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罗米修斯深度解析

普罗米修斯深度解析

这是一部极好的片子,但是看了一连串的影评,多数是骂娘的,骂娘的都是没看懂,觉得导演糊弄观众了。

也有少数影评是在捧,在分析的,但又捧的地方又不对,分析也全不在点上。

索性自己写一篇,给自己理思路,也给大家理思路,并请诸位冷静等待斯科特的导演剪辑版。

1. 楔子一直很好奇中国古典小说的写法。

现代小说的写法是要注意结构的,如同砌墙造屋,严丝合缝,首尾相应,不多一条梁,不少一只角。

但古典小说却如同一片荒原,四野茫茫。

从最遥远处的一星墨点开始勾绘宏大的框架。

西游记的开头是“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封神榜从盘古开始说起,红楼梦的开头是女娲补天,多出了块石头,故名《石头记》。

镜花缘从王母过生日说起;三国和水浒算是写实派,一个从周朝说起,一个从本朝说起此类楔子几乎成了小说必备,一番长长的叙述,但与之后要开始的故事完全脱节,往往要到了结局时分,才知道楔子的作用。

就好似佛所说的因缘,楔子的存在就是为了证因果,讲道理。

旧时茶馆里的说书人,讲到结局时,惊堂木一拍,听众恍然大悟,原来中心思想在这里等着你呢!但最初故事的产生并非为了宣扬枯燥的伦理道德,而是为了纯娱乐。

在那个文字还没建立的远古,无书可读,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非诚勿扰和原始好声音。

夜晚野兽出没,整个部落的人只能点起火堆,围坐在一起,讲天花乱坠的故事,这是消遣,也是一种安全感。

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后,依然很流行讲故事,只是讲故事这件事开始变得低俗。

古人说“文以载道”,但在古人说这句话时,“文”并不包括小说。

文是八股文,修身治国平天下。

写小说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写黄色小说更是被人看不起,至今无人知晓写出《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所以,小说是不负责“载道”的,要写得跌宕起伏,吸人眼球才是正经事。

到了近一百年,五四运动,中国的小说越写越开始讲道理。

于是,鲁迅就开始指责起那些只讲故事而不启民智的鸳鸯蝴蝶派来------这是题外话。

回过来说“载道”。

想要“载道”又必须会讲故事,孔孟都是讲故事的好手,诸子百家在各地游说诸侯王,都是要先说段故事,然后才讲道理,于是王信服。

《圣经》里全是故事,教人信仰主的奇迹,教人信仰末日审判,教人信仰信主得拯救。

故事载道,这是人类伦理的构成。

就此由言,西方伦理两个重要的来源,一个是希腊神话,一个是《圣经》。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病逝,帝国崩坏,四分五裂,希腊逐渐势微,罗马崛起。

希腊文化,多神崇拜却一路由罗马延续了下来。

公元前27年,在彻底并吞了由希腊人统治的埃及后,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那些希腊众神,只不过换了个罗马名字,继续供于庙堂中受人膜拜。

但事情到了公元后313年发生了改变,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统一罗马帝国,放逐了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供奉起了一座单一的神----圣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灵,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相比起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生命轮回说,基督教认为生命的终点只有一个----末日审判。

世界会被末日大火所吞噬,每个人都会被审判,只有信上帝者得救赎。

就是这种“世界总有一天要末日”的观点诞生了各种灾难题材电影,包括了我此时要讲的已离题千里的《普罗米修斯》。

希腊不死,罗马犹在。

1453年执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倾覆了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千年命数已尽。

而此时,基督教以希腊语传教,往东发展成了东正教,后来俄罗斯以双头鹰为国旗,此完全复制于东罗马帝国,更早些,是罗马帝国的单头鹰标志。

同时,以拉丁语传教,往西发展成了天主教,教廷就在罗马城。

原罪(sin)一词便是由天主教教士附义而来。

《圣经》中从未提到过“原罪”,是罗马城的教士说,人是生来有罪的,这个罪就是原罪。

亚当与夏娃本生活在伊甸园中,与神和谐相处,拥有神性。

但受了诱惑,吃了禁果,有了淫邪之欲,就此堕落了,成了彻底的凡人。

他们繁衍的子孙生来便继承了这份罪,想要洗罪,只有信仰上帝。

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人类需要繁衍后代,繁衍就需要两性交媾,交媾是淫邪的罪行,所以由此诞生的人,是天生就带有这种淫邪之罪的。

