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25张)
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件(25张)
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房
中国传统的家庭纺织
湖北丝麻四局的并条机
教学意图:学生在分析对比图片的过程中,理解引进西 方先进技术与机器,引起了中国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动, 这恰恰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有人说:
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
洋务运动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提出问题:请结合本节课所学论证以上三句话。 教学意图:学会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 习方法,讨论的过程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意图:
学生通过自身进入情境来分析创办企业的条件, 选择办厂地点,作为“当事人”能够更为主动地 思考问题。通过阅读发昌机器厂的创业史,又从 历史情境中跳出来,成为一个“旁观者”,更能 理性的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小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变动的表现: 变动之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仍占统治地位) 变动之二:洋务运动兴起 变动之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2、变动的趋势: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n 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经 济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逐步沦为世界资本 主义的市场。
• 材料二:有研究认为,“自然经济解体的 过程,也是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前提条件的 形成过程。”
(2)材料二研究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为资 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商品市场、 货币资本积累等,促使近代企业产生。
提出问题:
①“文中划线部分直观地描述了怎样的经济形态? 这种经济形态有哪些主要特征?
②鸦片战争以后这种传统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具体表现是什么?
教学意图:
①以虚拟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将抽象的经 济概念形象化; ②创设问题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两种预案: ①学生查阅资料,归纳总结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 原因, ②以图示法的方式来解释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表 现、影响,由表现入手,往前推原因,往后推影响。
教学意图: ①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提供新的知识的呈现方式,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语言表达的能力 ;
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鸦倾销商品 Nhomakorabea片
(以洋纱、
战
洋布为主)
争
后
列
强
经
济 侵
掠夺原料
(以丝、茶
略
为大宗)
纺与织分离
耕与织分离
自
然
经
济
逐
渐
农业生产日 益商品化
解 体
客观上促 进中国商 品经济的 发展
3、变动的影响:经济近代化
促进政治、思想的近代化 教学意图:总结知识、拓展思维、树立正确的文 明史观。
课堂练习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单位:万担)
类别 生丝 茶叶
1843年 0.14 13
1860年 6.9 153
增长 48倍 11倍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n 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出口量激增;
变动之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
我1839年出生于上海市郊,那时家境还算 稳定,父亲耕三亩地,母亲纺纱织布帮补家 用。但到五岁那年,母亲终于放弃了她那心 爱的木制纺车,因为洋布质地细腻,价格也 只及土布的三分之一,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场, 这样家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那三亩地上。邻 居家情况更糟,全靠纺织土布过日子,濒临 破产。
中国成为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的附庸
变动之二: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 洋务运动的 对洋务运动
时间
目的
进行评价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背景
教学意图:强调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理性思维与判断。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
选择一:连线搭配 选择二:填写表格; 选择三: 填充地图
教学意图: 将学习的选择权、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学习的内需 力被调动出来;
沿海和沿江地 区最早受列强 侵略,列强倾 销商品、掠夺 原料,自然经 济解体较早;
外商企业最早 在沿海沿江地 区建立,刺激 了中国近代企 业的建立;
近代工业分布 在沿海和沿江 地区便于引进 外来先进技术 和引进机器设 备。
陈联泰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公和永缫丝厂
汕头
《发昌先生来了》 1835年,15岁的方举赞来到上海,开始在小铁
匠铺当学徒,满师后以打铁为生,并往返于沪粤跑 单帮贩卖杂货,积累了一些钱财。1862年,《南京 条约》签订的20年后,外商企业在上海不断增多, 并赚取了高额利润,方举赞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1866年,他与同乡共同出资,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后来又购置了两台车床,雇佣工人达10余人,不仅 采用了蒸汽动力设备,还增加了诸如锻冶、焊接、 车削等工种,当时的外国人称“发昌先生来了”。
变动之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假如回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你是 一个商人(或者地主、官僚、手工作坊 主),想办一家近代企业,你需要哪些 条件呢?
资金 机器 市场 原料 劳动力
资金 机器 市场 原料 劳动力
如果需要满足上述条件,你会选择在 哪里开办企业?
教学意图:学生将自身置于情境之中,有兴趣、 能体验、会探究。
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子 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理一 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 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士子范进因中举登科 而大发神经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 远镜,开始关注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第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铜鼓中学历史组
导入新课:
画面一:当江南水乡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 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 蒸汽锅炉已经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画面二: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车已经 响声彻天地驶入新时代!
教学意图:
①暗示本课学习的背景知识; ②感受到明清以后东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③领悟近代中国遭遇西方近代文明全面冲击的必然性; ④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性。
构建知识框架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变动之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变动之二:洋务运动的兴起
变动之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教学意图:
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②领会本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