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遗尿症介绍 ppt课件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2.设置日程表
从治疗第一天起设置日程表,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 宝宝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 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及晚餐中液体摄入量太多 等。当宝宝没有尿床时,把一颗星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 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幼儿遗尿症介绍
1
幼儿 泌尿 系统 生理 特点
2
遗尿 症诊 断标 准及 分类
3
遗尿 原因 探索
4
遗尿 症的 治疗 方法
5
遗尿 症的 危害
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
❖ 幼儿膀胧容量较小,粘膜柔嫩,肌肉层及弹力 纤维发育不良,储尿功能差,故幼儿年龄越小每 日排尿次数越多。
❖ 膀胧受脊髓和大脑的控制,一般1岁半左右可 养成控制排尿的习惯,但由于幼儿中枢神经系统 的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在摄入大量食物或饮料、 过度疲劳、环境变化、精神刺激等影响下,往往 会出现遗尿现象。
遗尿原因探索
❖ 心理因素 有些研究者认为,遗尿主要是由心理因素造
成的。可以说儿童遭遇的精神创伤及情绪障碍的 产生是遗尿的重要诱因。道格拉斯(Douglass)曾 研究了4500例儿童,在这些儿童中,有精神创伤 的儿童遗尿的发生率是无精神创伤儿童的两倍。 这些精神创伤主要是指儿童早期遇到的各种生活 变故,如环境的变化、家庭不和睦、缺乏双亲爱 抚、父母离异、入托幼机构、受恐吓、焦虑等都 可诱发遗尿。有研究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战争年 代或自然灾害期间,遗尿发生率普遍较高。
遗尿症诊断标准及分类
❖ 诊断标准、概念: 一般认为,儿童在3岁以后白天不能控制排
尿,或在5岁以后仍然经常性地不能从睡觉中醒 来自主排尿的现象称为遗尿症。
遗尿症诊断标准及分类
❖ 分类: ❖ 正常情况:
一般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能够自行控制排尿,仅在夜间偶尔遗尿。
第一种分类: ❖ 器质性遗尿:
由于器质性疾病造成的遗尿,占3岁以后,尤其是5岁以后经常遗尿的儿童的10%。
2.临睡前不宜过分兴奋
养成按时睡眠,睡前不可逗宝宝,不可让宝宝兴奋 ,不可进行剧烈活动,也不可看惊险的影视片,以免使宝 宝过度兴奋。
3.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
养成每天睡前排干净尿的习惯,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 的家庭,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个澡,使其能舒适入睡,减少尿 床的产生。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4.膀胱功能锻炼
让孩子白日饮水后,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时间间隔,鼓励孩子 每次排尿过程中中断排尿,数l一10下后再把尿排尽,从而增强膀胧 功能。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 医学治疗方面 1.药物疗法
服用氯丙咪嗪,每天临睡前服用一次,剂量遵从医嘱,一般在 见效后持续服药3个月。然后,用同样的剂量每两天睡前服用一次, 持续3个月,总疗程6个月。氯丙咪嗪对膀胱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 使膀胱的容量扩大,并可刺激大脑皮层,使宝宝容易惊醒,起床排尿 。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个别宝宝在治疗一开始,如出现睡眠不安 、胃口下降及容易兴奋的现象,一般不用处理,大约1-2周就可自行 消失。
❖ 主要因素有: 1.遗传因素 2.疾病因素 3.心理因素 4.早期训练不当 5.过度疲劳
遗尿原因探索
❖ 遗传因素 许多原发性遗尿与家庭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有人统计,70%的遗尿症患儿其直系亲属有遗尿病 史。 ❖ 疾病因素
一些器质性疾病,如大脑发育不全或不够完 善、骼骨发育不良、膀胧炎、肾盂肾炎、烧虫病 等可能导致遗尿的发生。一旦治愈疾病,遗尿也 就不再发生。
3.建立条件反射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父母在宝宝夜晚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 小时用闹钟将宝宝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宝宝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 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条件反射建立,宝宝能够被膀 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鼓励宝宝自己 去厕所排尿,使他们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大脑对来自膀胧的刺激反应迟钝。因白天过于兴 奋疲劳,导致夜晚睡眠过深,大脑对来自膀胧的 刺激反应迟钝。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 生活照料方面: 1.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后,让宝宝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 宜偏 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 、 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 功能性遗尿:由于大来自皮质及排尿中枢功能失调所造成的遗尿,占90%。
第二种分类: ❖ 原发性遗尿:
在临床上将儿童从未间断过的遗尿称为原发性遗尿,有家族遗传史。
❖ 继发性遗尿:
将有过半年以上遗尿症状消失而后又因某种原因重新出现遗尿现象的遗 尿称为继发性遗尿。
遗尿原因探索
❖ 遗尿的最主要原因是儿童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 及排尿中枢功能失调。
遗尿原因探索
❖ 早期训练不当 成人对婴幼儿排尿训练过早或过于粗暴或不
加任何训练都有可能成为遗尿的诱因。训练过早 ,婴儿大脑发育及理解能力有限,难以承受复杂 的训练;训练方式不妥(尤其是把尿过勤)或不加任 何训练,导致儿童未能及时建立良好的排尿反射 机制。
遗尿原因探索
❖ 过度疲劳 因白天过于兴奋疲劳,导致夜晚睡眠过深,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 行为治疗方面 1.床垫警铃法
对于遗尿,国外的研究认为治疗功能性儿童遗尿的较为有效的 方法是行为治疗中的经典的条件性治疗,其中以莫勒(Monror)设计 的电铃—褥垫装置(又称排尿—警铃法)最有影响。方法是让孩子睡在 特制的床垫上,床垫上安有金属片,这类金属片在遇湿后,即可接通 警铃,发出响声,从而刺激病儿惊醒并抑制其膀耽括约肌的收缩,停 止撒尿。为了保证警铃发挥作用,在进行这类训练时,要让病儿上床 前多饮水。通过这种训练,孩子能逐渐形成在尿满时自己醒来去排尿 的行为。一般达到连续两周控制遗尿后,可停止治疗。
4.更换尿湿的被褥和衣裤
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及时更换,不要让宝宝睡 在潮湿的被褥里,潮湿被褥会使孩子更易尿床。
5.家长和老师都要给予充分的宽容和关怀
遗尿可使宝宝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成人不可不顾及他们 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等惩罚的手段。这样,只会使宝宝感到更 加委屈和忧郁,更加重心理负担。遗尿症状不会减轻,反会加重。遗 尿症者只能在安慰、鼓励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 成败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