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用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用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21世纪的国家小主 人,我们又该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做何努力呢?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 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 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青春不能没有理想。理想是灯, 照亮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 向黎明。青春是一片沃土,理想的 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直到长成 参天大树。 让我们都来放飞自己的理想,收 获明天的希望!
理想并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和民族。 我们把国家和民族的理想称为是社会的共同 理想。社会的共同理想体现的则是人们的共 同追求。
文化方面:享 有更加良好的 接受教育的机 会;医疗卫生 体系进一步完 善;全体社会 成员文明程度 进一步提高等 等。
政府服务真及时,
市场竞争靠科技,
社会平安人人赞,
天蓝水清环境好, 民主法制得完善, 锻炼身体葆健康, 城里乡下一个样,
生态环境会得到明显 改善;人与自然更加 和谐;资源将得到更 加合理的利用等等。
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 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辛万苦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 产主义信念.”这说明( B )
A.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法宝
B.崇高的理想产生伟大的力量,是鼓舞人们前
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 C.共产主义理想是鼓舞一切人前进的力量 D.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够成就伟大事业
小康社会的目标是(ABCD )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D.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 D )
A、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
备和最终目的 B、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 C、实现共产主义是实现共同理想的目标 D、共同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 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2020年
21世纪中叶

(共同理想实现)
温饱 小康 全面 小康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共产 主义
共同 理想
必要准备,必经阶段 必然趋势,最终目的
最高 理想
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经济更加发展 全面建设 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 会: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很不平衡;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总体 上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 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到20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1990年
2000年
D.人民生活由温饱初步达到小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 理想是( A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D、实现“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
A、全面小康 B、生产力发达的小康
C

C、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D、高水平的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 立足于( C )
A、全国人民的心愿 B、人民的生活水平 C、中国的基本国情 D、国家的基本国策
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是(A )
A.实现共同理想 B.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 C.实现民族团结 D.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三:
表一
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差距
城镇 农村
项目 区域 东部 西部
9422元 2936元
1983年为1.82:1 2003年为3.2:1
居民349.8元
1998年 9522元 4031元
1978年
东部是西 部的1.5倍
1998年
东部是西 部的4倍
今天,我们常常使用一个词来形容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这个词是( C ) A.富裕 B.温饱 C.小康 D.和谐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 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 时期的奋斗目标是( C )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共产主义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全市经济以平均每年22%的增长率蓬勃发展,是中国综合 经济实力30强城市之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看了刚才的图片,请你思考
新哈尔滨
青海省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加大对牧区资金、 技术等方面的投资,大力扶持牧区群众发展生产 和改善生活条件。目前,全省11万多户牧民家庭 已经有9.8万户实现了定居生活。
建设青藏铁路是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 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2005年月 10月,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 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 大。
共同理想(ABC )
A、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充分反映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是团结、凝聚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 D、是我国的最高理想
家庭作业: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 展添砖加瓦。
材料一:2003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美元)
美国 国内生产总值 (万亿)
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
日本 4.3
34510
法国 1.7
24770
中国 1.4
1100
10.9
37610
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我们的小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 低水平的
材料二:
上述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我国的小康水平发展不全面.
二、同绘小康蓝图
到20世纪末,我们的 衣食住行用等实现了 由贫困到温饱、再由 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 跨越。 共同理想 ——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 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这种小康是低水平、不 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小康。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进 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全面小康是一种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共产主义社 会应该是(ABC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D.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是( ABC )
A.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 B.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C、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D.各族人民的最高理想
社会共同理想
是人们对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面 貌的预见和期望,是处在一定的历史环 境中的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
一、走进共同理想
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共产 主义 社会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共产 主义
最高 理想
比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我们的 目标是:
推翻“三座大山” ,解放全中 国
李大钊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赤旗的世界!” “不能以为你们绞死了我, 就绞死了共产主义。” 砍头不要紧,只 要主义真。杀了 夏明翰,还有后 来人。
同绘家乡小康蓝图
畅想2020年上虞的未来
探 究
2004年上虞市政府工作报告绘制了未来几年 的目标蓝图:
“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 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 市’战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上虞的小主人,也来 给政府出谋划策吧!
经济方面: 综合国力明 显增强;家 庭财产普遍 增加;
政治方面:社会主义 法制更加完备;社会 秩序更加良好;
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 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 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马克思 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 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最初、最低阶段
夏明翰 “敌人只能砍下 我 们的头颅,决不能 动摇我们的信仰!” 方志敏
叶天底(1898年一1928 年)上虞谢桥人,我党早期政 治活动家。1926年7月在他 的书房创建上虞第一个共产 党组织——中共上虞独立支 部,并出任书记。 1928年2月8日英勇就义, 年仅30岁。
朱盛茂,浙江上虞县朱巷乡麻岙村人(今属永和镇麻岙村), 壮烈牺牲时年仅44岁。 何 云,上虞永和朱胜村人,牺牲时年仅37岁。 陈树谷,上虞丰惠镇南村人,28岁时被日军活埋。
曹仲兰,上虞梁湖人, 英勇就义时年仅21岁。
那么,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又是什么 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