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考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桌帏(wěi)漫溯(sù)蹙缩(cù)蓦然(mò)B.杜撰(zhuàn)眼翳(yì)颙望(yóng)戮力(lù)C.窠臼(jiù)敕造(chì)粜米(tiào)氓隶(máng)D.孱头(càn)桂棹(chuò)珍馐(xiū)阖家(hé)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经营调度成王败寇踌躇满志战战兢兢B.笔管条直抱残守阕顾盼神飞扬扬大观C.冠冕堂皇重震雄风稍纵即失天网恢恢D.雷霆轰鸣疑窦释然因地致宜孜孜不倦3.下列加点字词的释义有错误..的一组是A.有条不紊.(杂乱)自惭形秽.(丑陋)百无聊赖..(依赖)B.痛.改前非(忍痛)同病相怜.(怜悯)鞭辟..入里(鞭策)C.一丝不苟.(随便)刚柔相济.(补益)长歌..当哭(引吭高歌)D.要言不烦.(烦琐)妖.童媛女(艳丽)生灵..涂炭(人民)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在个人行动上,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无论还是都不管或者都B.不但而且也即使甚至也C.无论还是都即使甚至也D.不但而且也不管或者都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震撼人心,便是由于侵略者不但占领土地,还禁止被征服者使用自己的语言,企图借此抹煞一个民族的记忆。
B.我在生活中,不止一次看过碧色的寒山,而且也在“平林漠漠烟如织”以至“暝色入高楼”的环境条件之中出现过。
C.在麦当劳的菜单上,品种种类不但有限,而且价格差别不大,从而使就餐者消费差异不大。
D.许多维生素缺乏病,实际上并不是由于食物里面完全缺少维生素,而是由于体内吸收维生素的机能不行的缘故引起的。
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A.“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B.明代林叔学“荔枝花”诗说:“苞蕊还分雄与雌”,应是从果农那里得来的知识。
C.他发觉他们的生活,不是靠了理智,而是——毫不顾虑理智——靠了信仰。
D.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
7.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双关)B.华老栓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借代)C.两只麻雀蹲在辉煌的阳光里,一副丰衣足食的样子。
(拟人)D.主子们即使单想高高在上,暂时维持阔气,也还得日施手段,夜费心机,实在不胜其委屈劳神之至……(反语)8.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今天,我就是带着写好了的《一轮满月挂燕园》一文,来请先生过目的。
(叙述)B.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抒情)C.所谓平整,一是铜丝跟涂上的色料一样高低,二是色料本身也不许有一点儿高高洼洼。
(说明)D.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
(议论)9.下列作品、文体、作者、作者国籍对应正确的是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普希金德国B.《咬文嚼字》议论文庞朴中国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小说海伦·凯勒美国D.《苏东坡传》人物传记林语堂中国10.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塘月色》主要运用写实的手法,把无声的景物比作有声的东西,把本来处于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使画面有声有色,静中有动。
B.《我的母亲》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不是凭借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描写了深沉而质朴的母爱。
C.《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对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细节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富有人情味、亲切动人的鲁迅形象。
D.《今生今世的证据》写了大量独特且有鲜明乡村特点的事物,倾注了作者浓烈的情感,充分展现了对家园的惦念。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一)郑谷改诗的故事,给我们以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还可以从古典诗词中,找出“一”字的许多用法,诗人们赋予它以种种特殊的表现力。
前面谈到的《早梅》诗,表现的是一种凌霜傲雪,蓓蕾初放的意境,人们在深雪覆盖之下,感到生命的力量,看到新生的象征。
但是,在另外一些诗中,“一”字却被用来表现孤傲、突出的形象,例如传说为王安石所作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就属这一类。
这两句诗写的是春色,动人的春色比比皆是,作者独选择了“浓绿万枝红一点”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使得动人的春色集中在“红一点”上表现出来,构成非常鲜明出众的艺术形象,形成意在言外的艺术意境。
好就好在这“一点”,如果是“红万点”,恐怕就没有韵味了。
“动人春色不须多”,是“红一点”的说明,它也包含着深刻的美学意义:审美趣味是多样化的,百花盛开,百鸟争喧,乱云飞渡,万众高歌,这些场面会给人一种欢快热烈的美感,也许,那是属于阳刚之美吧?但是,用“一”字去表现的种种境界,却使人感到另外一种美。
这种美的意境,往往使读者感到或幽静凄凉,或超群出众,或清高孤傲,或闲适雅致,也可以说是属阴柔之美。
其特点是含蓄蘊藉,饶有余味,“一”字在此,具有“以少总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选自张文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11.郑谷改诗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A.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写诗要重视反复推敲,锤字炼句。
