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指名读、齐读能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找出为什么称恩科西是一个艾滋病小斗士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困境的正确方法坦然面对。
2.通过默读课文,能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从而科学了解艾滋病的知识,并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人们称作艾滋病小斗士?
2.通过学习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检验:默写生字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艾滋病小斗士》。
二、品读文章,领会文意感悟情感
(一)精读2-4自然段,感悟恩科西的不幸
1.出示图片:老师带来了一组有关艾滋病儿童的图片。
这些儿童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简要描绘一下。
(生可能会说恶心啊等,引出这就是艾滋病的可怕。
)
1)谁能找出文中描写艾滋病可怕的那句话?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
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
为什么?(从三个数据中感受艾滋病病毒的可怕。
)你能读出你的理解吗?(谁再来抓住重点词语来读一读?)老师确实感受到艾滋病的可怕。
2)但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①出示句子,这句话写出了恩科西的生命力
再用心读读这句话,哪些词要特别注意?竟然表明(出乎意料)
② 挺是什么意思?(挺是勉强支撑,更能表现恩科西顽强的意志。
)能用坚持替换它吗?为什么?从这个字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虽然恩科西相比其他患病儿童生命力较强,但他
也遭遇着不幸。
他遭遇到了怎样的不幸、承受了什么样
的痛苦呢?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找到有关语句,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自读思考
3.交流讨论:
(1)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
(一出生体会恩科西患病的无辜性;
不久体会恩科西失去母亲的悲痛。
)
(2)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
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
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时,全校的大多
数老师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说。
)
当恩科西好不容易走进课堂,准备和同学们在一起
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是什么反应?(学生想象一下,说说。
)
当恩科西第二天准备继续上学的时候,得知恩科西
是一名艾滋病患者的家长,他们又是什么态度?(学生想象一下,说说。
)
(其实艾滋病给他带来的痛苦又何止这些?还有那
些方面?从那儿看出来?)
(二)精读课文5-7自然段,体会恩科西的抗争
1.面对如此的厄运,恩科西绝望退缩了吗?说得对,他没有悲观消沉,而是坦然积极地去面对。
他是如何做
的呢?(出示: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如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可怕的艾
滋病。
他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
的患病的儿童。
)
a. 这儿用了2对关联词,找一找,读读看,能体会
到什么?
b. 所以当面对同学们的排斥,他不是而是;所以当他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的时候,他不是而是;所以当他疼
痛无比时,他不是而是。
(你们表达出了恩科西的心声。
)他不仅一边顽强与病魔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
病的儿童,而且一边一边
适时板书:顽强斗争、关心患者
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你来读?谁能再多些坦然?坦然多了,一起来。
2.讨论交流:上文写了恩科西的不幸和他的顽强斗争,那文中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恩科西关爱他人呢?用
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剩下的段落,找一找,画一画。
(1)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
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a.这段话中,他在向谁呼吁?他在呼吁什么?找一
找关键词。
(世界接受关心)
b. 南非人民做到了吗?(没有)全世界人们做到了吗?(没有)
因此,恩科西即使身体很纤弱,他也要不断向世界
呼吁,谁能替他再呼吁一下?说出所有艾滋病人的心声。
(指导朗读)
【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课标》提倡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表现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内
心感受的有效形式。
此处,是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
呼吁!可恩科西向世界大声疾呼,那么富有力量!呼吁
人们接受、爱护、关心艾滋病人,又是那么急切!坚决!先让学生体会了这种心态后,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恩科西
的呼吁。
学生的体验是多元的,朗读也将是个性化的,
恩科西的形象也更鲜活!用朗读挖掘阅读教学的深度。
】师导读:他还发出了哪些呼吁?
他参加南非举行的国际艾滋病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
①他说: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
艾滋病药物,使他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②他还说: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
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
a.他又在向谁呼吁?呼吁什么?
b.谁能把他的心声再说一下。
(指导朗读)
从他的呼吁声中,我们感受到小恩科西是一个怎样
的人?
师:恩科西之所以大声疾呼,是出于对和自己一样
深受艾滋病折磨的儿童的同情与关心,急切期待全社会
都来关爱艾滋病病人。
(2)师引读:
尽管恩科西感觉到生命随时可能结束,但他依然在梦想未来。
他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名艾滋病问题专家,周游世界,到各国演讲,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心艾滋病人。
a.自由读,说说你的体会(板书:梦想未来)
b.他梦想着自己能够健康长大,他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艾滋病专家,多么简单而美好的梦想。
谁能把他的心声再读一读!(指导朗读)
3.师小结:恩科西深受艾滋病病毒的折磨,但他不是悲观消沉。
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一边与病魔(顽强斗争),一边(关心患者),在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的情况下他还在(梦想未来),他不愧是勇敢的(小斗士)。
所以我称他为(课题)!
4.学生用感叹的语气齐读课题。
5.热爱生活,顽强斗争,这样的恩科西让我们所有人动容,可是,死神的魔爪依旧在不断伸向恩科西。
(三)精读课文8-9自然段以及第一自然段。
(《再见警察》音乐起)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的儿童欢庆自己节日的时刻,被艾滋病折磨得体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终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下面请
同学们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深情缅怀可敬的小斗士。
(师引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
(师引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一个勇敢的声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顽强抗争的小斗士。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师:同学们,恩科西面对巨大的不幸,他不仅顽强抗争,而且关心和他一样不幸的患者。
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是一名斗士。
2.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我们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请用不是而是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