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检验作业流程控制卡
项目
失控点
失控后果描述
控制点要求
6
未作来料
检验记录
1.无法真正记录检验结果,以备后查;
2.无法记录检验数
据,以便作来料
及供应商周,月
报,无法进行供
应商评估。
标准:
1.制订《来料检验日报》、《来料检验报告》,IQC检验时必须进行记录;
2.IQC在检验完成后的半小时内将《来料检验报告》转交仓库。
制约:
1.IQC组长每日审核《来料检验日报》、《来料检验报告》填写状况;
5
无检验标识
无标识物料检验的结
果,容易出现混用或
错用等问题。
标准:
1.制订《物料标签》格式,要求供应商交货时按规定在外包装上贴《物料标签》;
2.IQC依实际检验结果在《物料标签》上盖相应印章。
制约:
1.仓管员对无《物料标签》的物料不予以收货;
2.IQC在来料检验时,确认外包装上有无按要求贴上《物料标签》,如无,不予检验;
究MRB成员的责任,并处罚20元/次;
2.稽核中心稽核发现已检物料为“特采”或“挑选”,但查实未经MRB评审时,处罚IQC 30元
/次;
3.不合格物料未经MRB评审及未经IQC确认直接进行使用的,处罚使用人50元/次;
4. 上述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赔偿管理制度》处理。
项目
失控点
失控后果描述
控制点要求
1.来料时IQC确认交货供应商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不在则报品质主管审核确
认,是否需进行检验;
2. 将“来料供应商资格核对”列入 稽核中心的《来料品质稽核卡》中,每周抽查稽核。
责任:
1.未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供应商交货时,处罚责任采购员30元/次;
2.IQC组长审核《来料检验报告》或稽核中心稽核发现已检物料为不合格供应商提供时,处罚
3.规定IQC将抽样内容及检验情况记录 《来料检验报告》中。
制约:
1.IQC组长审核《来料检验报告》,确认实际抽样数是否符合《抽样计划》要求;
2.生产部及IPQC跟踪来料在制程中的不良状况,并对来料异常批次进行退仓处理;
3.品质部每月统计“来料漏检率”对IQC进行考核;
4.将“来料抽样控制”列入稽核中心的《来料品质稽核卡》中,每周抽查稽核。
3.已检合格来料入库时,仓管员核对《物料标签》及检验印章是否符合要求;
4.将“来料检验标识”列入稽核中心的《来料品质稽核卡》中,每周抽查稽核。
责任:
1.物料标签漏贴,仓管员收货,IQC处罚仓管员10元/次;
2.物料标签贴错或未加盖检验印章被仓管员发现时,处罚责任IQC10元/次;
3.上述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赔偿管理制度》处理。
责任:
1.IQC组长审核《来料检验报告》或稽核中心稽核发现来料检验未按《抽样计划》作业时,处罚责任来料IQC10元/次;
2.来料检验漏失造成制程罚IQC组长10元/次;
3.上述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赔偿管理制度》处理。
项目
失控点
失控后果描述
控制点要求
要求一致;
2.IQC组长审核《来料检验报告》,确认实际来料检验项目是否符合《来料检验规范》要求;
3.将“来料检验依据” 列入稽核中心的《来料品质稽核卡》中,每周抽查稽核。
责任:
1.IQC组长汇总各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及实物与《来料检验规范》要求不符的
次数,作为供应商月考核的依据;
2.IQC组长审核《来料检验报告》或稽核中心稽核发现未按《来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来料检验
责任IQC10元/次;
3.上述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赔偿管理制度》处理。
项目
失控点
失控后果描述
控制点要求
2
来料抽样随意
检验员抽样随意性
大,没有依据来料
批量进行合理的抽
样,致使不能通过
抽检真实反映来
料的品质状况,且
容易出现检验漏失。
标准:
1.制定《抽样计划》;
2.根据供应商来料品质状况以及公司对材料的品质要求,设定正常、加严等不同的检验方式;
10元/次;
2.IQC组长未及时上交《来料检验日报》,处罚IQC组长10元/次;
3. 未将《来料检验报告》及时转交仓库时,处罚责任IQC10元/次;
4. 品管统计员每月底根据《来料检验周报》及《供应商品质周报》汇总成月报作为供应商及采
购员“来料合格率”的考核依据;
5.上述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赔偿管理制度》处理。
2. 仓管员监督IQC是否及时转交《来料检验报告》;
3. 品管部统计员监督IQC组长在每周一上午10:00提交上周的《来料检验日报》,并依据《来
料检验日报》制作《来料检验周报》及《供应商品质周报》;
4. 将“来料检验记录” 列入稽核中心的《来料品质稽核卡》中,每周抽查稽核。
责任:
1.IQC组长审核 《来料检验日报》或稽核中心稽核发现漏填或填错等情况时,处罚责任IQC
时,处罚责任IQC10元/次。
3. 上述责任造成经济损失时,按照《赔偿管理制度》处理。
项目
失控点
失控后果描述
控制点要求
4
不合格来料
评审失控
1.不合格来料未经
各部门评审,靠
经验判定,生产
急需物料不能得
到使用,影响产
品交期。
2.不合格来料处理
的决策权掌握在
个人手中,不利
于部门之间相互
制约。
标准:
1.不合格来料由IQC报相关部门会签,如有生产急需物料由PMC提请MRB评审;
3
无相关检验依据
1.IQC完全
根据经验或个人
意愿来判定是否
合格,无客观性
及事实性可言;
2.无书面检验标准
,很容易出现检验漏
失。
标准:
1.制订各类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明确检验项目;
2.采购部将各类物料《来料检验规范》转发一份给供应商;
3.规定供应商送货时,出具《出货检验报告》。
制约:
1.来料检验时,IQC核对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及实物是否与《来料检验规范》
2.成立MRB评审小组及明确成员及职责;
3. 制订《来料异常处理报告》。
制约:
1.IQC组长从《制程异常月报表》及《客户投诉履历》中统计来料MRB评审漏失所造成的经济
损失次数及金额;
2. 将“不合格来料MRB评审”列入稽核中心的《来料品质稽核卡》中,每周抽查稽核。
责任:
1.参与评审人员对MRB评审结果负责,如评审后物料在制程或客户处出现异常造成损失,将追
来料检验作业流程控制卡
项目
失控点
失控后果描述
控制点要求
1
未对开发供应商
资格进行认定
因未对开发供应商
资格进行认定,无
法制约采购员的工
作随意性,同时,
无法保证采购材料
的品质。
标准:
1.制订《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更新,将评估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其中;
2.规定IQC在来料检验时,核对《合格供应商名录》。
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