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
在国际贸易法当中,有两大永恒的主题,这便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者的伤害和鼓励国际贸易。
近年来,由于对进口贸易的限制逐渐减少,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自由。
但是,随着扰乱和阻止国际贸易的限制政策层出不穷,贸易问题和国家间货物流通问题仍然不断增加。
一般的限制政策包括关税壁垒(比如进出口关税)和一些非关税贸易壁垒,诸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程序、安全、环境或其他最低生产标准、进口检测标准、包括评估在内的负责习惯程序、政府采购政策,以及政府的补贴和反补贴措施。
在两国的友好条约,商业和航海条约(FCN)当中,各国都为了限制破坏世界贸易的行为作出了很多限制,这使得签字国之间能实现其领土上的进出口自由。
这种双边的FCN条款经常与特惠贸易协议相关,在这种双边协议当中,这种联系往往是通过互相承认“最惠国”条款来实现的。
在最惠国条款当中,缔约国双方同意不给予任何第三国高于本双边条约协定的贸易优惠,除非此优惠立即适用于本双边条约缔约国。
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当中,参与国一致认为,减少贸易障碍,并以此促进贸易自由化已成为战后世界的必然要求而且他们构想出了一个国际贸易组织(ITO)来达到预期目标。
1948年35个国家在哈瓦那集会,完成了ITO宪章的起草,他们希望ITO成为一把保护伞,他们可以在其之下定期的商讨减免关税的相关事宜。
1947年在日内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出台标志着这种商讨的框架已经基本成形。
在GATT的第一阶段,有二十三国家加入到其中。
那些严厉的贸易规则只在主要成员无意改变之处才能得到适用。
发展中国家反对其中很对严厉的贸易规则,他们想寻求一些特别待遇来满足发展目标,但在起草GATT 当中,发展中国家倒没有取得多少成功。
GATT1947和其随后的的多边谈判回合在减轻货物贸易关税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这一点也是GATT1947初衷,而且其机制很好的服务了GATT的目的。
但是,它的效用仅限于货物贸易以及如何减轻其关税额度。
它的设计没有涉及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和贸易相关投资措施,随着关税的递减,影响贸易的消极因素却在上述GATT没有涉及的领域愈发突出。
即便在货物贸易中GATT也有其局限性,他包括了一个适用条款协议,其中允许了很多GA TT下会员义务的“祖父条款例外”,只要对该协议加以适用,会员国就将获得其应当履行的G ATT义务的免除。
另外,GATT1947没有一个制度上的宪章,本身也没打算成为一个国际贸易组织。
虽然其随后成立了组织机构,并取得了准组织的地位,但是它始终被认为缺少一种规范的组织结构。
这种缺陷使得GATT无法解决很多递交上来的争端,争端解决程序也依赖于独立会员国的默许。
在GATT的主持下,缔约国进行了定期的多面贸易协商(MTN或回合),WTO便是GATT 乌拉圭1994年成功谈判的产物。
在1986年,乌拉圭回合当中出现了很多协定,其中就有“关于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及其附录(包括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4——GATT1994),还有其他一系列多边贸易协定(如内括协定)。
WTO协议附录包含了一些多边贸易协定。
在货物贸易方面,有农业协定,纺织品协定,反倾销协定,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安全保障协定,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装运前检验措施协定,原产地规则协定,进口许可证程序协定;除此之外,它还制定了服务贸易,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和贸易相关投资措施的多边规则框架。
值得一提的是,
《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协定》影响了整个贸易协定体系,所有的WTO会员国都受上述所有多边贸易协定的约束。
在上述多边贸易协定之外,WTO协议的附录当中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复边,协议,诸如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贸易协定,国际牛肉和奶制品贸易协定,然而这些协定并不约束所有的会员国,会员国可以选择是否其约束。
没有加入其约束的国家也享受不到其互惠的利益。
WTO的义务在于推动并实现所有协定的实践和目标,也包括条约执行中的争端解决,贸易政策的评审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的合作。
IMF和世界银行都是有其决策的执行权的机构,相反,WTO是无权主动采取行动的机构。
在WTO的条款约束下,只有会员国才能在《谅解协定》框架下主动启动争端解决机制.WTO主要通过允许成员国对其他成员国征收报复性关税和交叉报复性关税来体现其职能的,而非通过执行其本身作出的命令。
但是,WTO被国际上公认为有完整规范的组织结构,这相较之与GATT的地位就是一个很大进步了。
WTO体制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部长级会议,它包括所有成员方的代表,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
每一成员方都有平等的投票权,这一点就和IMF、世界银行的做法大相径庭,IMF、世界银行的做法是经济实力更强的国家在决策程序上更有话语权。
部长级会议负责WTO的全部职能,并有权对各多边贸易协定的事项作出决定,部长级会议还可以召集多边谈判并通过谈判决议。
四分之三在部长级议会上的投票可以准许在例外情形中会员义务的免除,它还有权通过内括协定的解释。
在部长级议会的休会期,其职能由总理事会代行。
第二层是执行WTO日常事务和职能的总理事会,它也由WTO的全体成员方代表组成,每一代表的投票权相当,并应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会议,总理事会有权通过内括协定的解释。
第三层机构则包括了应对部长级会议和总理事会负责的机构、委员会和理事会。
部长级会议设立了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与预算、财务和行政委员会;总理事会下设争端解决部门,贸易政策评审部门,货物贸易理事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理事会和服务贸易理事会。
所有的理事会都依照WTO协定设立并对所有会员国开放。
理事会也有权开设其从属组织。
其他的委员会,诸如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委员会是依其他独立协定设立的。
所有总理事会的机构当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争端解决机构(DSB)和贸易政策评审机构(T PRB)。
争端解决机构在所有内括协议框架下包括所有会员国,是一个负责争端解决的特别会议。
政策评审机构的目的在于保证WTO协议和义务得到遵循,并提高协议和义务更高程度的透明度。
政策评审机构没有事实上的执行力,但是其报告是要送达部长级会议的。
之后就由部长级会议来评估其成员国的贸易行为和贸易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