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实训大纲《印刷工艺》课程学术研究实训大纲一、实训简介是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训的方式是调研与实践,目的实际操作使学生通过市场调查结果与实际操作,认识一些常用包装印刷承印材料(纸张、卡纸、瓦楞纸板/瓦楞纸箱、塑料薄膜、复合薄膜等)、油墨、PS版和印后热加工材料;到车间学习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了解当前包装装潢用到印刷品用到的印刷材料和印后加工材料,印刷和印后工艺中均用到的中其其他材料(橡皮布、胶辊、喷粉、光油等)在以后的工艺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二、课程实训教学目的与基求印刷工艺机理实训在校内、校外进行,在校内主要完成此次实训的实习书写。

校外为实地深入细致可以参与工厂的劳动,坐车与普通工人同步上下班,到全厂学习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掌握书籍和包装盒的制作过程,掌握不同各异印刷方式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印刷加工对印刷设计的要求。

而使学生通过此次实训,能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对专精专业知识的掌握。

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及辩证法,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针对实际应用选用合适的材料,使材料发挥最大功用以及达到节约成本的经济目的。

参照实训考纲,收集市场调查的实际资料,每人完成一份实训报告,对实训情况进行总结,最后需要进行成绩考核。

三、课程实训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序号实训项目名称01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02凹版印刷低质量的影响030405四、实训方式及提议1.复习并收集资料,了解胶印、柔印、丝印的工艺流程。

2.参观、了解书籍和包装盒的印前设计、印刷、印后加工的整个流程。

3.学生分做胶印、柔印、丝印、印后加工四组,轮流在各个车间进行实训,了解各个流程的特点,掌握不同印刷方式的印刷原理,掌握印刷对印前设计的要求。

分析并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向控制技术工人请教。

最后,汇编相关的资料,书写实习简报。

五、实训内容:01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通过改变两色的叠印时间,测量叠印色块的叠印率,从而了解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

学时要求类型每组人数2266666平版印刷工艺柔性版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工艺4402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改变印刷双重压力、印刷速度进行采取凹版印刷,测试所得到的印刷品的一般而言印刷密度及阶调再现敏感性,从而了解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

03平版印刷工艺采用平版印刷平版印刷器进行印刷操作,完成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版的安装基层工作,印刷过程中输纸和收纸的控制、输墨量的控制、国画平衡的控制、印刷财务压力控制、套准控制、印刷速度控制等,采用正确的印刷作业方法,印刷出印刷品,在印刷后,进行正确的结束工作,最后能对所印刷的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04柔性版印刷工艺采用柔性版版印刷机进行印刷操作,完成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版的装配工作,网纹辊准备、印刷压力调节、套准控制等,采用正确的印刷作业方法,印刷出印刷品,在印刷后,成功进行正确的结束工作,最后能排印对所印刷的印刷品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

05丝网印刷工艺利用机械绷网机进行绷网;采用感光法制作丝印版;利用手动丝网印刷机或半自动丝网印刷机进行印刷。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实训质量的评估在于基本掌握各工程的操作方法并熟练掌握其中一种操作技术,同时能独立承制产品,因此要选择好辅导基地,指定专职客席。

同时要做足安全、后勤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实习演训的圆满完成。

2、在实训过程中所,应适时地注意对新设备、新技术的介绍和培训课程,以学生的学习好感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根据培养目标要求,突出师生的技能训练,实训阶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水平高低的关键阶段,为此应从严要求。

要加强实训期间的管理,并作严格的考核。

方法是:认识实习阶段的成绩以实习考核明白为依据,小结报告占成绩的80%,实习中其的出勤、纪律、劳动态度等占比20%。

七、课程实训指导影印[1]金银河著《柔性版印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年[2]卑江艳编著《凹版印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年[3]武军、黄蓓青、王德本著《丝网印刷原理与工艺》上海中国轻工工业出版社201*年扩展阅读:《印刷工艺》教学大纲《印刷工艺》教学大纲一、本体论教学内容1印刷技术发展战略简史2印刷基础综论3印前图文信息处理4制版56789印刷应用加工印刷技术的应用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印刷印后设计二、学术研究教学内容10实训一:收集名片10张,收集16KDM设计210*285mm10份。

并实际设计。

11实训二:收集DM二折页,三折页设计10份,收集商业文本封面设计210*285mm8份。

并实际设计。

12实训三:收集CD封设计3个,收集封套设计10个。

并实际设计。

13实训四:收集样本10种。

并实际设计。

14实训五:收集书籍封面设计若干。

并实际设计。

15实训六:收集海报广告设计5。

并实际设计。

16实训七:收集手提袋10个。

并实际设计。

17实训八:收集排印包装设计5个。

并实际设计。

18实训九:收集3件你以为最有创意的印刷品上交说明并实际设计。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总的教学时数为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研究为20学时,实践教学为20学时。

教学内容印刷技术发展简史印刷基础综论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印刷技术的应用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印刷应用设计总学数学时数22422222220实践22422222220网上课堂《印刷工艺》沙朗通说明一、本课程性质、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主要讲述印刷工艺的基本知识。

掌握印前,印刷,印后基本知识。

重点掌握电脑印前完稿技术。

《印刷工艺》是一门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印刷工艺的,熟悉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印后加工装订以及印刷技术在各种媒介上的应用,从而能够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先期流程,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二、本课程与其它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在结构上学生不存留只把眼光停留在对设计的一般应用和操作方式上,而是能适时了解、熟悉设计好的作品如何通过印刷成为成品,在设计时就应把印刷因素考虑进去。

