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五)垂体危象的抢救配合
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包括: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准确使用高渗糖和激素类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 ●低温者注意保暖,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循环 衰竭者,纠正低血容量状态;有感染、败血症者遵医嘱给 予抗感染治疗;高热者降温处理;水中毒病人在加强利尿 的同时给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治疗 ●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通畅排尿,防止尿感。慎用 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或降糖药等,防止诱发昏迷
❖ 适当的改变运动方式以减低能量消耗 ❖ 科学饮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
食 ❖ 合理用药,治疗原发病
效果评价 患者能下床活动
护理措施
1、垂体危象的抢救 &立即建立中心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补充葡萄糖、电解质 &监测中心静脉压 &指导抗休克治疗 病人体温低,应予保暖措施
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体温不升----与继发性甲减有关 ❖ 自我形象紊乱----与身体改变有关 ❖ 活动无耐力----与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减
退有关 ❖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导尿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 服用药物的名称、计量、不良反应 ❖ 指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5p
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6.6pmol/L,促甲 状腺激素(TSH)1.76μIU/mL
腺垂体功能减退、垂体危象
治疗经过:入科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维持血压,50%葡萄糖微泵输入纠正低血糖,应用哌拉西 林、奥硝唑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运用氢化可的松、 左甲状腺素治疗。病人肝肾功能不全,尿量576mL/d ,予利尿保肝护胃治疗。3d后病人意识转清,血压仍在9 0/58mmHg左右,氢化可的松逐渐减量。5d后血压 能维持在110/68mmHg左右,血糖稳定在8.9m mol/L左右,肝肾功能好转,尿量960mL/d,停 用血管活性药物和50%葡萄糖泵,氢化可的松口服量维持 量泼尼松。第6天拔出气管插管,第7天由ICU转至普通 病房治疗,第17天治愈出院
发昏迷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 性功能障碍 与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有关 2. 活动无耐力 与肾上腺、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关 3. 焦虑 与家庭生活与社交活动受影响有关 4. 潜在并发症 垂体危象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保持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保暖。 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血 压较低者适当补充钠盐,以利血压稳定
【临床表现】
2. 甲状腺功能减退
病人怕冷、嗜睡、思维迟钝及精神淡漠,皮 肤干燥变粗、少汗,食欲不振、便秘及心率减慢
严重者可有黏液性水肿面容、精神失常等
【临床表现】
3.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病人表现为极度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 吐、体重减轻及血压偏低等。黑色素细胞刺激素 减少使皮肤色素减退,面色苍白。对胰岛素敏感 性提高而出现血糖降低,伴生长激素缺乏时可加 重低血糖发作
❖ 指导患者多喝热水,注意保暖 ❖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酌
情处理
效果评价:患者体温正常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导尿有关
❖ 尿道口擦洗2次,膀胱冲洗2次 ❖ 更换尿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 每2小时翻身1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结
效果评价 患者顺利拔管
无感染发生
活动无耐力----与肾上腺皮质、甲状腺 功能减退有关
高热或低温、低血糖、低血压,循环衰竭、水中
毒
❖ 临床表现为
消化系统
恶心、呕 吐、
腹痛、腹 泻
循环衰竭、 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
心血管系统 精神神经系统
头痛、谵 妄、抽搐、
躁狂、昏
迷 感染,手术,外伤,麻醉,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
饿,寒冷,急性心梗、脑卒中以及服用三种药物:镇静剂、
催眠药、降糖药
【临床表现】
复合症群。
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
原发于垂体病变 单个激素减少
如GH、PRL缺乏
继发于下丘脑病变
多种激素减少
如Gn、TSH、ACTH 同时缺乏
病因
垂体及附近肿瘤压迫 产后腺垂体坏死及萎缩
感染和炎症 手术、创伤或放射性损伤
其他 炎症动脉硬化
【临床表现】
1、 性腺功能减退
常为最早出现的表现 女性有产后大出血、休克及昏迷病史,表现 为产后无乳、乳腺萎缩、长期闭经与不孕,性功 能减退等;阴道分泌物减少,外阴、子宫和阴道 萎缩,毛发脱落,尤以阴毛、腋毛为甚 成年男子性欲减退、阳痿,睾丸松软缩小, 胡须、腋毛和阴毛稀少等
电解质:血钾2.23mmol/L,血钠92.mmol/L,血
氯65.1mmol/L
