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临床应用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临床应用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临床应用
刘小天 宁波市眼科医院
UBM简介
• 20世纪90年代初,Pavlin 提出 设计 • 1994年第一台UBM开始使用(100MHz,2mm*2mm, 分辨率30µm )
UBM简介
现在使用的天津索维SW-3200L全景UBM 探头特点: 50MHz探头穿透更浅可用于浅 表组织的检查可以扫描16×9mm范围,图 像分辨率达50μm。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水 平相当,且不受角膜混浊的干扰
UBM的检查流程
• 准备
• • • • • 检查前简单与患者交流,消除顾虑,配合检查 上麻药根据眼裂大小选择合适的眼杯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上眼杯(有一定的痛苦) 注入耦合剂(隐形眼镜护理液或无菌注射用水)
• 开始检查
• 按特定顺序首先扫查,在重点部位重点查 • 放射状扫查(与钟点方向一致);水平扫查(与钟点方向垂直),
UBM简介
• 成像原理
UBM探头发出高频的超声脉冲扫描物体 物体反射和散射的超声波被探头接收 信号传递、滤过、放大、处理,形成数字信息 数-模转换形成二维图像
• 优点:
能在活体状态下清晰地显示角膜、虹膜、睫状体、 晶体赤道部和悬韧带、后房、周边玻璃体、眼外 肌止端等,弥补了其他检查方法(裂隙灯,房角镜,A、 B超)的不足
继发于前葡萄膜炎的房角关闭
• 示瞳孔粘连闭锁,虹膜高度膨隆,高位的虹膜-房角粘连 与房角关闭
继发于前葡萄膜炎的房角关闭
• 示虹膜高度膨隆,高位的虹膜-角膜粘连,房角关闭
在青光眼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前,房 角呈高位窄房角,周边虹膜 肥厚及虹膜根部附止点靠前。 注意虹膜表面呈高褶皱(虹 膜膨隆轻微),于房角入口 处突然呈屈膝状拐弯。
• 检查结束 (上抗生素眼药水) • 测量及报告
扫描方向
• 放射状扫描: 与角膜缘垂直,适合观察房 角等结构
• 水平状扫描: 平行于角膜缘,观察睫状突 数量等
正常房角
巩膜突:似鹰嘴样的强回声,观察房角的一个明确标志
小梁网 Schwable 线 巩膜突 巩膜
虹膜
后房 睫状体 平坦部 睫状体 肥厚部 显示较大的 睫状突
在青光眼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非穿透性滤过手术后观察 • 示小梁-后弹力膜宽而薄及减压房仍维持(术后11个月)
参照 晶体 前表 面与 虹膜 接触 点同 虹膜 根本 附着 点的 相对 位置
靠后型
中位型
靠前型
单纯性瞳孔阻滞型 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周边虹膜显著向前彭 隆,房角极度狭窄(功能闭合)
单纯性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周边虹膜变平坦,瞳 孔阻滞解除,房角增宽、开放。
高褶虹膜综合征是青光眼的一种分类, 认为此类患者房角狭窄或关闭的原因是由 于前位的睫状突将周边虹膜顶向房角的结果
恶性青光眼
色素播散综合征
• 示虹膜中周部向后凹陷(反向瞳孔阻滞),虹膜后 表面与晶状体前囊和悬韧带接触摩擦,悬韧带上色 素沉着的Wieger线,瞳孔区房水色素颗粒播散。
色素播散综合征
•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脱离的间隙充满了密集的细颗粒 状高回声,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间隙无回声形成鲜明 对比
UBM—眼前段肿瘤
虹膜肿瘤—UBM 确定肿物的性质(实性、囊性) 确定肿瘤的边界
• • • • • 最具价值之一, 如确定 虹膜肿瘤是否延伸侵犯睫状体, 是否计划手术切除, 对虹膜、睫状体肿瘤的准确分类 周边虹膜肿瘤的观察,优于房角镜
• 示虹膜中周部向后凹陷(反向瞳孔阻滞),虹膜 后表面与晶状体广泛接触,患者小梁网360°色 素沉着++~+++和高眼压。
先天性青光眼
• 先天性青光眼(青少 年型) • 示虹膜后凹陷,虹膜 根本附止靠前,小梁 网较窄,巩膜楫标志 不清,睫状体发育不 全,晶状体悬韧带与 晶状体赤道部距离异 常增宽,悬韧带异常 拉长(晶状体不全脱 位),晶状体悬韧带 点状色素沉着
激光虹膜成形术治疗后周 边虹膜平坦变薄房角增宽 (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在青光眼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小梁切除术滤过通道观察 • 示从前房,经小梁切除内口,巩膜瓣下,进入结膜下腔的 房水流出通道
在青光眼手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小梁切除术滤过通道观察 • 示小梁切除内口虽通畅,但巩膜瓣周围严重瘢痕形成,引 起滤过通道外阻塞,滤过泡扁平(失败的滤过泡)
UBM对其他眼内疾病的临床应用
• 晶状体疾病
•
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体
