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痹病 ppt课件

项痹病 ppt课件

• 5.眩晕的患者慎做回头望月、保健“米 字操”等转头动作,或遵医嘱进行。
• 6.各种锻炼动作要缓慢,以不疲劳为度, 要循序渐进。
附几种功能锻炼方法:
• (1)拔项法:吸气时头顶向上伸展,下 颌微收,双肩下沉,使颈部后方肌肉紧张 用力,坚持3秒钟,然后呼气放松。
• (2)项臂争力:两手交叉,屈肘上举, 用手掌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 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对抗,随着一呼 一吸有节秦地进行锻炼。
• (1)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注 意事项,取得配合。
• (2)治疗过程中,嘱患者颈部自然 放松,配合固定体位。
• (3)观察患者面色和反应,询问有 无胸闷、眩晕、恶心等不适,必要 时停止治疗,并给予吸氧或药物治 疗。
• (4)手法整复后颈部制动,平卧位小 重量持续牵引6~24小时,牵引过程中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 牵引或调整牵引的重量或角度。
(四)枕颌带牵引的护理
• 1.牵引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牵引 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 2.枕颌带牵引分坐位和卧位,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牵引体位和牵引角 度(前屈、水平位、背伸位)、重 量、时间。
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 • 5.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 (三)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 关系。
•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 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 状。
• 3.注意肢体保暖。
• (5)整复位后下床时要佩戴颈托,教 会患者正确使用颈托,患者体位改变时 动作要缓慢,给予协助和保护,防跌倒。
(二)佩戴颈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1.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颈托。颈托的 大小、高低要适宜,松紧以能放入2个手 指为宜。高度为限制颈部活动,保持平 视为宜。
• 2.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 况,防止颈部及耳廓、下颌部皮肤受压, 必要时可在颈托内衬垫小毛巾、软布等, 定时清洁颈托和局部皮肤。
•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 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 不适,如有麻木加重,告知医师,适当调整牵 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四)颈肩及上肢活动受限
• 1.评估活动受限的范围和患者生 活自理能力。
• 2.患者生活用品放置应便于取用。 • 3.指导协助患者正确的体位移动,
• 2.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 在颈托保护下行颈部拔伸、项臂争力、 耸肩、扩胸等锻练。
• 3.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 颈围,开始进行仰首观天、翘首望月、 项臂争力等锻练,每天2~3次,每次 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 4.康复后要长期坚持做耸肩、扩胸、项 臂争力、颈部的保健“米字操”等锻炼, 保持颈部肌肉的强度及稳定性,预防复 发。
• (3)仰首观天:双手叉腰,先低头 看地,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 停留片刻,然后头颈仰起,两眼看 天,仍停留片刻,反复进行。
• (4)回头望月:头部转向一侧,头 顶偏向另外一侧,双眼极力向后上 方观望,如回头望月状,坚持片刻, 进行对侧锻炼。
• (5)保健“米字操”:身体直立,双 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颈部向左侧屈,吸气,复原时呼气,再 向右侧屈。颈前屈,下颌贴胸。颈后伸 到最大限度。头向左斜上方摆动至最大 限度,再向右斜上方摆动至最大限度, 配合呼吸。向左斜下方摆头至最大范围, 再向右斜下方摆动至最大范围。整个过 程就像头部在写出一个“米”字的感觉。
按摩活动受限肢体,提高患者舒 适度。 •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 防肌肉萎缩。 • 5.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离 子导入、艾灸等治疗,注意防烫 伤。
(五)不寐
• 1.枕头高度适宜,避免颈部悬空。 • 2.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 3.睡前服热牛奶、温水泡脚,按摩双侧太
阳穴,印堂穴,听舒缓轻音乐,不宜饮 浓茶或咖啡。 • 4.遵医嘱行开天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等治疗。 • 5.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神药物,并观察用药 后反应及效果。 • 6.因夜间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给予颈椎小重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护理方案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一)颈肩疼痛
• 1.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 时间,与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 评分。
• 2.慎起居、避风寒,防风寒阻络 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 3.配合医师行颈椎牵引,及时评 估牵引效果及颈肩部疼痛情况。
• 4.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 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罐等治疗。 痛点处可行穴位揉药或涂擦治疗。
• 5.颈托佩戴时间,一般以2~3周为宜, 一般整复后第1周内全天佩戴(睡觉 时去除),第2周间断佩戴,不活动 时可去除颈托,活动时佩戴,第3周 坐车及颈部剧烈活动时佩戴。
• 6.佩戴颈托时须配合颈部肌肉锻炼, 以保持颈部的稳定性。
(三)运动疗法
• 1.急性期颈部制动,避免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症状加重。
• 5.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次数。
• 6.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 后反应及效果。
• (二)眩晕
•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 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
• 3.起床时,先将前托放置好位置(将下 颌放在前托的下颌窝内),一手固定前 托,一手放置患者颈枕部,扶患者坐起, 将后托放置好(一般长托在下),调节 松紧度,固定粘扣。
• 4.患者由坐位到平卧位时,先松开粘扣, 去掉后托,一手扶持前托,一手放置患 者颈枕部,协助患者躺下,去掉前托, 调节好枕头位置及高度。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治疗的护理
1.松解类手法的护理
• (1)治疗前向患者讲解松解手法 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 (2)嘱患者放松,协助患者摆放 体位。
• (3)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 的面色和反应,询问有无眩晕、 恶心等不适。
• (4)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卧床休 息半小时。
2.整复类手法的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