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真题及部分答案详解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真题及部分答案详解

华南理工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卷上做答无效,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科目名称:经济学(含宏观、微观)
适用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
共 2 页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3、外部影响与科斯定理
4、真实利率与费雪效应
5、滞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这种陈述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2.完全竞争理论的必要假设有哪些?试解释这些假设的重要性。

3.一个厂商排放污染物破坏了周围环境。

简述激励厂商降低污染物的几种方法。

4.概述经济增长(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

5.支出法GDP由哪些部分构成?什么是最终消费率?中国最终消费率为什么偏低?
6.自动稳定器有哪些?选择其中一个稳定器解释它如何并为什么会影响产出波动。

三、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假设两家电子厂商S和T共同持有一项用于机场雷达系统零件的专利权,此零件的需求函数是P=200-QS-QT, 式中QS和QT是两家厂商的销售量;P是市场销售价格。

两家厂商制造和销售此零件的总成本函数分别是TCS=1500+55QS+QS2和TCT=1200+70QT+QT2。

①假设两家厂商按古诺模型独立行动,求市场价格、每家厂商的最优产量、每家厂商的利润;
②如果两家厂商串谋,求市场价格、每家厂商的最优产量、每家厂商的利润;
③比较两种情况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若某一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如下:C=100+0.8Y;I=150-5r;L=0.12-2r;M=100(单位:亿元);试求:
①IS-LM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及利率水平。

②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12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单独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追加的投资应为多少?利率水平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

③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1200亿元,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单独运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追加的货币供应为多少?利率水平为多少?分析该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

④若政府在提高收入水平的同时仍想保持原有的利率水平,应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追加的投资或货币供应各为多少?
四、论述题(30分)
2010年7月以来,我国CPI持续上涨,2011年8月份同比涨幅达到6.5%,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试运用经济学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分析说明此轮CPI上涨的各种可能的原因,并就政府如何控制CPI上涨谈谈你的看法。

2009 年华南理工大学868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第一题:解释概念(每组6分,本题满分30分)
1.机会集合与机会成本
【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机会集合与机会成本,所以写出其定义即可。

【答案解析】
机会集合是指在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下,经济个人所能够做出的选择的集合,即那些在实际中可行的全部选择所构成的集合。

对于经济个体的决策而言,只有在处于机会集合内的那些选择行为才是切实可行的,而处于机会集合外的选择都是不可行的。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资源是稀缺的;
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查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
【考查知识点+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边际产量及边际成本,所以写出其定义及表达式即可。

【答案解析】
边际产量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例如,在生产中如果只有劳动L是可变投入,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MP=ΔQ/ΔL
假设生产函数连续且可导,从而可以用总产量对可变投入量求导得出边际产量,即MP=
dQ/dL。

这样,在某一产量上的边际产量,就是该产量相对于总产量曲线上一点的斜率。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

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产量变化量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本文摘自致远华工考研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