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C提高措施增油量

QC提高措施增油量

挖潜汴河油田剩余油提高措施增油量目录一、小组概况二、选题理由三、确定目标1、目标设定2、目标可行性分析四、原因分析1、因果分析2、要因验证五、制定对策六、对策实施七、效果评价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八、巩固措施九、体会及下步打算前言:汴河油田1967年发现,为仙湖盆地麒麟凹陷的一个构造岩性油藏,地质构造处于仙湖盆地麒麟凹陷北部,在断裂带上;包括北部麒一区和南部麒二区两个含油区块,南北两部分构造不同,北部麒一区为背斜构造,南部麒二区为断层切割的单斜。

含油层系为古近系麒麟组,油田含油面积约8.02×104km,石油地质储量510×104t。

油藏类型主要受构造控制。

北部油藏以岩性控制为主,形成构造-岩性油藏;南部为断层遮挡的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有三个含油层段分别为麒一段、麒三段、麒四段,麒一段和麒三段为中高渗透油藏,麒四段为低渗透油藏。

油田于1970年8月投入试采,一套开发层系,采用300m 井距正方形和不规则三角形井网布井,1973年油田见水,1976年8月投入全面开发,开发初期有部分自喷井,后转入机械生产,注水方式为边缘加点状注水。

一、小组概况(表1、表2) 表1 小组简介小组名称 QC 小组成立时间2011年1月课题名称 挖潜汴河油田剩余油 提高措施增油量 课题类型 现场型组长顾问 活动日期 2011年1月-2011年9月 注册时间2011年1月小组成员 6人注册编号活动次数共计活动9次,完成课题目标表2 小组成员概况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小组职务备注1女本科技术员组长制定活动方案及措施,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2女本科技术员技术顾问审批小组措施意见,为活动提出针对方案3女本科技术员副组长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4男本科队长成员协商、制定活动方案与方案实施5女本科技术员成员参与活动的实施,收集、整理资料6女本科技术员成员负责油井现场管理小组成员登记二、选题理由汴河1队作为南区夺油大队,2011年产量任务艰巨(日配产249吨/天),在确保有效控制自然递减率的情况下,距离这个产量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只有通过新井、措施等进攻性手段上产才能确保任务的完成。

近几年,新井增油相对较稳定,但措施增油逐年递减,成为我们夺油上产的薄弱环节。

2011年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挖潜剩余油、提高措施增油量上,以期产量任务的圆满完成。

汴河1队管理着汴河、麒北、麒南三个油田,其中汴河油田地质储量为510万吨,占全队的54.3%;截止2010年12月,汴河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占全队的2/3以上,因此,汴河油田是我们2011年措施挖潜剩余油的主攻方向。

三、确定课题目标1、设定目标根据产量任务的要求,小组确定把汴河油田年累计增油提高到4000吨(图1)。

图1 活动目标柱状图2、目标可行性分析(图2)四、原因分析: 1、因果分析小组运用树图(图3),对近年油井措施增油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共寻找出七条末端影响因素,并对末端因素进行验证。

图1 目标值可行性分析图能 否 达 到 目 标 值汴河油田有年累计措施增油上4000吨的历史,为达到目标增添了信心。

汴河油田仍存在未动用油层,且部分油层待重新认识近几年的动态调整、井网完善对于剩余油富集区有新的认识通过落实管理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生产时率提高措施增油量。

有上级领导的重视,加上作业区业务部门措施增油方面的工作加强,为达到目标值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可以 达 到 目 标 值图2 目标值可行性分析图图3 ‘措施增油量低’树图2、要因验证验证一:论证资料有限小组对近几年措施无效的油井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很多情况下,因为动态监测资料少、论证不充分,使措施本身成为论证手段,加大了措施风险。

例如,目前的汴6斜-11因高含水无法判断主出水层,采取了卡堵水措施,卡堵后仍高含水,无增油。

如果有水对比分析资料或环测资料,就可以减少这样的无效措施,提高措施有效率。

但这种情况很难完全避免,只能尽可能的减少。

1次无效即可降低措施有效率达8~10个百分点。

措施增油量低改造力度小 生产时率低措施有效率低措施有效期短风险性措施 管柱失效、作业频繁激进措施 配套注采调整滞后地质认识不够 成本控制风险大 论证资料有限产量任务压力大酸、压措施后地层出砂措施后排酸液压裂液不及时措施工艺部配套结论:此因素为要因。

验证二:成本控制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油田一般都面临着新探明储量接替不足、剩余可采储量减少、开采难度增加的问题,最终导致的即油气生产成本上升。

对于预测增油效果不明显的油井也就很少投入较大的成本进行较大力度的措施改造。

控制成本、节能降耗成为目前‚保本‛的重要手段,短期内无法改变。

结论:此因素为非要因。

验证三:措施后排酸液压裂液不及时酸化、压裂措施后下管柱生产初期如果排酸液、压裂液不及时,会对地层、管柱都造成伤害。

2010年底的汴3斜-12井酸化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返工作业3次,其中第一次为杆断(新玻杆本体断),第三次为泵内有糊状物导致泵失效。

分析均为排酸不及时导致的杆腐蚀及与地层胶结物发生反应所致。

措施后短期内放大生产参数及时排酸、及时监控PH 值加液碱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本次事故属于偶发性。