耶稣是神,为了拯救人类而出生,他出生时他妈还是处女,没有交媾,所以没有罪。

------神一般的逻辑。

无论如何,原罪使得毁灭人类有了更合理的借口。

仔细看美国出品的末日感大片〈2012〉,〈后天〉,〈生化危机〉,〈神秘代码〉包括让我跑题跑很远的〈普罗米修斯〉,末日的出现无不是在人欲横流的基础上的。

所以你想要问为什么工程师要毁灭人类?那是导演的原罪感作祟。

好了,且听我后面慢慢分析。

我们要回到历史上,东罗马帝国覆灭。

同时,意大利正在文艺复兴,那些曾经的希腊罗马神们,又回到了画布上,雕塑上,传唱的歌谣中。

只是这回,他们不再受到膜拜,而成了被叙述的角色,象征的面具。

在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是战胜了泰坦族而获取了权力。

宙斯成为被人类崇拜的神,而泰坦成为意图颠覆世界的邪恶势力(参考《诸神之怒》)。

但普罗米修斯却是不折不扣的泰坦神,因为在宙斯与泰坦的战争中,他站到了宙斯这一边。

普罗米修斯造出了第一个女人(造出第一个异形的也是个女人),并带给人类火种,火种即是文明,让人类有别与其他生物,成为万物之灵。

随后普罗米修斯被绑到了高加索山上,接受日复一日的酷刑。

众神并不喜欢人类拥有了如此的灵魂。

由此牵怒于普罗米修斯的作为。

但此举却无意加深了普罗米修斯的神性-----自我牺牲(sacrifice)。

后来自我牺牲又完整地体现在了另一位神身上------基督耶稣。

神以自我牺牲拯救人类。

自我牺牲这是基督教一直以来宣扬的精神。

好了,到此为止,姐们已经一口气从原始社会写到了文艺复兴,这么长的楔子,只是为了证明《普罗米修斯》是部好极了的片子。

姐们在影院看完时,还下意识地开始鼓掌---多年未见的好片啊!只是周围人都不理会,早早起身离场。

2. 神介入《普罗米修斯》是对达尔文的挑衅。

文学中有一种处理方法叫“神介入”,就是问题无法处理时,神横空出现,帮主角解决了问题。

《普罗米修斯》的开头便是神介入。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人是由神所创造,神牺牲了自我,创造了人。

整部片子都是这神介入横飞而来的一笔。

那个服下毒药,分解了自已DNA的工程师,是神,是普罗米修斯。

他不远万里跑到地球上自我毁灭,并不是因为被判死刑。

由他的DNA重组而成人类的DNA,这也并非是偶然。

他脱下粗布衣袍,庄重地喝下毒药,他粉碎的过程宛如一次宗教供奉仪式,像是阿兹特克金字塔上滚落的人头,毁灭是为了新生。

随后飞船远去,人类诞生。

好了,我知道众卿家要问我证据何在,我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是刻意制造了人类,而不是偶然制造了人类。

其实导演的意图很明白,交待很清楚。

导演设置了一个极重要的角色-----机器人/生化人,大卫(David)。

人类制造了大卫。

工程师制造了人类。

人类之于工程师,一如大卫之于人类。

导演是想通过人类与大卫之间的关系,来类比人类与工程师之间的关系。

大卫并不是偶然被制造出来的,人类亦是如此。

片中有句很重要的台词:欲要创造必先毁灭。

可见工程师们是“欲要”创造人类的,但这并不见得神就要爱人类。

大卫由人创造,人也并不爱大卫啊。

好了,这就要扯到另一句很重要的台词。

既然神不爱人,但又为什么要创造人呢?我们无比炮灰的查理博士说:因为我们可以。

大卫给查理下药的那场戏是非常重要的,这段对话是电影的一条基线(不是同性的那个基,别想歪了!)简要内容如下:你们为什么要来这里?呃,因为我们想见见人类的创造者,问问他们为什么要创造我们。

