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科讲课—生化

检验科讲课—生化


蛋白代谢检验 -A/G比值 A/G比值
A/G参考值为:1.5~2.5 :1 A/G参考值为:1.5~2.5 白蛋白降低所致的A/G低于1.25,多见于肝硬变、 白蛋白降低所致的A/G低于1.25,多见于肝硬变、 慢性肾炎肾病期、低蛋白血症。 球蛋白增高所致的A/G低于1.25,多见于炎症或 球蛋白增高所致的A/G低于1.25,多见于炎症或 感染反应,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ALB减低至25g/L以下易生腹水。 ALB减低至25g/L以下易生腹水。 TP:60~80g/L ALB: 35~55g/L Glb: 25~35 TP:
三种黄疸的胆红素变化比较
正 人 常 溶 性 疸 血 黄 DBIL 0~6.8 轻 增 度 高 IBIL 1.7~10.2 明 增 显 高 中 增 度 高 轻 增 度 高 DBIL/TBIL >35% <20% >35% >35%
肝 胞 黄 细 性 疸 中 增 度 高 阻 性 疸 塞 黄 明 增 显 高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谷氨酰转移酶(γ GT)
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都呈中度或高度升高, 检查γ 检查γ-GT 可帮助判断治疗效果。与甲胎蛋白联 合监测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达95%。 合监测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可达95%。 肝炎和肝硬化, γ-GT明显增加应考虑有无癌变。 GT明显增加应考虑有无癌变。 肝炎时γ GT持续升高提示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 肝炎时γ-GT持续升高提示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 肝硬化活动期, γ-GT常中度增高。 GT常中度增高。 酒精性肝损伤或肝硬化,γ GT明显上升数十倍。 酒精性肝损伤或肝硬化,γ-GT明显上升数十倍。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谷氨酰转移酶(γ GT)
总胆汁酸(TBA) 总胆汁酸(TBA) 碱性磷酸酶(ALP) 碱性磷酸酶(ALP)
谷丙转氨酶GPT、 谷丙转氨酶GPT、ALAT
GPT广泛存在于肝、心、脑等组织细胞内,以肝脏含 GPT广泛存在于肝、心、脑等组织细胞内,以肝脏含 量最高。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高100倍,肝只要有1% 量最高。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高100倍,肝只要有1% 肝细胞坏死,可导致血清中 ALT增加一倍,它是 ALT增加一倍,它是 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当肝细胞受损后,肝细胞通透性亢进时,ALT的漏出 当肝细胞受损后,肝细胞通透性亢进时,ALT的漏出 率为65%(AST仅为4%),因此ALT测定反映肝细胞损 率为65%(AST仅为4%),因此ALT测定反映肝细胞损 伤的灵敏度较AST为高。 伤的灵敏度较AST为高。 影响ALT活力的生理因素,饮酒和剧烈运动后其轻度 影响ALT活力的生理因素,饮酒和剧烈运动后其轻度 升高,但很少超过10代谢的检验
胆红素来源绝大部分来自衰老死亡的红细胞,当肝细 胞损伤、胆管阻塞、红细胞破坏增加或寿命缩短时, 胆红素代谢发生异常,临床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分为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二者合称总胆 红素。TBIL=DBIL+IBIL 红素。TBIL=DBIL+IBIL TBIL:<34为隐性黄疸, <170为轻度黄疸, <340为中度 TBIL:<34为隐性黄疸, <170为轻度黄疸, <340为中度 黄疸,>340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为340~510; 黄疸,>340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为340~510; 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肝细胞性黄疸17~200;溶 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肝细胞性黄疸17~200;溶 血性黄疸<85 血性黄疸<85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磷酸单酯酶,广泛存在人体组织和 体液中,以骨、肝、乳腺、肾等含量较高,此酶大部 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 参考值: :20~110 U/L(成人),<350 U/L(儿童) 20~110 U/L(成人),<350 U/L(儿童) 医学决定水平:<60 医学决定水平:<60 U/L 可排除,>200 U/L应考虑引起 可排除,>200 U/L应考虑引起 其增高的各种情况,如肝脏病变、肝管结石、肿瘤等 引起,进一步鉴别肝胆与骨骼病变,可进行γ-GT测定。 引起,进一步鉴别肝胆与骨骼病变,可进行γ GT测定。 >400 U/L为儿童参考范围的上限值,高于此值应考虑 U/L为儿童参考范围的上限值,高于此值应考虑 多种引起ALP升高的病变。 多种引起ALP升高的病变。
肝功能检查的含义
肝功能实验
谷丙转氨酶(ALAT、GPT) 谷丙转氨酶(ALAT、GPT) 谷草转氨酶(ASAT、GOT) 谷草转氨酶(ASAT、GOT) 蛋白系列(TP、ALB、GLO) 蛋白系列(TP、ALB、GLO) 胆红质系列(TBiL、DBiL、IBiL) 胆红质系列(TBiL、DBiL、IBiL)
