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ATLAB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MATLAB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MATLAB基本操作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
一、学生撰写要求
按照实验课程培养方案的要求,每门实验课程中的每一个实验项目完成后,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均须在实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不得缺交。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应严格按照本实验报告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

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数据齐全,图表规范,计算正确,分析充分、具体、定量。

二、教师评阅与装订要求
1.实验报告批改要深入细致,批改过程中要发现和纠正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问题,给出评语和实验报告成绩,签名并注明批改日期。

实验报告批改完成后,应采用适当的形式将学生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2.实验报告成绩用百分制评定,并给出成绩评定的依据或评分标准(附于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后)。

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

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3.各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中。

本学期实验项目全部完成后,给定实验报告综合成绩。

4.实验报告综合成绩应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比例(一般为10-15%)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实验总评成绩原则上应包括考勤、实验报告、考核(操作、理论)等多方面成绩;
5.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实验报告封面、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依据、实验报告(按教学进度表规定的实验项目顺序排序)。

装订时统一靠左侧按“两钉三等分”原则装订。

实验一:MATLAB 基本操作
学生姓名: 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MATLAB 的工作环境,熟悉MATLAB 的命令窗口、当前工作目录窗口、历史命令窗口、工作空间窗口等常用工作窗口及应用技巧,了解常用命令的用法,掌握使用帮助命令和帮助浏览器的方法,掌握编写M 命令文件和函数文件的方法。

二、 实验设备及环境
计算机、WINDOWS XP 操作系统、MATLAB2012a
三、 实验内容及程序
1. 启动MATLAB ,并计算
27
1.369sin(
2.910
π+
将结果存入变量ex1。

程序:
1.369^2+sin(7/10*pi)*sqrt(26.48)/
2.9
ans = 3.3097
2. 编写M 命令文件,求50
10
211
1
k k k k ==+∑∑
的值。

程序:
clear; x=0;y=0; for k=1:50; x=x+k*k; end
for i=1:10; y=y+1/i;
end
x+y
ans =
4.2928e+04
3.编写函数文件,计算
1!
n
k
k =
∑,并求出当20
k=时表达式的值。

程序:
function result=jiecheng(n)
result=1;
for k=1:n
result=result*k;
end
end
i=1;
s=0;
for i=1:20
s=s+jiecheng(i);
end
s
s =
2.5613e+18
四、实验结论及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认识并熟悉了MATLAB的工作环境和MATLAB的命令窗口,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程序编辑。

实验二:数据结构与运算
学生姓名: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MATLAB的基本数据结构,熟悉数值数组的创建和寻访,能够对数据数组进行基本的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
计算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MATLAB2012a
三、实验内容及程序
1.创建一个有 7 个元素的一维数组,并做如下处理:
1)直接寻访一维数组的第 6 个元素;
2)寻访一维数组的第 1、3、5 个元素;
3)寻访一维数组中第 4 个至最后 1 个元素;
4)寻访一维数组中大于 3 的元素。

程序:
A=[2 4 5 7 6 1 9]
A =
2 4 5 7 6 1 9
1)
A(6)
ans =
1
2)
A([1 3 5])
ans =
2 5 6
3)
A(4:end)
ans =
7 6 1 9
4)
for i=1:7
if A(i)>3
A(i)
end
end
ans =
4
ans =
5
ans =
7
ans =
6
ans =
9
2.生成一个24
的随机矩阵,矩阵元素服从[-10,10]上的均匀分布,并列出矩阵中所有绝对值大于 3 的元素。

程序:
A=-10+20*rand(2,4)
B=abs(A)>3
L1=A(B)
A =
6.2945 -
7.4603 2.6472 -4.4300
8.1158 8.2675 -8.0492 0.9376
B =
1 1 0 1
1 1 1 0
L1 =
6.2945
8.1158
-7.4603
8.2675
-8.0492
-4.4300
四、实验结论及总结
实验三:MATLAB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实验类型:验证性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MATLAB的程序结构,掌握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会利用循环、分支等结构来设计MATLAB程序。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
计算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MATLAB2012a
三、实验内容及程序
1.设计一段程序,分别用for循环和while循环求1+2+3+…+100的和。

2.设有函数
2
3
()
x x
f x
x x
⎧>
=⎨


,试定义这个函数,并绘制出该函数在区间
[-4,4]上的图形。

3.通过即时输入10个数,将其中大于10的数求和,并计算其和的开方。

(注:程序运行中即时输入数据,用input()函数即可实现。


四、实验结论及总结
实验四:MATLAB可视化
学生姓名:实验类型: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掌握plot函数绘制二维图形的方法,掌握三维曲线和曲面的绘制办法,并能够熟悉常用的图形修饰、控制命令。

二、实验设备及环境
计算机、WINDOWS XP操作系统、MATLAB2012a
三、实验内容及程序
1.利用函数plot在一个坐标系中画以下几个函数图像,要求采用不同颜色、不同线形、不同的符号标记并给出图例.函数为:
===∈.
sin(),cos(),sin(2),(0,2)
x t y t z t tπ
2. 作出下图所示的三维图形:
提示:图形为圆环面和球面的组合,而圆环面的参数方程为:
]2,0[ ],2,0[ ,sin sin )cos (cos )cos (ππ∈∈⎪⎩⎪
⎨⎧=+=+=v u u r z v u r R y v u r R x
其中R 和r 分别为圆环的外层和内层直径。

四、 实验结论及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