血糖:葡萄糖2mmol/L 血常规:白细胞13.81×109/L,血红蛋白65g/L 肾功能:尿素氮6.89mmol/L,肌酐138.6μmol/L 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925U/L,天门冬的氨基转
移酶(AST )1192U/L
❖ 垂体危象指垂体前叶(腺垂体)机能减退的患者 ,长期未得到适当治疗,自发地或遇到应激后出 现休克 昏迷.这就是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危象, 简称垂体危象
❖ 严重虚弱无力、恶心、呕吐;高热(高热型 )或体温低于35℃(低温型),血糖过低( 低血糖型),血压过低或休克(低血压型) ;严重时抽搐、昏迷
【辅助检查】
甲状腺激素
❖ 小量开始,逐渐加量 ❖ 左旋甲状腺素50-150ug/天 ❖甲状腺片40-120 mg/天
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 性腺激素
生育期妇女可行人工周期治疗,恢复第二性征 及性功能
男性病人用雄性激素可促成蛋白质合成,肌肉 有力,精力充沛,如安雄、丙酸睾酮
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 生长激素替代治疗
成人生长激素缺乏可使肌肉无力,脂肪堆积,红 细胞生成减少,抵抗力减弱,或因血容量不足而 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等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心电监护监测 3、呼吸道的管理 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
助通气,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
4、肝肾功能监护 密切观察皮肤及巩膜变化,监测
尿量、尿色,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 。密切监视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护理措施
5、用药的护理 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应避免从该通路输入药物、检查
1. 靶腺功能测定 测定性腺、甲状腺、 肾上腺
皮质
2. 垂体功能测定 FSH、LH、TSH、ACTH、
PRL及GH血浆水平低于正常
1. 3. 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可了解病变部
位、大小、性质
治疗要点(一)
一般护理
1、生活规律,避免劳累 2、饮食指导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适量钠、 钾 3、积极对症处理 止吐、抗感染、通便 4、了解病人心理变化 病人常出现悲观、忧郁和焦 虑等心理
【临床表现】
4. 垂体危象
基础—全垂体功能减退症 诱因—感染、腹泻、呕吐、饥饿、寒冷、急性心
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 药物等 表现—高热、循环衰竭、休克、恶心、呕吐、头
痛、神志不清、谵妄、抽搐及昏迷等
分型—高热型、低温型、低血糖型、低血压、循 环虚脱型、水中毒型及混合型
垂体危象
❖ 机体表现为急剧的腺垂体功能减退
2、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片40-120mg/d,小剂量开始以
免增加肾上腺皮质负担诱发危象
3、性激素 育龄女性轻者人工月经周期治疗,
男病人可用丙酸睾酮治疗
靶腺激素替代治疗
❖ 先补糖皮质激素,再补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 因甲状腺激素合成会加速皮质激素的代谢,而加重其 不足
❖ 通常氢化可的松(生理分泌量)
【护理措施】
(六)心理护理 关心体贴病人,鼓励病人诉说使其 烦恼的因素;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解释病 情,提供有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帮助病 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 状态
【健康指导】
●生活指导 生活规律,情绪乐观,避免过劳,注意保
暖。预防外伤和呼吸道感染
●饮食指导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
颅腔隔开
腺垂体的功能
分泌6种激素
2
生长激素G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卵泡雌激素FSH
腺垂体激素分类 肽类激素: ACTH、 β-LPH 蛋白质激素: GH、 PRL 糖蛋白激素: TSH、 LH、 FSH
二、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指各种原因引
起的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的
食,少量多餐,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病情监测指导 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垂体危象的征
兆。外出时随身个人疾病信息识别卡
●用药指导 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掌握所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
患者 :赵某某 性别:女 年龄:33 入院时间:2015.12.8 9:10 既往史:糖尿病、2006脑瘤摘除术、胃炎、子宫萎
效果评价 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遵医嘱用药
自我形象紊乱----与身体改变有关
❖ 尊重、关心患者 ❖ 心理护理正确面对 ❖ 适量运动,合理饮食 ❖ 合适的衣服修饰 效果评价 患者积极配合,制定运动、饮食计划
体温不升----与继发性甲减有关
❖ 调节室温 :室温18~20°、湿度50%~60% 为宜
❖ 给予热水袋:热水袋置于适当的位置,防止 患者烫伤
【护理措施】
(四)用药护理
告知病人本病为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激素替代治疗 先补充糖皮质激素,然后再补甲状腺激素,以防发生 肾上腺危象和循环衰竭。注意依病情调节糖皮质激素剂量, 符合皮质醇生理性分泌节律 甲状腺激素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 育龄女性需采用人工月经周期治疗,可维持第二性征 和性功能,促进排卵和生育 男性病人用丙酸睾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