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期中考查论文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我国公关的历史渊源 (2)
1、我国古代公共关系的历史拾遗 (2)
2、我国古代公关分析 (3)
3、我国古代公关思想对现代公关的影响 (3)
二、公关的界定 (4)
三、我国公关的现状 (4)
1、我国公关的可喜现状 (4)
2、我国公关可忧的现状 (5)
2.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关市场供需不平衡 (5)
2.4从理论研究、教育上来说 (6)
参考文献 (7)
摘要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此影响之下,作为舶来品的公关,是应中国的改革开放诞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由此而带来的现状如何?笔者将从公共关系学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后的再引进出发,加上充分考虑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影响的情况下,对公共关系的现状进行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一、我国公关的历史渊源
其实,在中国,公共关系自古有之,只是系统的、理论化的公共关系学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许多新兴学科传进来的。
这里,笔者从历史中找寻一些片段,试图寻找公共关系在我国的萌芽或者说渊源,“饮水思源”,以此加深对其现状的认识。
1、我国古代公共关系的历史拾遗
讲一个故事:大约公元前450年左右,也就是在春秋早期,鲁国的著名机械制造家公输般,正夜以继日,为楚国制造新的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宋国。
楚国可是春秋五霸之一,而宋国却是小国,战争一旦打响,结果可想而知。
这时,旅居宋国的墨子挺身而出,通过锋利巧妙的言辞,发动了一场公关战,最终止楚攻宋。
这可以说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公关记录了1。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会发现很多公共案例:
•①盘庚迁都
•②周武王的《誓师词》,列举了商纣王的三条罪状“仁义之师”
•③周朝“采诗”:体察民情
•④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运用“激励的理论”来搞好内部公共关系
•⑤苏秦联纵抗秦
•⑥张骞西域之行
•⑦郑和下西洋
2、我国古代公关分析
此阶段公关特点:
1)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没有产生一定目标、规模及系统的经常性的公关活动。
2)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还相当落后,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比较简单,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较少涉及经济领域。
3)传播手段简单:靠智者的演讲才能和智谋来说服、打动影响他人。
古代的这些思想客观上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关系处理体系;但缺乏具体操作规范和方法;偏重政治、军事,道德;几乎没有涉及经济。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代的关系”只能算是一种“准公关”、“类公关”。
3、我国古代公关思想对现代公关的影响
古代公关对现状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分析现状时,一定不能忽视。
笔者认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思想上,比如以和为贵的处理方式、酒桌文化等等。
其思想包括:
表1古代公关思想对当代公关的影响1
这些思想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关现状,下文中将会看到的。
二、公关的界定
“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
根据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公关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
公关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对公关职业的定义:专门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人员。
参考各家之言,我们可以说:公共关系是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一种特定目标,在组织内外部员工之间、组织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关系的科学。
很显然,从我国传统思想中可以看出,我这里所要讨论的公关既可能受庸俗公关的影响,但绝对不能等同视之!
三、我国公关的现状
谈到现状,我们应该说:二十多年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与过去相比取得可喜进步,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也就是说,现状有可喜和可忧两种状况。
1、我国公关的可喜现状
这种可喜的现状主要表现在整个社会的公关意识的加强、公关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1)企业注重公关:从新华社第一个成立公关部、美国伟达公司进入中国以来,各个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公关部或者外包与专门的公关公司1。
2)政府更加注重城市公关: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1自1984年美国伟达公司进入中国以来,经五个城市统计,专业经济公共关系公司已经超过2000家,营业
3)公众了解、参与公关:最近,当中菲南海问题升级时,中国驻外的留学生以游行示威的方式进行着公众公关,宣传了中国立场,声援了祖国捍卫统一的正当行为。
4)公共关系学的成长起来:自1985年中山大学在本科升开设公共关系课程至今,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开设了公共关系系,国家资格认证中心公关专业委员会自2002年在全国20几个省市开展公共关系认证培训已来,已经有近8万人参加培训,有7万人分别通过了不同级别的公共关系的职业资格。
5)公关协会组织的兴起:自1985年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以来,全国各省市已经有153家各级公共关系组织相继成立开展活动。
6)新型公关的不断涌现:新闻公关、网络公关等新形式层出不穷,扩展了公关领域。
2、我国公关可忧的现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不健全、发展不充分,伴随而生的公关也存在很多问题:
2.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关市场供需不平衡:
2.11需求多元,无连贯性,难以均衡。
“城市产品的多元性,直接决定了城市公共关系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离散性”1。
比如,旅游景点的推广、开发区形象塑造、城市品牌传播乃至重大节事活动的策划和传播等。
加之政府管理的特点,上述诸多需求还存在着明显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特点,需求缺乏扎实的战略目标导向,因此也就难有持续性。
2.12“执行需求多,策略需求少。
目前,在城市的重要决策和战略规划环节,还很少派生出公关战略规划方面的服务需求。
通常是在政府决策或领导意志之下,为达成某项公关任务(如大型活动、专题传播等)而产生的执行层面的公关需求。
任务的繁杂、琐碎与需求的离散、不连贯结合在一起,常常使公关企业对政府需求发出鸡肋之叹。
”2
2.2从管理学角度来看,问题更大:
2.21不良的竞争与行业自律培育市场的矛盾。
3我们知道企业处于利益最大化,在招标过程中过分看中报价,公关公司过低报价,这样会降低公共关系的水准和质量,导致企业对公共关系进一步认识的下降。
为此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正在积极的制定标准。
因此我们说,在一个时期内鼓励和提倡那些专业化强,有影响力的公关案例对我们行业发展是有利的。
1刘彦平《城市公关现状与未来》
2刘彦平《城市公关现状与未来》
2.22管理不规范:比如,城市公共关系的核心,必然是城市品牌,而城市品牌是一个统合概念,是对城市旅游、投资、人居和文化等多方面价值和吸引力的抽象概括。
城市管理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对应不同的城市产品,却是不同的管理主体。
这就使城市公关服务和执行常常面临“接口困惑”。
1
2.3从认识层面上看,这是前面论述过的传统公关思想以及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带来的人们认识上的错误:
2.31专业的公共关系管理和世俗的混淆
2.32不能积极有效的识别假新闻
2.33组织声誉与作秀的混淆
2.34公共关系行业与策略、咨询公司的混淆
以上四种认识误区其实来自于认知落差。
现代专业公关服务以市场规则为核心思想维度,必然要聚焦城市的核心价值及媒体和受众的关注兴趣,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的需求和要素。
而城市需求却存在大量非市场因素,其公关需求往往以政府意志、政绩彰显等为主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要素整合和受众沟通。
这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完全吻合,中国传统公关思潮的不好部分深入到社会行为上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都会误导公众,产生错误认识。
2.4从理论研究、教育上来说,
2.41公关教育与社会脱节。
“一方面社会缺少公共关系人才。
传媒领域五种紧缺人才中排前位的是公关人才。
大学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的生和取得公共关系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找不到工作,这里存在着公关公司不愿意培训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师、教学方法不符合现在市场的需要。
公共关系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一个专业,英国以社会上的专家案例教学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值得我们研究。
另外,一些新的知识体系不健全。
”2
2.42“公共关系专业的独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的艺术性管理。
它有自身的独立性,它的专业内涵和知识体系以及与现在科学的结合等等还没有得到研究。
”3
1刘彦平《城市公关现状与未来》
2郑砚农《中国公关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1.王伟.《新公共关系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青岛
2.郑砚农《中国公关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3. 刘彦平《城市公关现状与未来》
4.中国语言大学《中国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对现代公共关系的影响》5.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