结论:此因素为非要因。

验证四:酸、压后地层出砂对于中后期开发阶段的油田,地层亏空日益严重,油层孔隙压力降低,砂岩骨架被压碎,孔隙内介质变化使胶结物破坏,导致油井出砂。

酸化、压裂措施后出砂加剧,易导致管柱失效。

汴3斜-12、汴7斜-20均在措施后出现砂卡,及时检泵后恢复正常生产,影响措施油量不大。

结论:此因素为非要因。

验证五:产量任务压力大在自然产量下降幅度较大时期,迫于产量任务压力、追求短期内经济效益会导致激进措施的出台。

通常为补孔措施,无后续开发措施手段,措施有效期较短。

短期内无法改变此现象。

结论:此因素为非要因验证六:配套注采调整滞后从近几年措施油井统计资料来看,绝大多数油井都是在无水井对应或水井低效注水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实施补孔、压裂等措施,导致油井措施后很快出现能量下降、含水上升。

井网完善滞后。

2010年这样的措施油井占到30%。

结论:此因素为要因。

验证七:措施工艺不配套近几年的措施中,不乏酸窜、压窜的例子,对于隔层较薄的油层没有较好的配套工艺进行措施改造;在近几年压裂规模提高后,重复压裂的措施几乎为零,使低含水、低渗透油层原有裂缝以外的剩余油未得到很好的挖掘。

重复压裂裂缝转向能否在我们油田很好的实现,有待上级业务部门研究解决。

结论:此因素为非要因通过要因验证,其中‚论证资料有限‛‚配套注采调整滞后‛两条因素是要因,成本控制等五条因素为非要因(表4)。

表4 影响因素确认表序号影响因素要因非要因1 论证资料有限√2 成本控制√3 措施后排酸液压裂液不及时√4 酸、压后地层出砂√5 产量任务压力大√6 配套注采调整滞后√7 措施工艺不配套√五、制定对策针对两条要因,小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了相应对策(表5),并由专人负责实施:表5 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完成时间1 论证资料有限加强资料录取、分析措施有效率达90%以上①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动态监测②动、静态资料结合2 配套注采调整滞后及时完善井网确保注采平衡措施有效期达180天以上①优选有水井对应补充的油井②确保对应水井注够水③及时动态调水六、对策实施实施一:针对论证资料有限一口油井能达到措施增油的目的,必须满足‚井况正常‛,且有它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即处于剩余油富集区域,且能量较充足。

是否满足这些条件,必须有充足的资料来论证。

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动态监测活动,并将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相结合。

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持续进行的活动内容。

除了常规资料录取外,在年初,厂级业务部门定出汴河油田动态监测方面:油井静压测试16井次,水井静压测试6井次,水井吸水剖面测试2井次,水井示踪剂监测1井次。

这些活动从年初就已经在进行了。

除此之外,论证剩余油、查找井筒资料、对比电测曲线等活动在结合作业区业务部门后,于2011年2月起实施。

实施后发现,原来认为是膏岩的层段,经过测井曲线对比,实为砂岩层的331油层,从未动用过,无油井生产历史。

钻遇该油层的汴5斜-13井均满足措施条件,于2011年3月实施打塞补孔,增油效果明显,日增油3吨。

实施二:针对配套注采调整滞后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能量下降、含水上升矛盾相对突出,油井措施后,如果不采取对应的开发措施手段,油井势必快速递减,措施有效期缩短。

为此,我们在选取措施油井时必须做到:优选有水井对应补充的油井;对应水井确保注够水;油井生产动态发生变化时及时动态调水。

1、优选有水井对应补充的油井:汴8-17在2月份实施挤堵复射412,对应水井为汴7-16B;汴6在2月份实施补孔411,对应水井为汴7-13B;汴207在7月实施挤堵复射341,对应水井为汴102、汴308。

均取得了较好的措施效果,目前仍处于增油状态。

2、对应水井确保注够水:汴8-17在2月挤堵复射后,日增油达2.5吨,目前因缺少能量,液量逐步呈下降趋势,而对应水井汴7-16B在7、8月的分层测试资料显示,该层在目前注水压力下不吸水了。

下一步针对水井难注将采取增注措施,来保证注够水。

3、油井生产动态发生变化时及时动态调水:井号层位调水日期调前调后备注汴3-133112011.2.920方按下限注水对应措施井含水上升汴7-13B4112011.2.1530方10方汴7-13B4112011.4.281030汴7-16B4122011.4.8020对应补充能量汴3083412011.7.293020控制含水上升对应措施井含水波动七、效果评价1、目标值检查经过小组成员的努力,截止2011年8月,汴河油田累积措施增油量3548吨,预计到12月,措施增油量可以累积达到5675吨,超出目标值(4000吨)1675吨(图5)。

相对比2009年和2010年,措施增油量将超出2500吨,实现了课题目标。

区块单元年月老井措施总井次年累计有效井次措施有效率(%)年累计增产油(吨)2009.810770.08872009.12171376.536942010.89888.913022010.12121083.323422011.8121191.735482011.12121191.7预计5675369423424000567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092010目标实际年累措施增油量(吨)图5 目标完成图2、经济效益通过本次活动,我队措施增油量较2010年提高了3333吨,措施有效率提高了8.4个百分点。

新增经济效益1000万元:3333吨×3000元/吨=999.9万元。

3、社会效益通过本次活动,本队的油井措施分析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全员集思广益、夺油上产的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为今后的质量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