B.普通而常用的字,在诗歌中如果用得巧妙,就会有特殊的表现力。
C.诗歌创作借助于艺术联想,就能获得艺术审美的效果。
D.诗歌创作应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最美的意境。
12.下列不属于...作者所说的表现阴柔之美的诗句是A.春色满园关不作,一枝红杏出墙来。
B.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C.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D.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13.选文没有..用到的论证方法是A.比喻论证 B.比较论证C.引用论证 D.举例论证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浓绿万枝红一点”中的“红一点”,凸显动人的春色,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
B.“一”字在诗歌中意义单一,但能取得“以少总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
C.选文把古代文论与古典诗歌鉴赏相结合。
D.作者以典型的、生动的诗词意象阐释自己的理性思考。
(二)它的卵就产在这些小孔里,这些狭窄的小孔一个个斜着向下。
每个小孔内,一般约有十个卵,所以卵的总数有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蝉的庞大家族,它产这么多卵,是为了防御一种特别的危险。
它必须..有大量的卵,这样在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经过多次的观察,我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一种极小的蚋,和它们比起来,蝉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呢!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的工具,这工具位于身体下面靠近中部的地方,伸出来时和身体成直角。
蝉卵刚产出,蚋就会立刻..把它毁坏。
这真是蝉家族中的灭顶之灾!其实作为庞然大物的蝉只要轻轻一脚,就可以把这些蚋踏扁,然而这些蚋竟镇静异常,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之至。
我曾见过三个蚋守在旁边,同时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有很多次,我看到当蝉沉浸在母亲的工作之中时,这些很不起眼的蚋就开始干起了毁坏蝉卵的勾当。
但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那大而锐利的眼睛,并非看不见这些可恶的家伙不怀好意地鼓翼其旁,然而它就是无动于衷,任由这些家伙胡作非为。
它要踏扁这些家伙是非常容易的,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自己的家族。
(选自法布尔《蝉》)15.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必须”强调蝉产大量的卵是蝉卵可能有幸存者的必要条件。
B.“简直”语气带夸张,强调对蚋来说,蝉并不真的是庞然大物。
C.“立刻”强调蚋毁坏蝉卵的速度之快,与“灭顶之灾”相照应。
D.“一直”强调蝉对蚋毁坏蝉卵的勾当自始至终“一无所知”的特性。
16.从选文中能推导出的结论是A.面对蚋对蝉卵的毁坏,蝉不能拯救自已的家族。
B.蝉的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靠近中部的地方,伸出来时和身体成直角。
C.如果没有蝉卵,蚋就无法生存。
D.蚋是蝉的天敌。
17.对选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是A.作诠释列数据 B.列数据作比较C.作诠释下定义 D.作比较下定义18.选文的前两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C.程序顺序 D.逻辑顺序19.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A.选文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B.选文运用文学性语言对蝉的习性进行了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体现了科学小品的特点。
C.作者对蝉这位“可怜的母亲”的境遇寄托了深厚的感情。
D.选文对蝉卵遇到的危险的介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科学中蕴含了人文精神。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涂满、涂黑)20.下列各句中“焉”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21.下列各句,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拜送书于庭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22.下列各句,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求人可使报秦者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此天子气也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B.项伯杀人,臣活之C.宁许以负秦曲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D.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2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气势奔放,语言豪迈,句法明快多变,充分反映了李白放纵不羁的性格。
B.《青玉案·元夕》通过对比,描写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
C.《八声甘州》章法结构细密,以比兴见长,抒发了词人人生苦短、功业不成的愁情。
D.《赤壁赋》将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忘怀得失,寻求自我超脱的情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一)山居秋瞑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