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ST升高的敏感性不及ALT,多为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ST升高的敏感性不及ALT,多为 ALT>AST,随病情好转,两者活性逐渐接近正常。 ALT>AST,随病情好转,两者活性逐渐接近正常。 但当肝病比较严重损伤及线粒体时AST也明显增高, 但当肝病比较严重损伤及线粒体时AST也明显增高, 因此测算AST/ALT的比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因此测算AST/ALT的比值有一定参考价值。 比值降低:急性肝炎早期或轻型肝炎,恢复期比值逐 渐上升。如AST、ALT绝对值已恢复正常,其比值仍小 渐上升。如AST、ALT绝对值已恢复正常,其比值仍小 于1.0,说明病变尚未复原,至比值恢复正常后,始能 1.0,说明病变尚未复原,至比值恢复正常后,始能 说明肝细胞的破坏开始修复。 比值升高:肝细胞坏死严重时,线粒体内的m AST也 比值升高:肝细胞坏死严重时,线粒体内的m-AST也 释放入血,致使AST/ALT比值高于正常。 释放入血,致使AST/ALT比值高于正常。
蛋白代谢检验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器官,当肝功能受损 时,这些蛋白便减少。 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 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 当肝细胞有病变时,则生成的蛋白质可有质与 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减 少,球蛋白增多。 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是20~26天,肝病要达到 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是20~26天,肝病要达到 一定程度才出现血清白蛋白的改变。
谷草转氨酶GOT、 谷草转氨酶GOT、ASAT
GO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 GO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 肝脏次之,在肝损害时,此酶漏出量也较GPT为低。 肝脏次之,在肝损害时,此酶漏出量也较GPT为低。 急性心肌梗死,GOT升高最明显,可高于参考值的百 急性心肌梗死,GOT升高最明显,可高于参考值的百 倍以上,监测心梗阳性率为100%,发病后6~12h开始 倍以上,监测心梗阳性率为100%,发病后6~12h开始 升高;24~36h达峰值,4~6d恢复正常。 升高;24~36h达峰值,4~6d恢复正常。 肝病:急性肝炎时,GOT可达参考值的10~100倍。 肝病:急性肝炎时,GOT可达参考值的10~100倍。 参考范围:0~40 U/L,医学决定水平:<20 U/L可排除相 参考范围:0~40 U/L,医学决定水平:<20 U/L可排除相 关疾病,>60 U/L应证实肝损害,对可引起GOT增高的 关疾病,>60 U/L应证实肝损害,对可引起GOT增高的 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同时与心脏疾患作鉴别。>300 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同时与心脏疾患作鉴别。>300 U/L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非酒精性肝炎。 U/L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非酒精性肝炎。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谷氨酰转移酶(γ GT)
γ-GT广泛分布于肝、肾、胰、脾、脑、肺、骨骼肌、 GT广泛分布于肝、肾、胰、脾、脑、肺、骨骼肌、 心肌等处。在肝脏的活性强度居第三位,分布于肝细 胞毛细血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在胆汁淤滞,肝内 γ-GT合成亢进。酒精性肝损害时此酶亦升高。 GT合成亢进。酒精性肝损害时此酶亦升高。 参考值:7 参考值:7~50 U/L 医学决定水平:<20 医学决定水平:<20 U/L 可排除,>60应考虑引起其增 可排除,>60应考虑引起其增 高的各种情况,60~150范围内如ALP正常,可能是由 高的各种情况,60~150范围内如ALP正常,可能是由 于测定前有服药和饮酒的情况,>150患者通常有肝胆 于测定前有服药和饮酒的情况,>150患者通常有肝胆 管疾病,应采取各种确诊措施。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临床意义: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血清ALP上 临床意义: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血清ALP上 升早、幅度高,常与黄疸幅度呈正比。病毒性 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时轻度增高。严重 肝坏死时,若黄疸增加而ALP不增加,是预后不 肝坏死时,若黄疸增加而ALP不增加,是预后不 良的指征;若黄疸减退而ALP升高,表示肝细胞 良的指征;若黄疸减退而ALP升高,表示肝细胞 恢复和再生。急性黄疸型肝炎和中毒性损伤时, 多数有ALP轻度增加,很少超过参考值的2.5倍。 多数有ALP轻度增加,很少超过参考值的2.5倍。 无黄疸和良性的肝病,ALP一般不升高,如慢性 无黄疸和良性的肝病,ALP一般不升高,如慢性 肝炎和肝硬化等;若升高,应警惕有无癌变。
总胆汁酸(TBA) 总胆汁酸(TBA)
胆汁酸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大量的有机酸。 其测定是一种灵敏度较好的肝功能试验。 参考值: 0~10 umol/L 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 变时均明显增高。但肝硬变者一般ALT多为正 变时均明显增高。但肝硬变者一般ALT多为正 常,而TBA明显升高,>30 常,而TBA明显升高,>30 umol/L 则肝硬变可 能性很大。
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AST/ALT比值的临床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