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争吵》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试讲稿)

《争吵》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试讲稿)

《争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争吵》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

先写“我”和克莱谛吵架的原因;再写“我”的内心活动:为吵架而感到不安、后悔,又没有勇气承认错误;然后写克莱谛的友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两人重归于好;最后写父亲对“我”的严厉批评。

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

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我”活脱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为克莱谛后边的友善行为作了铺垫和暗示。

【教学目标】1.会认13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1.本组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指名读)注意:嫉(jí)读音是二声,不是四声。

“戒”的读音是jie。

“侍”要区别于“寺”,读音是shì,而不是sì。

(2)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看看火车能不能顺利到站。

(3)识记生字过渡:大家不仅字音读的准确,而且读得也流利,现在看一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呢?(分析难记的字)(4)解释词语的意思。

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语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查到的解释)报复: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ft。

诚心诚意:形容非常真挚诚恳。

防御:抗ft别人的进攻。

三、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我会写的字,学生朗读。

3.教师范写难字。

学生书写,教师随机指导。

5.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理清文章脉路(1)指名朗读课文,(随时纠正错误)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

告诉我们要宽容、知错就改。

)二、细读课文,深入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 自然段)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1~4 自然段,想一想:文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什么发生争吵?2.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用文中的话说一说。

(1)课件出示句子: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

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①谁愿意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

②你发现了吗,这两句话中有一个相同的动词?(碰)③这两个碰有什么不同吗?(克莱谛:不小心我:故意)④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a.“他只是微笑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从他“微笑着”向我解释看出来)b.“于是我想报复他。

”(从“报复”这个词看出来)(2)知道我为什么想报复吗?(我嫉妒他)嫉妒是什么意思?()①你从哪里看出“我”嫉妒克莱谛?(心想:“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报复他。

)这是什么描写?(心理描写)②指导句子朗读。

谁能读出他嫉妒的心理?(3)那他们对待碰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课件出示句子: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

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

①找得真好,愿意读一次吗?②我在对待克莱谛的碰是什么态度?为什么?(火、骂)③能把我的样子读好吗?④克莱谛是怎么做的?(气、缩)这两句抓住了克莱谛什么描写的?(语言和动作)从他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克莱谛?(宽容待人)⑤能读出来吗?(二)学习第二部分(第5-8 自然段)1.争吵过后,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8 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吵架后我的表现,用波浪线画出克莱谛的表现,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写写感受,待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1)我们先来看一看安利柯的表现,谁想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下。

a.出示句子:①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不安)②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后悔)③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有多好!(后悔自责)④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矛盾)b.指导朗读。

你们的体会很深,请你带着这种后悔、矛盾的心情体读一读这些句子。

(自读,教师指名读,评议)(2)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克莱谛有什么表现?出示句子: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a.“瞟”是什么意思?(“瞟”用眼睛斜着看)b.此时的克莱谛心里在想什么?(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感到好朋友为一点小事闹成这样不值得。

)c.为什么要说“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他对安利柯的做法难以理解)d.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克莱谛对“我”行为感到伤心。

)e.指导朗读。

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3)过渡:吵架过后,一个感到后悔,一个感到悲哀。

下面看看他们的对话。

出示:他又说:“我在外边等着你!”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a.克莱谛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想的一样吗?(说法一样想法不一样:克莱谛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

“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b.引导学生读好他们的对话。

(同桌合作练读对话,找同桌两人朗读)(4)我一边想着怎样应对克莱谛一边听课,你想此时的我能听进老师的讲课吗?(不能)a.“毕竟”怎么理解?(到底)b.联系实际,谈想法:课堂上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心里什么感觉?(学生可能说出时间过的慢之类的话)过渡: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3.学习第三部分(第9-13 自然段)(1)自读课文第9-13 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重点汇报交流以下问题:①作者为什么用“终于挨到了放学”?说明什么?(“终于、挨”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

“我”想的只是防御。

)②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③这是什么描写?(表情、动作、语言)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说明克莱谛宽容、友爱待人,通过“微笑”“温和”两词体现出来。

)④“我”为什么两次说“再也不了”?(是因为自己内心激动,“我”被克莱谛的宽容、友爱精神所感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3)指导分角色朗读(9-13 自然段),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4.学习第四部分(14 自然段)过渡:我和克莱谛和好了,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来想让父亲高兴一下,没想到父亲却严厉地批评了我。

出示: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1)自己读读父亲的话,你体会出什么?(你如果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第一个伸过手去”,请求对方原谅;你错了,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举起尺子”防御。

)(2)你们的体会很深刻,其实父亲的话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还有两处,快速浏览找出父亲的话。

a.学生说,教师出示父亲的话。

应该知错认错。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b.你再来读读父亲的话。

有什么新的体会吗?(知道自己错了,要承认错误;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

)(3)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4)最后让我们齐读一遍父亲的话,记住父亲的教诲,学生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理解1.课文学完了,那么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谈观点。

2.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板书:互相宽容、团结友爱)3.总结:课文虽然讲了一件平凡小事,却告诉了我们要宽以待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四、课后作业1.抄写父亲说的话。

2.小练笔:写一写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

3.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设计:争吵我—————克莱谛和好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你还记得吗?2.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讲解生字1.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给大家提个醒。

“替”的第一个“夫”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墨”字是上下结构,上黑下土。

和“默”相比较。

“承”的第二笔是弯钩,而不是竖钩,中间是三横。

“缘”的右半部分,注意笔画和笔顺:撇折、横撇、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愤”注意右部分的上半部分。

“毕”的上面是“比”,而不是“化”,不要写成“华”。

“戒”的笔画:横、横、竖撇、竖、弯钩、撇、点;和“或”相比较,偏旁相同,都是“戈”。

“既”的右部分不是“无”,要区别于“即”。

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