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园项目简介

#羊流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园项目简介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一月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简介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二、经营者姓名

吴爱杰

三、承办单位概况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1月 9日 ,注册资本100万元,是一家集种猪育种、繁育、动保、原料商贸、中草药研制、肉类产品加工、新农民培训学校为一体的农牧企业。现有种猪1000头,年出栏2万头,拥有种猪繁育基地五处,种猪净化销售基地一处,饲料销售基地两处,中草药生产基地一处,农民培训学校一处,惠美农牧农业园一处。现已拥有保障猪场近百个,遍布省内市场,局部市场占有率达80%,省内总体市场占有率达17%,在省内保障猪经营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司现有员工126人,其中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经验的大中专以上学历员工115人。是山东轻工业学院的产、学、研基地,并拥有一个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顾问组,保证了公司产品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双保障,一是提供内部养殖系统保障,解除了养殖户技术薄弱的后顾之忧;二是提供最低收购价格保障,解除了广大养殖户市场价格风险顾虑,受到广大养殖户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三农”系列政策的指引下,惠美农牧公司

1 将顺势而为,依托产供销一条龙的战略,运营惠美模式,统一惠美养殖标准,利用分散生产,集中经营的原则,不断复制现有的成功经验,通过合作或兼并猪场的模式,共同对接大市场,通过广泛持久的技术服务,为广大客户创造最高的养殖利润,推动养猪业健康发展。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日显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把传统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农业发展成为一种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农业循环经济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农业是依据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因地

2 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同步提高。生态农业同样注重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功能。

该项目充分把握新泰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社会经济优势、及资源型城市转型先导区等政策优势结合自身环境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项目。

五、项目名称及概况

1、项目名称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1)建设地点

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新泰市羊流镇朝阳村,总占地面积3000亩,涵盖种猪育种、繁育、动保、原料商贸、中草药种植研制、肉类产品加工等,并创办新农民培训学校。

(2)交通情况

新泰市处于我国沿海和内陆、华北和华东、鲁中山区和黄淮海大平原等不同地域的结合部,战略地位重要,区域条件十分优越。京沪铁路及京沪高速铁路纵贯齐鲁辖区,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京沪高速公路、莱新高速公路交汇分别穿越境内51公里和27公里,二0五国道、

3 蒙馆公路、济临公路、新枣公路跨越境内179公里。地方乡通车里程达1350公里,新泰市北距济南遥墙机场180公里,南距临沂机场仅120公里,南去日照港160公里,东距青岛港2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利于原材料及产品运输。

(3)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分为种猪繁育场区、无抗风味功能肉及熟制品加工区、茶园种植及深加工区、有机蔬菜生活体验区、沼气池区、农业循环经济新农民培训学校、大型拓展训练营区7个区,实行生态养殖和生态种植相结合,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相结合,让“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流动,通过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及生产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态结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促进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种猪繁育场区,投资7000万元,占地面积400亩,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流动资产3000万元,建设生产车间及附属建筑44000平方米,购置养殖设备1880台(套),年养殖种猪80000头,其中40000头留作种猪,40000头作为无抗风味功能肉及熟制品加工的原料,采用“三链一平台,配置七环”的市场动作模式。(“三链一平台”:产品链、市场链、资金链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七环”:品种、营养、保健、环保、管理、服务、回收)。项目建成后,存栏种猪4000头,年出栏生猪40000头,实现销售收入1.44亿元,利税4800万元,可直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240个,相关的加工业、运输业、市场营销网络等产业增加520个农民就业机会。

4 无抗风味功能肉加工区, 占地面积50亩,投资1.75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3亿元,流动资产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3700平方米,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屠宰车间、冷却分割车间、熟制品车间、配电房、锅炉房、冷库、污水处理工程、道路、回车场等,购置加工设备1500台(套),该项目的建设是依托现有公司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动物保健为基础,进行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连锁销售一条龙服务,通过龙头带基地和建立养殖联合体的方式,完善优质猪肉供应产业链,实现“生猪无公害养殖、标准化屠宰和肉品深加工”转化增值。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风味、无抗、功能肉及熟制品产品规模为20万吨,年营业收入5.22亿元,利税2.55亿元,安置就业400余人。

