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中央党校教授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中央党校教授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刘艳梅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在这一讲当中我主要讲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第一部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第二部分,是什么原因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三个方面,怎么样去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农业发展阶段和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个部门,先于工业,然后农业发展了,才有了工业和服务业,那农业发展阶段大体上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的,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

原始农业阶段生产力水平很低,基本上满足人类的生存状况,到了传统的农业阶段又分为古代和近代的农业阶段,传统农业主要是以手工劳动,以畜chù力和人力为主的农业发展阶段。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的工业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这也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个概念。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化的生产资料,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去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的农业有三个要素,即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法,这些现代的要素融入了进去,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了现代农业,这是农业的现代化,“化”是事物性质的一个转变,而农业现代化是要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这样一个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农业现代化很多核心特征,如信息化、产业化、一体化、科技化、规模化,在这儿我就把核心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1、农业产业化第一个方面,产业化。

农业的产业化,有学者提出来说,农业的产业化其实是要打造农业的第六产业,什么是农业第六产业?1+2+3=6,1×2×3=6,一产、二产、三产,把农工商的产业链打通,这是农业的现代化。

国外称为“农业的一体化”,从田野到餐桌一体化,这是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好处很多,它可以让小农户更多地去参与社会化的一个大生产的过程,农业产业化,让农民更多地去分享流通环节的利润,而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环节的利润。

农业产业化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它需要有一个主导的产业和品牌的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一个新型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

它需要区域化的布局,农业产业化强调区域化的布局连片开发规模化,形成一个规模,不仅仅这个区域发挥它的区域的竞争优势,还要发挥其特有的比较优势,适合种什么,比较优势,规模化经营。

而社会化服务是什么呢?社会化服务其实要发挥农业龙头产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组织的作用,这个组织把整个生产的过程细化,这些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机械、提供信息、提供科学技术或提供各个方面的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是社会发挥团体组织的作用,这是社会化的服务,这也是社会分工所带来的一个好处,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化的管理,这是农业要产业化。

而农业产业化的模式是有不同的,主要有三种:一种,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来发展产业化。

第二种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

第三种模式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我们最倡导的一种模式,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而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再加上农户合作,其优点就在于降低龙头企业和农户直接打交道的交易成本,和每一个农户打交道交易成本很高,如果直接和农民合作组织打交道的话会降低交易成本,这是这种组织形式带来的好处,这是农业产业化。

2、农业科技化而第二种,农业要科技化。

现代化的农业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灵魂是科技。

如黑龙江佳木斯和国外一个农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发展的是水稻循环加工产业,循环经济,真正地做到把水稻从生产到最后的加工,打造了一个循环产业,最后吃干榨尽,没有任何的污染,而且生产的稻米是品牌大米,它就从订单农业开始,然后进行水稻的加工,变成了糙米,糙米生产出来的是有碎米,有品牌大米,品牌大米卖一个好价钱,碎米又可以用来生产淀米粉或各种米糠油等各种产品,而另外,稻壳可以用来稻壳灰,稻壳可以用来发电,一粒大米能够衍生出30多个品种,很难想象,它衍生出了30多个品种之后,每一个商品都要卖上价钱,这实现了农民的一个增收,又保护了环境。

3、农业生态化第三个特征,农业的生态化,要从石油农业走向生态农业。

什么是石油农业?发达国家今天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农业,但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逐渐地显现了,因为发达国家最初的是实现工业化,最初它们有了科技的应用,首先在国际上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在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之后,它会发现又产生一系列问题,环境被污染了,资源不够用了,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当这些问题产生了之后,我们看到的农药和化肥都是通过石油,通过各种资源、能源发展出来的一个商品。

如果在生态环境都被破坏的情况下,土壤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在这些环境都破坏的情况下不持续发展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发展中国家到今天它更提倡一种理念,向生态型农业发展,摒弃过去传统的农业,更多强调的是生态农业的发展。

如美国,美国有《土壤保护计划》,德国成立了生态农业协会,制定了《生态农业法》,而日本有《持续农业法》,就这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一个形式要求国民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生态化。

这给我国也有一个启示,我们需要有一个严格的法制去限定农民的行为。

4、农民知识化第四个方面,农民的知识化。

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农业,可以看世界上科教文组织有这样一个数据,如果小学文化的农民,他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43%,而中学文化程度,他就可以提高108%,大学文化程度,他可以把劳动生产率提高300%,如果农民接受了更多的教育,特别是一个大学生他回去做一个职业农民的话,他可以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提高。

还有一个数字,如果农民在校的教育增加一年,他会使农业的产出要增加2%,这是现代农民的一个重要性。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离不开这四个基本特征。

