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新思潮”的兴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临沂模拟)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种状况的出现缘于()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以往在对外贸易中的独尊地位,外贸格局的变化促使该地区的贸易总额出现了暂时下降的局面,故选A项。
答案 A2.(2017·湖南十校联考)1871年时,湖南、湖北的茶叶种植面积,较10年前增加了50%,有些地方以种茶取代其它作物,如平江“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地区“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B.两湖地区的茶叶种植技术取得了大突破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出口获利多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解析据题干中种茶面积扩大,说明茶叶获利大,联系时代背景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茶叶作为原料大量出口,利润的刺激使农民大量种茶,故选C项。
答案 C3.(2018·山东泰安期中)1883年10月上海《申报》发表评论说:“(轮船)招商局开其端(指招商集资的方式),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
”这种经营方式()A.开创了民族工业之先河B.最先倡导建立私营企业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是在众人推动下建立的解析据题干材料“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因之一开,公司因之云集”可知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说明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 C4.(2017·山东潍坊期中)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白银外流”不是“银贵钱贱”的决定性原因,而应从商品流通得到它的动力和方向,用银计算比用铜计算方便,用金计算又比用银计算方便。
该学者认为“银贵钱贱”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走私加剧B.国内外市场扩大C.货币政策变动D.外国商品的冲击解析据材料中“而应从商品流通得到它的动力和方向,用银计算比用铜计算方便,用金计算又比用银计算方便”说明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所以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故选B项。
答案 B5.(2018·江西第二次联考)继昌隆缫丝厂生产的生丝,称为“厂丝”、“洋庄丝”,同传统的手缫土丝比较,在色彩、捻度(打较)、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法国所产无多逊色。
因而,西人喜买之,沽名之价,竟多三分之一。
这表明()A.传统手工缫丝在当时基本被淘汰B.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的丝织技术落后C.近代机器缫丝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实业救国思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材料强调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品优质,而非传统缫丝业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缫丝与法国缫丝一样优质,未提及法国的丝织技术,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丝织业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的份额,体现出其竞争力较强,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材料未提及时间和思潮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
答案 C6.(2018·山西五校第三次联考)近代中国第一家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成立伊始就从英国进口辊轴式轧机和织机,从美国进口环锭纺机和500马力的汽炉。
材料表明该企业() A.受外国资本的严密控制B.是由洋务派最早创办C.发展初期重视技术引进D.在当时得到外国扶持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外国资本的控制,故A项错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材料中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民用工业,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从英国和美国引进技术可以看出其发展初期重视引进技术,故C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引进外国技术并不是受到外国企业的扶持,而是这个企业重视引进技术,故D项错误。
答案 C7.(2017·江西九江“十校”联考)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据题干材料中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降低,会导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成本降低,增强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故选B项。
答案 B8.(2018·湖南六校联盟联考)下表是对81 家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的结果,该结果反映出()A.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C.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D.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解析根据材料中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当时很多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故A项正确。
答案 A9.(2018·四川宜宾模拟)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种变化表明()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解析根据题干中“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大量农产品商品化,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C项。
答案 C10.(2018·四川绵阳模拟)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解析据材料“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可以看出志刚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故选D项。
答案 D11.(2018·内蒙包头模拟)晚清梁廷枏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在书的结尾却说,“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
这反映出()A.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B.“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D.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晚清文人虽然称赞林则徐的抗英活动,但对其主张学习西方的观点却是大加鞭鞑,这不难看出在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思想界还尚未冲破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这也是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巨大障碍,故选A项。
答案 A12.(2018·山东潍坊模拟)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自治也。
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A.实行地方自治B.反对仅学西方技术C.重视发展海防D.大力发展民用工业解析据题干材料可得郭嵩焘认为学习西方技术是舍本逐末,要使中国富强,不能仅学西方的造船制器,关键是要先从政治教化上进行改革,故选B项。
答案 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镇市、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
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
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都是人烟繁庶,名闻全国。
……传统的政治型城市,如北京、南京、杭州、广州之类,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其本身的经济职能也在明显强化。
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构成了一个个较大的地区贸易网络。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1832年,阿美士德号商船在上海停留期间,传教士郭士力说:“上海地位的重要,仅次于广州。
它的商业十分活跃。
如果欧洲商人准许来上海贸易,它的地位更能大为增进。
外国商品在上海的消耗量很大。
这样大的商业活动区域,以往一直被人忽视,实在太令人奇怪了。
”船主胡夏米还给东印度公司报告说:“和上海自由进行贸易得到的利益将是无法估计的。
”1843 年后,上海开埠通商对外贸易状况如下:从上海进口的外国船只数目及货物载重表——摘编自郑学檬等《简明中国经济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城市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的对外贸易状况,并加以简要评价。
(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从发展状况、城市经济职能角度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表格数据分析;第二小问,注意从正反两个角度作答,“积极”从对上海带来的变化作答,“消极”从材料二中“和上海自由进行贸易得到的利益将是无法估计的”得出答案。
答案(1)特点:地方性镇市增多;专业性市镇出现,且多集中于江南地区;经济职能得到增强。
(6分,言之成理即可)作用: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和地区工商业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分,言之成理即可)(2)状况:进口船只数目和货物载重吨位迅速增加,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4分,言之成理即可)评价:促进了对外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提升了上海的商业城市地位;反映了列强开埠通商的意图。
(9分)14.(2018·山东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年)(单位:两)注:资料来源于轮船招商局历年账略——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12分,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一特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又迅速萎缩。
(2分)说明:迅速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
迅速萎缩:外来企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