茶园种植及深加工区,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74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流动资产1400万元,建设高标准茶园,采用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茶园。按照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食品生产要求, 生产管理过程中不使用残留量高的剧毒农药,生产优质茶叶,茶树的种植能有效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都有良好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采收茶叶60万斤,加工茶叶120万斤,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500万,可促进当地农业向“合同、订单”农业转化,以市场指导生产、组织生产,逐步提高农业生产的运行机制。

有机蔬菜种植生活体验区,占地面积100亩,投资260万元,建设观光大棚60个,购置观光设施60台(套),公司实行“猪——沼——菜、果”的循环模式。猪粪便入沼气池以产生沼气,沼渣、沼液、

5 粪入菜地、果园,既给蔬菜、果园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又使蔬菜、水果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幅度可达15%以上,生产成本下降40%。整个园区采用生物链条循环综合利用技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土地利用率达2.5倍以上,一亩土地=一亩果园+一亩牧场+半亩牧草,这里既是牧场、也是果园、还是猪的天堂。公司还要配套 生态旅游“农家乐”,实行会员制,‘让会员来参观,让参观者现场品尝无污染的“虫草鸡”、“虫草猪”、“虫草鸡蛋”以及园地自种的绿色蔬菜、瓜果做的生态宴,这样体验将更真切。会员可以认领果树、鸡、猪,做上标牌,这样会员又有了自己的水果、鸡、猪、鸡蛋,公司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做到在家种地,验收产品,公司根据会员的资料库按需配送。这种方式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利税60万元。

沼气工程区,总投资170万元,建设3600立方沼气池,购置设备40台(套),公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环境。一是通过建立猪粪发酵池,对固体猪粪进行堆积、生物发酵。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产生50—700℃的高温,可杀死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虫卵等,腐熟后的物料无臭,被降解为易被植物吸收的高效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推广“养猪—沼气—种植”节能型生态养猪模式。将猪场的粪污生产沼气,供猪场取暖、照明和管理人员生活用能源,沼气池底消除物制成固体有机肥料和液态有机肥料,供应茶园种植及深加工区和有机蔬菜种植生活体验区。

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学校,投资180万元,兴建4000平教学楼,

6 购置2000套桌椅,培训设备60台(套),创办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学校,通过学校面对全省进行循环经济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广泛吸收全国各地和各行业会员,逐步将园区建成全省循环经济信息交流中心、技术推广中心和产品营销中心。

拓展高训练营项目,占地面积30亩,投资800万元,兴建4000平拓展训练室,购置各种训练设施200台(套),利用现有茂密山林、沟壑、山岭、水库的地理优势,给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以及城市人一个放飞心情、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六、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1、总投资估算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项目总投资333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4600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740万元。

2、 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33340万元,所需资金建设单位山东新泰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自筹。

七、资源、原材料及环保情况

项目综合考虑养殖一沼气一粮、果、蔬-生态庄园“四位一体”循环经济生态模式,将地下沼气池、地上养殖场、粮、果、蔬种植区、农业生态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循环经济为载体的生态农业系统。项目选址首先考虑养殖场、种植、肉类加工和沼气池建设的需要,兼顾有机蔬菜种植生活体验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培训等服务区建设的需要。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

7 资源利用主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农科院所及项目单位掌握的相关技术,项目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种养殖所需要的各种种苗、饲料、农药等。上述原材料市场供应非常充足,饲料、肥料等部分原料可以自给自足。

1、本项目属于农业生态项目,项目运行注重生态循环,在生产进程中环境污染很小,人畜粪便等通过沼气池发酵处理,提供燃料、肥料和养料。生产过程中只产生少量污染。

(1)臭气。主要是养殖场内未投入沼气池发酵的粪尿所产生的氨气、硫化氢和一些低级脂肪酸等气味。待粪尿投入沼气池经发酵处理后,不再产生臭气。

(2)污水。主要是餐饮服务区内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污水。

(3)粉尘。主要是饲料、畜体表皮屑、灰尘等造成。飘浮于大气中,造成人畜呼吸道、肺部障碍和疫病传播。

(4)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由于许多病原菌可在土壤中长期生存或继续繁殖,有的会介水传染,保存或扩大了传染源,如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以及一些寄生虫,造成疾病的流行。

2、项目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1)重视环境保护

我国以前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工业污染方面,对农业、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因此养殖场经营者思想上对养殖污染应引起足够重视,严格遵守《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污染防治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