(三)农业现代化的类型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如绿色农业,绿色农业要求无公害,比绿色农业高一个层次是有机农业,比绿色农业低一个层次是无公害农业,我们现在都要讲的是绿色农业,我们还要蓝色农业,什么是蓝色工业?海洋是蓝色的,在近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这是蓝色农业。

还有白色农业,什么是白色农业?我们看实验室里面研究人员穿的是白色的衣服,在工厂里面,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出来的农业我们更多的发展出来的是白色农业,还有太空农业,也是人类的一个新鲜事物,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人类到了太空育种,把太空上的育种拿下来再发展农业,这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还有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这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最新的趋势。

其实,这也提示我们农业的功能已经发生改变了,如果过去传统的农业是满足人们吃饱肚子的物质上的需求,现代化的农业还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去观光、去旅游,在城市钢筋水泥的环境当中,你住累了,那你到农村去体验一下田园的风光,带着孩子,你给孩子现代的农业也是一个传承教育的功能,让知道种粮食是多么地辛苦,植物是怎么样长出来的,我们要怎么样保护生态环境,有了另外一种功能,这是现代化的农业。

(四)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些共同的规律,我们在这儿把它总结为三点:1、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第一点规律,从农业哺育工业到农业反哺农业的过程,它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工业要发展,工业城市优先发展,是农业哺育工业的阶段;在第二个过渡阶段,农业哺育工业和工业反哺农业这样的一个过渡阶段,而在这个过渡阶段其实是农业发展最困难的一个时期,因为这个时期各种生产要素都流向了城市,流向了工业,农村什么都没有生产要素没有了之后怎么样发展农业呢?其实我国现在农业就是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剥夺和反哺并存的过渡阶段,是很难的;第三个阶段,工业化大规模地发展了,大规模的一个反哺的阶段,国家有了更多的财力,像现在的发达国家国家有了更多的财力之后就会大规模地反哺农业的阶段,这时候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阶段,这是第一个规律。

2、土地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第二个规律,土地的分散经营要向适度规模的一个转变。

传统农业是一家一户的一小块土地分散式的经营,而现代化的农业是要求适度规模的农业,为什么我们说是适度规模呢?不同的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来说的。

不同的国家的土地面积大,有土地面积小的呢?它是不同的,但现代农业的一个本质是机械化的利用,根本上来说就要求规模化的经营,如果小规模地经营的话,那大机械怎么能应用了,所以这是规模化的一个经营。

那世界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在这一方面它也形成了三种模式,一种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模式,这些国家是人少地多,它缺少的是劳动力,所以其目标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发达,用机械替代人工,它的目标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第二个模式是日本、韩国、台湾这样的一种模式,它是属于人多地少的模式,人太多了,土地规模很小,所以这也是一种适度的规模化的经营,在这种模式之下,它主要靠的是提高土地的单产,更多地使用农药、化肥、品种的改良,然后提高土地单产的一个过程,特别注重科学技术的一个应用。

第三种模式,欧盟,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一个模式,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土地和人口的数量基本上是均等的,这些国家的目标是既要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又要提高机械化率的水平,形成这样三种不同的模式,但有一个基本的条件,土地一定要适度规模化的一个经营。

3、石油农业向生态、知识型农业转变第三个发展规律,现代农业的一个普遍发展趋势是石油农业向生态和知识农业的一个转变,要想实现生态农业的一个关键、一个前提是科学技术,知识型农业的一个发展,比如说美国,美国是现代化的农业,美国现代化农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精准化农业,因为它遥控、遥感、卫星技术或测控技术全部地应用,全部地实现了信息化和现代化,信息化技术的一个高度的应用和发展,农民可以做一个傻瓜式的农民了,你只要会操作计算机就可以了,为什么说是精准农业了,这个时候如果土地需要施多少肥或土地需要打多少虫子,或土地是否干,电脑自动感应,从另外机房另一方向把数据传递过来,在农场这一方就自动喷水、自动撒药,全部是自动化的,机器给你测量好了,需要撒多少农药,不用人脑去计算,全部是计算机去应用,所以,现在在美国很多大农场都有飞机,用飞机来作业。

现在是不是只有美国达到这种信息化、现代化的农业呢?对于我国来说,对于不同的区域,我们发展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如黑龙江,现在黑龙江大农垦局也用小型飞机来作业,来喷洒农药,而这种精准农业带来的好处是适量的、适度的农药,最合适的农药的喷洒,把虫子杀死了,又不污染土壤环境。

如果现在是一家一户的传统的小规模的农业的话,大规模的撒农药都进入到土壤里面,进入到水里面,整个把环境都破坏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