在55.0℃、60.0℃、65.0℃、70.0℃、75.0℃、80.0℃、85.0℃,(由于PID 显示温度已经过校准可代替标准水银温度计),测出相应的热电势。

3. 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以用电位差计测热电势,WHT-3导热系数测试仪设有外接电位
差计插孔,位于“特性测量与分析”的位置。

将外接线的一端插入外接电位差计插孔中,另一端的两个接线叉对应接到UJ —36电位差计的“未知”正、负接线柱上。

当使用外接电位差计进行测量时,热电偶的冷端应放在冰水瓶中,此时,应检查冰水瓶内的水面是否有冰块。

按电位差计使用方法测量热电势E 。

当T =T 0时,E 应为零。

若仪器指示不为零或超过最小分度一格,应对该仪器进行校准;小于一格时,可记下这个读数,作为零点订正值。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1. 逐差法处理数据
7050170500.04075E E T T α-=
=- 7555
275550.04135E E T T α-==-
8060380600.0414E E T T α-=
=- 8565
48565
0.04165E E T T α-==-
1234
(41.29/)4
V αααααμ+++=
=℃
2.作图法
0.511.522.533.540
20
40
6080100
T℃
E (m V )
41.3α=(/V μ℃)
误差分析:
1. 为保持热电偶与铜管良好的接触,测量时应在铜管底部滴入几滴硅油,热电偶测温端应
插入硅油中,不能悬空,一旦悬空,测量误差非常大;
2.除结点外,热电偶丝之间及与铜管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电绝缘,以免短路而造成测试错误;3.由于整个测量过程时间较长,电位差计校准后仍会发生漂移,所以在每次测量前都应重新校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