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及研究
房地产行业的兴盛衍生出以物业管理、房地产销售为代表的一系列产业,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房地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大幅提高,然而长期没有得到优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并不能提供业主预期服务,由此便导致了物业管理中的乱象。
基于这种现实状况,本文将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关于应对策略的讨论。
标签:物业管理;现状;研究
引言: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与房地产相伴而行,房地产的形式带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为了对已建设地产形成有效管理,房产开发相关单位积极引入物业管理服务;在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相关行业已经充分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物业管理行业的存在有效的解决了就业紧张的社会问题,为下岗、专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一、物业管理现状
物业管理行业对房地产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业管理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并未与人们不断提高的要求相匹配,反而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我国物业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物业管理活动无序的根本原因,缺乏法律指导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往往表现出随意性。
对于这种行为,政府针对性地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然而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
究其原因,可以认识到完整的物业管理法律始终没有形成,现行的法规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因此,物业管理活动中出现得部分物体无法依照法律条例得到解决,而这也到这物业管理单位与业主间的矛盾不断积累。
正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物业的收费行为,但是新闻报道上屡见不鲜的物业服务收费问题充分说明了法律实施的局限性。
(二)物业管理人员综合整体素质达不到管理要求
素质低下的物业管理人员无法高效完成各项管理要求。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
国内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时间段,可供借鉴的管理经验不足;另外,物业管理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支撑,高校中小众的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面对庞大的人才缺口,作用毫无疑问是杯水车薪;物业管理从业门槛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组成五花八门,管理难度大。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多由竞争力弱的剩余劳动力组成。
另外,考虑到物业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从业人员除了要对保洁、保安工作有一定认识,还应当具备基本职业道德。
(三)业主和物业的矛盾更加凸显
物业管理行业可以看作服务行业,所以物业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业主。
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应适当考虑业主的实际需要,在充分听取业主意见后,再对管理模式做出调整。
为了缓解业主和物业间的矛盾,双方应当通过积极协调建立稳定的交流渠道。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物业公司罔顾业主意见,随意更改管理模式,造成业主生活受到影响的事件。
当然,业主群体中也存在部分认知错误的人,其将自身与物业管理单位看作“主仆关系”,不尊重物业管理人员的职业和工作。
(四)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不健全
出于发展方面的考虑,企业在制定发展策略前或多或少会参考政府政策,物业管理行业亦是如此。
因此,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行为相关联,然而政府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识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用传统的视角看待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从而在错误的认识上做出了不合理的决策,最终导致物业管理公司运营处于无序状态。
二、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
(一)健全和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和法律
健全物业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
众所周知,物业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事件呈现出琐碎化的特征。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当地物业管理实际情况,结合矛盾主体特征调整法律发挥,务必要强化立法可行性,保障矛盾双方都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二)积极培养人才,提高管理能力
物业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相关从业人员,提高物業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政府要加强行业准入审核,倒逼物业管理企业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务必要确保物业管理团队优良素质和管理、服务能力。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可以组建教学团队,针对素质低下的物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确保物业管理人员道德水平达到要求,物业管理行业可以征求政府部门帮助,建立起行业内征信体系,促使物业管理人员规范自身行为。
(三)积极推进竞争机制,实现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
我国物业管理从业者人数已达八百万,但是物业管理公司却将近十万。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代表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规模不大,行业资源集成度低,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因此,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将物业管理项目纳入挂牌投标范围内,可以使业主获得“物美价廉”的物业管理服务。
(四)以业主为导向,丰富服务类型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物业管理服务于业主。
为业主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符合运营需要,所以物业管理单位要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为业主提供基本生活以外的服务类型。
“健康住宅”“环保住宅”等都是物业管理单位发展的可行方向。
结束语:
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化进程推进迅猛的当今现代,物业管理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凸显。
因此,政府部门和物业管理部门要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出台符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监督,促使物业管理单位对自身服务水平和社会形象进行改善,建立起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满足业主多样化的服务需要。
参考文献:
[1]阮飞勇.浅析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8(8):268-269.
[2]陈东.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13(6):159-159.
[3]韩艳峰.试论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3(3):178-178.
[4]郑素苹浅析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1,37(23):221-222.
第一作者,李博,1996,男,四川巴中人,本科,学生,物业管理专业在读;
第二作者,郭成,1996,男,四川内江人,本科,学生,物业管理专业在读;
第三作者,吕龙祥,1996,男,四川简阳人,本科,物业管理专业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