• 玻璃体疾病
•
前段玻璃体脱离
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腔内异物 眼内硅油和重水(并发症)
• 视网膜疾病
•
视网膜下出血 视网膜孔 肿瘤 视网膜脱离 前段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眼外伤
•
角膜穿通伤 虹膜根本离断 房角后退 睫状体分离 睫状体 脉络膜脱离 前房积血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上腔出血 虹膜睫状体实体肿瘤 囊肿 睫状体萎缩发育不良
监控肿瘤变化
• 对肿瘤深度的探测精确度高 • 观察肿瘤后缘,优于裂隙灯
虹膜色素痣
虹膜黑色素瘤
睫状体黑色素瘤
睫状体囊肿
单发囊肿
多发囊肿
睫状体囊肿引起房角变窄
睫状体囊肿一般无病理意义。如果睫状体囊肿较大,特别是位于虹膜根本 后面时,可推挤虹膜根本向前,引起局部周边前房变浅,甚至房角关闭
虹膜睫状体结合处巨大囊肿,房角关闭 。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种机制共存型 • 示瞳孔阻滞+周边虹膜肥厚型,注意虹膜根部附止靠前, 周边虹膜肥厚,轻度或中度虹膜后表面向前膨隆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多种机制共存型 • 示瞳孔阻滞+周边虹膜肥厚+睫状突前位型,注意虹膜根部 附止靠前,周边虹膜肥厚,睫状突前位,轻度或中度虹膜 后表面向前膨隆
植入性囊肿:在前房,角巩膜伤口愈合 对位不良,引起上皮内生形成。
角膜皮样肿:角结膜缘弥漫性 增厚,巩膜和角膜上皮均受累, 其内呈高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射
翼状胬肉
谢 谢!
•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房角极窄,周边虹膜平坦,在房角入口处周边虹 膜突然呈屈膝状转折,注意:瞳孔缘相对位置呈 中位型,虹膜根本附止靠前,周边虹膜肥厚,但 睫状突无前移,虹膜无膨隆。
•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是房角由于周边虹膜堆积闭合,睫状突前位和虹膜根本附 止靠前,由于周边虹膜无膨隆
睫状体脱离, 总是360度
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睫状体上腔内无回声暗区及明显的条索状回声,睫状突回 声增厚且前移前旋推顶根部虹膜,睫状体上腔与前房未完 全沟通。
前房积血
• 前房内可探及点状回声与角膜回声连接紧密,由于为仰卧 位检查所致,受重力的影响下方回声强度较上方强,为血 细胞堆积所致。
脉络膜上腔出血
青光眼相关参数测量和测算
虹膜形态的定量测量(虹膜厚度、膨隆曲率半径) 房角开放程度的定量测量
(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瞳孔阻力相关)
观察瞳孔缘相对位置 观察虹膜根本附着位置 观察周边虹膜和睫状突接触距离 观察周边虹膜厚度
临床应用
有最新研究从UBM的角度对原发性闭角型 青光眼的房角关闭机制进行归类: 单纯性瞳孔阻滞型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 多种机制共存型 高褶虹膜综合征
晶体脱位
• 晶体向下颞侧脱位,前表面倾斜并已明显离开虹膜。
房角后退
• 轻中度的房角后退 • 眼球钝力 组织变形损伤(睫状体撕裂) • 图示房角潜在的睫状体撕裂口,虹膜根部与巩膜这间距离加大。
房角后退
• 呈现出个明显的睫状体撕裂口(重度房角后退)
睫状体分离(睫状体断离)
• 图示睫状体肥厚部与睫状体平坦部均与巩膜分离, 脉络膜上腔与前房贯通。
房角后退性青光眼
• 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 • 示虹膜根部附处睫状体表面撕裂,虹膜与睫状体后 退,睫状体带异常增宽,但睫状体组织仍附着于巩 膜嵴上,前房与睫状体上腔这间无直接沟通,房水 内可见色素颗粒。
继发于睫状体囊中的房角关闭
• 继发于多发性虹膜睫状体囊中的比较型青光眼 • 示虹膜睫状体囊中引起局部房角闭合
• 眼前段肿瘤
• 球结膜及附属器病变
角膜缘皮样肿 球结膜下皮样脂肪瘤
• 裂隙灯彩照显示晶状体周边部楔状混浊 • UBM显示晶状体周边部散在小片状的高回声区
周边玻璃体混浊
周边玻璃体后脱离
• UBM检查硅油界面呈高度均一的线状回声波(箭), • 箭头为残留的玻璃体增殖
• • • •
该患者为人工晶体眼,前房重水残留和硅油乳化, 乳化的硅油漂浮在角膜后表面,呈多次高回声(箭); 而重水随患者仰卧位沉在下方的人工晶体表面, 呈多次回声(箭头)
•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示瞳孔散大时,肥厚且前位附着的周围虹膜向房角小梁网 处堆积,引起房角狭窄或关闭(周边虹膜肥厚型)
•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示使用缩瞳剂后,由于瞳孔缩小和虹膜拉长变薄, 房角增宽开放(周边虹膜肥厚型)
单纯性非瞳孔阻滞型
前位的睫状突将周边虹膜顶向房角,引起房角狭窄关闭 (睫状突前位型),虹膜根本较短和向前插入到睫状突表 面,形成狭窄而陡峭的周边虹膜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