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2018年5月7日至2018年5月18日
实习地点: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
指导老师:岳玥
实习科目:中药炮制
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
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

根据炒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

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

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減少副作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梔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五、实验方法
(一)炒黄
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

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鼓起,有炸裂声,并逸出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色泽加深,鼓起,有裂隙,微具香气。

4.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呈黄白色稍有焦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称重。

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呈黄白色,鼓起,有裂口,微有焦斑。

具香气。

5.薏苡仁取浄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
出放凉。

称重成品性状:本晶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

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槟榔取浄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焦斑,取出
放凉。

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3.麦芽取净麦芽,称重,置热锅内,先用文火后用中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炒干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焦褐色,膨胀,少部分爆花。

4.栀子取碎栀子,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具焦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或红棕色。

有香气,味苦微涩。

(二)炒炭
1.蒲黄取浄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


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推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深褐色,质地轻松。

味涩,存性
2.槐米取净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发现火星,可喷淋适
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

3.判芥取浄判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
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实验二炙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炙法的目的意义。

(2)掌握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二、实验原理
药物吸收辅料经加工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均能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初,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三、实验器材
炉子、锅铲、铁锅、瓷盆、瓷盘、量筒、台秤、纱布,酒借、姜、食盐、蜂蜜、羊脂油等。

四、实验内容
1.酒炙川芎
2.醋炙香附、钩藤(下节课实验内容之一)
3.盐炙车前子
4.蜜炙甘草、百合
5.姜炙厚朴
6.油脂炙淫羊藿。

五、实验方法
(一)酒炙
川芎取净川芎片,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后,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

川芎每100kg,用黄酒10kg。

成品性状:本品呈棕黄色,微有酒气。

(二)醋炙
1、香附取净香附粒块或片,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香附微挂
火色,取出晾干。

筛去碎屑。

香附每100kg,用米醋20k9。

成品性状:本品制后颜色加深,微挂火色,具醋气。

2、钩藤取净制钩藤,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阴干或用文火加热,炒至黄褐色,干燥,取出放凉。

钩藤每100kg,用米醋20kg。

成品性状:本品呈褐色,略具醋气。

(三)盐炙
车前子取浄车前子,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裂声,微鼓起时,喷入盐水,炒干后取出放凉。

车前子每10kg,用食盐2kg。

成品性状:本品鼓起,部分存裂隙。

味微成。

(四)蜜炙
1.甘草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加入净甘草片内拌匀,闷润,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
表面棕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

甘草每100kg,用炼蜜25kg。

成品性状:本品呈棕黄色,微有光泽。

味甜,具焦香气。

2.百合取浄百合,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时,加入用少量开水稀释过的炼蜜,迅速翻动,拌炒均匀,继续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百合每100kg,用炼蜜5kg。

成品性状:本品呈金黄色,光泽明显。

味甘微苦。

(五)姜炙
厚朴取浄厚朴丝,加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完全吸尽,置热锅内,不断翻动,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筛去碎屑。

厚朴每100kg,用生姜10kg(干姜用1/3)
成品性状:本品色泽加深,具姜的辛辣气味。

(六)油脂炙
淫羊藿先将羊脂油置锅内,用文火加热,至全部溶化时,倒入净淫羊藿丝,炒至微黄色,油脂被吸尽,取出放凉。

淫羊藿每100kg,用炼羊脂油20kg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微黄色,润泽光亮,质脆。

具油香气。

大纲完成情况:熟悉饮片的炒法、炙法的炮制方法,了解中药炮制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习收获体会及不足:
(1)依据各法炮制程度及各药特点控制适宜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药材外观变化。

炒黄温度一
般控制在160℃-170℃炒焦一般控制在190℃-200℃,炒炭一般控制在220℃-300C。

(2)酸枣仁炒黄时火力不宜过强,且炒的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油枯失效。

蒲黄如已结块,炒
时应搓散团块。

王不留行翻炒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花程度。

(3)各炙法中采用先拌辅料后炒方法炒制的药,一定要闷润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或滲透到药物
组织内部后,才可进行炒制。

酒炙药物闷润时,容器要加盖密闭,以防酒迅速挥发。

后加辅料炙的药物,辅料要均匀喷酒在药物上,不要沿锅壁加入,以免辅料迅速蒸发。

(4)若液体辅料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