三、本课程的塞奇要求学生简单了解恰当印刷技术的发展状况,熟悉印刷工艺对设计的要求,掌握印刷时出现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为了适应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趋势,在教学投资过程中,要求知识指标体系实训与实训相结合,强调以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设计实践为培训中心,在课程的各个阶段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实践经验设计分析方法与设计实践课题,使学生在这些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法律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得以激发,综合的设计获得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各方面:1.坚持规范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在基础设计学习阶段坚持教学,每个章节教学都强调的教案设计、课堂讨论、设计实践、装配作业评判等基本环节,实行单人设计题目与小组(一般为3~5人)产品设计题目相结合。

分章节内容让学生自学,然后在课堂上讲解,接着由辅导员讨论等进行讨论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学习,学生家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衰落期能力。

2.采取多种形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互动性在基础设计学习的根基基础上,安排有难易不同、方法有别、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典型产品设计题目、比赛项目等,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基础和爱好进行选做。

这样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师指导下所,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以小组相互讨论方式确定设计方案,并加以现场陈述,接受其他同学的回答,最后由教师讲解和评价方案。

这种以课堂竞赛式的教学内容形式,为每位同学都直接提供全都了平等的自我表现的平台;而小组间的竞争,不仅激发了学生青春活力的投身于热情、自学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并亲密关系增进了班级体成员的了解和友谊。

3.积极开展课题训练,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加强产品线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培养,积极开展与教师科研相关的课题研究。

具体作法是:先由教师提出科研课题或企业委托的产品设计任务,学生根据兴趣结语,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查资料、制定设计投资计划设计到完成设计,最后以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形式呈显设计结果并进行设计答辩。

经济发展这样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宽松条件,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给予了全面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植创新能力,同时积极推动也大力推进了教师的科研活动,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利用软件系统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手段,使产品设计教学折射出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培训课程教学课中的作用。

形成了一个理论到实践完整的、系统的、有机实践过程。

五、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印刷应用设计印前图文信息处理(1)印前处理概述(2)文字信息处理(3)图像信息处理原版(1)凸版制版(2)平版制版(3)凹版制版(4)孔版制版印后机械加工(1)装订工艺(2)表面加工印刷技术设计应用印刷在的撰写中的应用印刷在书刊报纸生产中的应用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印刷应用设计(1)印刷广告设计:(2)出版物设计:(3)印刷包装设计:六、具体教学要求一、印刷技术发展战略简史了解(1)印刷术的起源(2)雕版印刷术的研制成功发明和发展(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4)我国泥金向国外的传播(5)现代印刷术产生的产生和演进(6)我国印刷工业的发展战略(7)世界纺织工业的现状2、重点掌握(1)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社会变迁二、印刷基础综论了解(1)印刷的定义及要素(2)印刷的作用、特点及其进行分类(3)印刷出版伦理道德2、重点掌握(1)印刷用纸及重量(2)印刷的定义及特点(3)亚洲标准书号三、穿孔卡片图文信息处理(1)印前处理概述(2)文字信息处理(3)人脸信息处理2、重点掌握(1)印刷图文信息的处理10个过程接稿:输入:图片输入,原稿类型,扫描,电分,扫描仪界面,不同原稿类型扫描,数码图象,文件转化,颜色配置等调整:图象角度修正,修图与抠像,图象尺寸调整,艺术风格色调调整,色彩模式转换文字:文字输入与紫色定义,文本置入,photoshop文字使用注意事项,矢量软件、排版软件中同中文字使用注意事项。

排版:不同软件排版,拼版保存:保存格式打印:不同软件打印输出:不同软件输出马萨省:传统打样与数码打样印刷:纸张类型,印刷类型,印刷过程,后期工艺,报价,色谱使用三、制版(1)凸版制版(2)平版制版(3)凹版制版(4)孔版制版2、重点掌握略讲四、印刷(1)凸版印刷(2)平版印刷(胶印)(3)孔版印刷(4)其他印刷机方法2、重点掌握略讲五、印后加工(1)印后加工概述(2)装订(3)纸本的表面加工(4)纸容器及纸箱加工2、重点掌握(1)装订工艺(2)表面加工六、印刷技术的应用(1)概述(2)影印在设计出版中的应用(3)印刷在书刊报纸生产中的应用2、研究重点掌握略讲七、印刷设计工具软件应用八、印刷应用建筑设计(1)印刷广告设计:1)VI企业形象策划:VI内容功用名作巨作赏欣创意作业2)广告招贴、海报:概念国际海报欣赏创意作业3)展板设计:内容创意素材展板产品设计喷绘装裱(2)出版物设计:A、出版物设计:1)封面设计:封面的结构、创意设计2)版式设计:版式基础、版式结构、作业3)书形设计:各种外型设计、内部结构设计、综合材料4)样本设计(16P)B、印刷工艺:①印刷种类:设备、印刷种类、区分方法②印张开度:印刷品开度尺寸、常用类别、定量③印刷色彩:四色、专色、网点线数、角度、色标④印前设计:出血、套印、色彩还原、格式、折手、拼版、自翻、叼口、注意事项出片、打样、PS版、四色印刷、专色印刷⑤印后加工:覆膜、上光、UV、烫金、凹凸、模切、装订⑥特种印刷:静电、立体、激光防伪、热转印、金属、几何印刷等九、印刷应用领域设计(3)印刷包装人体工学:1)包装概论与纳米技术包装材料的应用2)包装立体结构设计3)包装的平面效果图4)包装设计的操作流程与制作七、其它教学环节的必要说明本课程与实训课程紧密结合,实训活动备考安排在专业课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