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徐州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徐州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作者:王元庆
摘要:历史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徐州,也形成了独特的徐州文化。

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留存,更是徐州青年一脉相承的独特烙印。

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的气魄,有项羽力拔山兮的雄浑,还有彭祖千年的饮食文化,祖辈的沉淀在岁月的洗礼中传到我们手中,而我们也要用肩头担下先祖的文化,因为它是一种永恒的印迹,在心间,在徐州的土地上积淀与传承。

关键词:徐州文化文化传承历史积淀
青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启示
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与彭祖养生之地,是徐州最独特最傲人的历史,但在今天,两汉与彭祖的文化积淀却在一代代徐州人的成长里得到传承,并未因历史的更迭而改变,反而是愈加清晰的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特色。

引导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影响徐州地区的发展乃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本文以此作为线索,进行深刻的解析与探讨。

以悠久的饮食文化开始,徐州人的饮食特色自彭祖开始,兴于两汉。

传说彭祖在徐州养生,活到了八千余岁,其中更是发明了许多养生美食,而壮馍就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所谓壮馍
是徐州地区的一种面食,有面粉发酵后在铁锅上炕,待金黄之后撒上芝麻,口感好,有嚼劲。

可长期存放,可作为主食。

据说老年人年纪到了六十岁,儿女都要送壮馍,寄托对老人壮年的美好祝愿。

并且,由此衍生出徐州人的孝道注重养生的文化特色。

相对于其它地区与风俗,别致别样。

在公园里见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时,还在优哉游哉的打太极拳、扭秧歌,甚是可喜。

徐州历来重孝,子女大都以侍老抚小为己任,在生活中做出表率,而又一代一代的相传。

在徐州加快经济建设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以思想道德为基础,经济建设才能高效、迅速的向前推行,从而稳固的向前发展。

再以青年为主力军的城市建设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争创双优双快城市。

兴于两汉的徐州以楚汉争霸为切入点,留下历史的同时,更是留下了文化的沉淀。

首先是由行军打仗的衍生物也就是以徐州伏羊节为特色的徐州美食——烧烤。

特别是在夏冬两季,尤为突出。

夏天喝着大杯扎啤,吃着烤肉串,大有刘邦当年吃狗肉的气魄。

与此同时,徐州人的有情有义也随之流传于弘扬。

在徐州,能在一张桌子上吃肉喝酒的是朋友,能同抽一包烟的就是兄弟了。

这也是徐州人在外的一大特色。

在外人了看来,大为不解。

所以这也算徐州的一大特色。

至于起源,暂且认为是从高祖刘邦开始的吧!具体细节,有待考证。

徐州人的有情有义在今天的徐州也是一种在心里、默认为应
该的习惯了,所以才出现了举不尽的“抡锤哥”、道不清的爱心司机,与那些在大街小巷助人为乐的爱心市民。

在危急时刻抡锤砸车,救援被困车中的抡锤哥,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抡锤打铁的农民。

他虽然是个农民,却抡起了徐州人精神的大锤。

抡起的是代表徐州人的有情有义,托起了徐州人有情有义世代传承的明天。

我们相信,传承着的徐州文化还会有无数个抡锤哥,数不清的爱心市民与见义勇为。

在历史传承的同时,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徐州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并不忘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根本,带动全市人民致富发家,过上幸福生活。

徐州的徐工机械是徐州工业的典型代表,这个见证了徐州成长的企业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重型机械加工为徐州带来了无数的光环与荣耀。

他们以诚信立厂,以质量说话,代表了徐州人的诚信精神,凡举大厂者,无信不立,无诚不精。

注重品质,才会在行业中立足、立信。

才会走得更远,影响更大,更有名望。

说罢徐工,还有保利协鑫的中能硅业,它是亚洲乃至世界第一的晶硅企业,在徐建成,国人引以为傲。

还有在北京上市的维维集团,还有很多。

这些龙头企业、大牌产品,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徐州的历史积淀传承到他们这一代,他们定会做的更好。

以信为本,信立于行。

在华夏畅行的正是徐州历史积淀与传承的真理,让他们愈加的出色,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这也更是徐州人的诚信为本。

我们先辈为我们积淀传承的文化精神的接力棒现在传到我们这一代的徐州人的手中。

作为新一代的徐州人,我们发掘历史文化的积淀,传承优良传统,争做新一代的徐州人,传承开拓。

我们在校,珍惜大学学习的机会,开拓新的视野,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努力践行创先争优有学习思想,更要明确肩负着的历史使命。

中国还是一个崛起的大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定会牢记使命,明确成才目标,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独特形象,并为国之昌盛而努力,并为之奋斗。

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其中的重要意义,并把握新时期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在成长中追求远大理想,立志成才,传承徐州人的独特方式,坚定崇高的信念。

我们还在成长,当我们从父辈手中接过徐州独特的文化传统的时候,没有繁杂的过程,那是每一个徐州人应有的,应尽的特殊义务。

正是历史的积淀与传承,才会有独特的徐州特色,才会有卓尔不凡的突出成就。

也会像父辈那样在冬夏吃着烧烤,也会有那么几个人同抽一包烟的兄弟,也会在危急时刻抡锤救人,帮助别人,充满爱心的生活着,侍奉老人安抚幼小。

会在内心的深处去践行一个徐州人的传统,一个徐州文化独有而又时代传承的特色。

不管以后的我去向何方,走向何处,徐州人的精神永在。

不论对人还是做事,以诚信为本,上老下小,以孝待之,对朋友有情有义。

对需要的人全力相助。

直到一代一代的世代传承,一
代一代的闪耀着。

也许正是徐州历史的传承与发展,才会有一个地区的繁华,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国家的伟大。

而我们,仍一如既往的传承与发扬。

正是这种传承,有了走南闯北的徐州人。

有了有情有义的歌手徐誉滕,有了北京的蔬菜大王也是徐州人。

还有了徐工维维这样一批杰出的徐州企业。

相信他们会以徐州人特有的精神,不同寻常的认真与努力,热心与奉献,把事业做的做好,把精神的火炬继续传递。

让徐州的下一个明天更加的辉煌于灿烂,让徐州的精神文明更进一步。

作为新一代的徐州人,我们有义务也有必要传承历史留下的有情有义,热心奉献,勇于进取,永不服输,诚信为本的传统。

与此同时,尊师重孝,世代相传。

徐州名人馆里伫立着徐州自古以来的先辈先烈,我们不曾忘记过他们,更不曾忘记他们的精神,我们相信,他们留在历史上的不仅是光辉的事迹,还有不灭的精神。

每一个徐州人也都将谨记、相传。

光伏材料121
王元庆
2012. 12. 21 注:参考文献《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六月第五版第一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