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电 第 1 单元 检测题(有答案)

模电 第 1 单元 检测题(有答案)

第 1 单元检测题(共100 分,120 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8 分)
1、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极微量的五价元素组成的。

这种半导体内的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定域的杂质离子带正电。

2、双极型三极管内部有基区、发射区和集电区,有发射结和集电结及向外引出的三个铝电极。

3、PN结正向偏置时,内、外电场方向相反,PN结反向偏置时,内、外电场方向相同。

4、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可分为死区、正向导通区、反向截止区和反向击穿区四个工作区。

5、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极性时,需选用欧姆挡的R×1k 档位,检测中若指针偏转较大,可判断与红表棒相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阴极;与黑表棒相接触的电极是二极管的阳极。

检测二极管好坏时,若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大,
说明二极管已经被击穿;两表棒位置调换前后万用表指针偏转都很小时,说明该二极管已经老化不通。

6 、双极型三极管简称晶体管,属于电流控制型器件,单极型三极管称为MOS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

MOS管只有多数载流子构成导通电流。

7、晶闸管既有单向导电的整流作用,又有可以控制导通时间的作用。

晶闸管正向导通的条件是阳极加正电压时,门控极也要有正向触发电压,关断的条件是晶闸管反偏或电流小于维持电流。

8、晶闸管有阳极、阴极和门控极三个电极。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 分,共12 分)
1、P 型半导体中定域的杂质离子呈负电,说明P 型半导体带负电.。

(×)
2、晶体管和场效应管一样,都是由两种载流子同时参与导电。

(×)
3、用万用表测试晶体管好坏和极性时,应选择欧姆档R×10K档位。

(×)
4、PN结正向偏置时,其内电场和外电场的方向相同。

(×)
5、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三极管都具有电流放大能力。

(×)
6、只要在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二极管就一定会导通。

(×)
7、二极管只要工作在反向击穿区,一定会被击穿而造成永久损坏。

(×)
8、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大于它的最大允许电流ICM 时,该管必定被击穿。

(×)
9、场效应管若出厂前衬底与源极相连,则漏极和源极就不能互换使用。

(√)
10、双极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类型相同,因此可以互换使用。

(×)
11、晶闸管门极上加正向触发电压,晶闸管就会导通。

(×)
12、晶闸管触发脉冲与主电路不需要同步。

(×)
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1、单极型半导体器件是(C )。

A、二极管;
B、双极型三极管;
C、场效应管;
D、稳压管。

2、P 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A )元素构成的。

A、三价;
B、四价;
C、五价;
D、六价。

3、稳压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状态是(C )。

A、导通状态;
B、截止状态;
C、反向击穿状态;
D、任意状态。

4、用万用表检测某二极管时,发现其正、反电阻均约等1K?,说明该二极管( A )。

A、已经击穿;
B、完好状态;
C、内部老化不通;
D、无法判断。

5、PN 结两端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 A )而成。

A、多子扩散;
B、少子扩散;
C、少子漂移;
D、多子漂移。

6、测得NPN型三极管上各电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E =2.1V,VB =2.8V,VC =4.4V,说明此三极管处在( A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反向击穿区。

7、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输入电流( C )。

A、较大;
B、较小;
C、为零;
D、无法判断。

8、正弦电流经过二极管整流后的波形为( C )。

A、矩形方波;
B、等腰三角波;
C、正弦半波;
D、仍为正弦波。

9、三极管超过( C )所示极限参数时,必定被损坏。

A、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 CM;
B、集—射极间反向击穿电压U(BR)CEO ;
C、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 CM;
D、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

10、若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能力,必须满足的外部条件是( B )
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四、简述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
1、N 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载流子,P 型半导体中的多子是带正电的空穴载流子,因此说N 型半导体带负电,P 型半导体带正电。

上述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晶体在掺入杂质后,只是共价键上多出了电子或少了电子,从而获得了N 型半导体或P 型半导体,但整块晶体中既没有失电子也没有得电子,所以仍呈电中性。

2、某人用测电位的方法测出晶体管三个管脚的对地电位分别为管脚①12V、管脚②
3V、管脚③3.7V,试判断管子的类型以及各管脚所属电极。

答:管脚③和管脚②电压相差0.7V,显然一个硅管,是基极,一个是发射极,而管脚①比管脚②和③的电位都高,所以一定是一个NPN 型硅管。

再根据管子在放大时的原则可判断出管脚②是发射极,管脚③是基极,管脚①是集电极。

3、齐纳击穿和雪崩击穿能否造成二极管的永久损坏?为什么?
答:齐纳击穿和雪崩击穿都属于电击穿,其过程可逆,只要控制使其不发生质变引起热击穿,一般就不会造成二极管的永久损坏。

4、图1.44 所示电路中,已知输入信号为正弦交流信号,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均为0.7V,电源E为5V,求各电路的输出电压U0 波形。

答:分析:根据电路可知,当u i >E时,二极管导通u i =u0 ,当u i <E 时,二极管截止时,u 0 =E 。

所以u0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图1.44
5、半导体二极管由一个PN 结构成,三极管则由两个PN 结构成,那么,能否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三极管?如不能,说说为什么?
答: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在一起是不能构成一个三极管的。

因为,根据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条件,基区很薄,只能是几个微米,若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连接在一起,其基区太厚,即使是发射区能向基区发射电子,到基区后也都会被基区中大量的空穴复合掉,根本不可能有载流子继续扩散到集电区,所以这样的“三极管”是不会有电流放大作用的。

6、如果把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对调使用?三极管会损坏吗?为什么?
答:集电极和发射极对调使用,三极管不会损坏,但是其电流放大能力大大降低。

因为集电极和发射极的杂质浓度差异很大,且结面积也不同。

7、晶闸管与普通二极管、普通三极管的作用有何不同?其导通和阻断的条件有什么
不同?
答:普通二极管根据其单向导电性可知,阳极加电源正极、阴极加电源负极时导通,反之阻断,可用于整流、钳位、限幅和电子开关;普通三极管在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在数字电子技术中起开关作用,普通三极管用于放大作用时,只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时就会导通起放大作用,当发射极反偏时就会阻断放大信号通过;用作开关元件时,当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时,它就会饱和导通,当发射极反偏或发射极和集电极两个极都反偏时,晶体管就截止,阻断信号通过。

晶闸管属于硅可控整流器件,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

晶闸管具有PNPN 四层半导体结构,有阳极,阴极和门极三个电极。

晶闸管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时导通,即:晶闸管仅在正向阳极电压时是不能导通的,还需门控极同时也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才能导通(晶闸管一旦导通后,门控极即失去作用);当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多大电压,晶闸管都处于阻断状态,或者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其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值时,晶闸管也会自动关断。

8、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中为什么需要同步触发?如果不采用同步触发,对电路输出
电压将产生什么影响?
答:实际应用的晶闸管触发电路是可控“触发”。

只有当触发脉冲与主电路电压同步时,在晶闸管承受的正半周电压范围内,门控极才能获得一个时刻相同的正向触发脉冲,晶闸管也才可能“触发”起到可控导通作用。

因此,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中必须采用同步触发,否则由于每个正半周的控制角不同,输出电压就会忽大忽小发生波动,从而产生失控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