那你认为你们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我?因为我们可以。

你能想像当你从创造你的人那里听到这样一句话有多么失望吗?(此刻小David的那颗心就碎成了一片一片,然后,然后,他就给查理博士下毒了。

)整部电影其实就是这段对白。

工程师可以创造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

神不爱人,神不屑于人。

导演要讲的就是这条线。

而不是工程师因为被判了死刑,然后兴师动众飞来地球,在地球上执行死刑,然后偶然之下,产生了人类。

整部电影没有任何一点提到人类是偶然情况下才被创造的。

如果是偶然情况下被创造,那整部电影的矛盾程度就要小了很多,整部电影要下降一个档次。

3. 原罪《普罗米修斯》是部很好的科幻片,但相比起斯科特的另一部佳片《天国王朝》还是火力不足。

《天国王朝》的成功并不是对主角的塑造,而是除主角之外的所有配角都有血有肉,甚至比主角还要有光彩。

但《普罗米修斯》仿佛只有女主角和异形是活着的,机器人大卫是奇怪地活着。

其余人都是炮灰。

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些角色:Peter Weyland,Weyland公司的老板,普罗米修斯号的金主,本次活动的赞助商。

他寻找工程师的目的是为了寻常生不死的灵药,出于一种对生命无穷尽的欲望。

女主角伊丽莎白•肖(Elizabeth Shaw)是为了寻找人类的起源,想要皈依创造人类的神。

她的欲望是找到庇护她的神灵。

炮灰男主角查理•赫洛维(Charlie Holloway),他的目的也是追寻人类的起源,但在他身上充斥着人类无尽的好奇与无知。

剧情设置中,他的性格和行为是很不合理的,他的存在仿佛只为两件事情,一是被机器人大卫下毒,二是让女主角怀孕。

他是没有必要用言语中伤机器人的。

但明显是导演需要他来讲那段基线台词,又需要女主角怀孕,以便产生异形女王,所以尽让他说些毫无必要的恶毒的话,给大卫造成下药的契机。

在女主角成功怀上异形后,他的使命便也结束了,然后就被炮灰兼花瓶查理兹•塞隆给活活烧死了。

查理兹•塞隆又演了个花瓶,还炮灰了。

作为Peter Weyland的女儿,一直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同,她登上普罗米修斯号并不是为了寻找什么人类起源,她只是想获得父亲的认可。

还没等得及让她发挥演技,就在飞船巨轮下丧生。

这条线单薄到不行。

下来船员ABCDEF还有船长,要么是成了异形试范活体,要么是成了人体炸弹,全然没有血肉可言,3D的视觉,2D的人设,角色扁平。

机器人/生化人大卫,可能是在这次科研中唯一没有目的,也没有欲望的人了。

他听从于他的制造者,大老板Weyland。

机器人有三大定律,有人说David不是机器人,是生化人,所以不用守三大定律。

Anyway不清楚为什么生化人不用守三大定律。

但大卫却是一直游走在三大定律之间的。

他是整艘船上最无知最天真的孩童,认真执行着Weyland的指令,同时把人类当成自己戏耍的对象。

他给查理下了药,一方面是遵从Weyland 的命令,试验有机物的作用(万一是常生不死的灵药呢?),另一方面,他像是我们小时候抓了蜻蜓撕掉翅膀一样,想看看人类会有什么反应。

诚如他自己所说,他是没有感觉的,感觉不到悲伤,愤怒,失望。

他挑中查理下药,并非是对查理的语言攻击产生了愤怒,而纯粹只是一场试验,在他面前犹如神灵的人类,在服食有机物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但这场试验导致了查理的死亡,于机器人而言,是触犯了三大定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