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复习思考题1、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一般应分别包括哪些内容?项目建议书的内容:1、项目名称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依据3、产品方案、市场预测、拟建规模与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4、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与技术、设备可能的引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5、环境保护;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设想,包括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预算;7、项目实施规划设想;8、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估算;9、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1、总论2、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3、原材料、燃料及资源情况4、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5、设计方案6、环境保护调查环境情况,预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与三废治理的初步方案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与人员培训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初步设计可以分为哪三种情况?初步设计阶段包括哪些内容?按工程规模的大小、工程的重要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条件的成熟度及设计水平的高低分为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三种情况。

主要内容有:1、设计文件(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2)、设计的指导思想、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比较、选择与阐述(4)、主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与生产定额(5)、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6)、车间布置的说明(7)、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2、设计图纸(1)、生产流程图(2)、车间设备布置图(3)全厂总平面布置图(4)、主要生产设备与电动机一览表(5)、主要材料估算表等。

3、厂址选择的重要性。

厂址选择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厂址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建厂过程中能否以最省的投资费用,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工厂设计中所提出的各项指标,而且对投产后的长期生产、技术管理与发展远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布局与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厂址选择就是百年大计问题,至关重要。

厂址选择的概念包括地点选择与场地选择两个层次。

地点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区内的方位(即地理坐标)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勘测调查,对比分析。

场地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点处的面积大小、场地外形及其潜在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周密的调查、预测、对比分析,作为确定厂址的依据。

(1)、厂址位置要符合城市规划与微生物发酵工厂对环境的特殊要求(2)、厂址要接近原料、燃料基地与产品销售市场,还要接近水源与电源(3)、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4)、场地有效利用系数高,并有远景规划的总体布局(5)、有一定的基建施工条件与投产后的协作条件(6)、厂址选择要有利于“三废”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4、厂址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准备工作、现场勘查与编写报告三个阶段,请简单介绍这三个阶段分别应当做些什么工作?准备工作阶段:1、组织准备:由主管建厂的国家部门组织建设、设计、勘测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选厂工作组。

2、技术准备:选厂工作人员在深入了解设计任务书内容与上级机关对建设的指示精神的基础上,拟订选厂工作计划,编制选厂各项指标及收集厂址资料提纲,包括厂区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资料提纲。

现场勘查工作阶段:1、选厂工作组向厂址地区有关领导机关说明选厂工作计划。

要求给予支持与协助,听取地区领导介绍厂址地区的政治、经济概况及可能作为几个厂点的具体情况。

2、进行踏测与勘探,摸清厂址厂区的地形、地势、地质、水文、场地外形与面积等自然条件,绘制草测图等。

同时摸清厂址环境情况、动力资源、交通运输、给排水、可供利用的公用、生活设施等技术经济条件,以使厂址条件具体落实。

编制厂址选择报告:厂址选择报告阶段就是厂址选择工作的结束阶段。

在此阶段里,选厂工作组全体成员按工艺、总图、给排水、供电、供热、土建、结构、技经、地质、水文等13个专业类型,对前两阶段收集、勘测所实得的资料与技术数据进行系统整理,编写出厂址选择报告,供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审批。

5、在厂址方案比较时,国内外工程设计界长期研究有两种比较选择法即统计学法与方案比较法,请问什么就是统计学法与方案比较法?统计学法:就就是把厂址的诸项条件当作影响因素,把欲要比较的厂址编号,然后对每一厂号厂址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逐一比较其优缺点,并打上等级分值,最后把诸因素比较的等级分值进行统计,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

这种比较方法,把诸影响因素瞧成独立变量,逐一比较,工作十分细致,但很繁琐。

只有借助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方可推广使用。

方案比较法:就就是以厂址自然条件为基础,以技术经济条件为主体,列出其中若干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形成厂址方案。

然后对每一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结合以往的选择厂址经验,得出最佳厂号的选择结论。

这种方案比较法的理论依据就是:主要影响因素起主导作用与设计方法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原则,因而得出的结论较为可靠,做法上避免了繁琐而广为采用。

6、地形图、等高线、风玫瑰图。

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势变化幅度的图形。

等高线:地面上相同高度的各点连接成的封闭理想曲线。

或者,等高线就是设想的水平面与地势起伏的地面相交而成的封闭曲线。

风玫瑰图:亦称风向频率图,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制的,坐标原点表示厂址地点,坐标分为8个或16个方位,表示有来自这些方向的风吹向厂点。

将常年每个方向吹向厂址的风的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百分率称为该风向的频率,将各个方向风频率按一定的比例,在方位坐标上描点,可连成一条多边形的封闭曲线,称之为风向频率图。

由于多边形的形状很象一朵玫瑰花,故又称为风玫瑰图。

7、发酵工厂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

内容:1、平面布置设计2、竖向布置图3、运输设计4、管线综合设计5、绿化设计原则: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设计任务书、厂址选择报告与厂址总平面布置方案草图与生产工艺流程简图等文件的要求进行布置设计。

8、发酵工厂的组成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厂区的划分,这些组成内容一般分布在工厂的什么位置?工厂组成:1、生产车间:生产成品或半成品的厂内所有工艺生产主要工序部门,称为生产车间。

2、辅助车间:协助生产车间正常生产的各生产部门,称为辅助车间,也由若干建、构筑物构成。

3、动力车间:保证生产车间顺利生产及全厂各部门正常工作的部门,称为动力车间。

4、行管部门:全厂性行政、后勤职能部门,起指挥管理服务的作用。

5、职工宿舍: 由职工家属生活及倒班宿舍、运动场、绿化美化等建筑、构筑物设施组成。

分布:P299、总平面水平向布置有区带式与周边式两种布置形式,这两种布置形式有何特点?总平面竖向布置有分离式布置与连续式布置两种布置形式,这两种布置形式有何特点?联合式布置形式有何特点?区带式布置:在厂区划分的前提下,保证区域功能分明的特点,以主要车间的定位布置,带起辅助车间与动力车间的逐一布置。

特点:突出了主要生产车间的中心地带位置,全厂各区布置得比较协调合理,道路网布置井然有序,绿化面积得以保证,就是目前发酵工厂最常用的布置形式。

周边式布置:由于厂址四周情况与城市规划的需要,将生产车间环绕厂区周边,首先从厂大门处开始布置,逐一带起辅助部门与动力部门,相随着布置。

特点:厂房建筑沿周边,厂区无严格划分,生产集中,有利于车间管理联系;厂大门临大街处,厂房顺街道直线布置,比较整齐美观;但厂房方位很难与主风向成60o~90 o的合适角度,因而通风不利,环境卫生需注意改善。

分离式布置形式:主要生产车间与辅助车间的厂房或一个生产车间的各个工序的厂房,分散布置在划分好的区片里,并且厂房建筑多就是单层或二层式的布置形式,称为。

优点:各车间建筑彼此独立,无竖向拼合布置。

建筑物间距较大,结构简单。

防火安全,有良好的通风与充分的采光条件。

还可减免粉尘、烟气、噪音及地震等对其它车间的影响。

另外,能留有发展余地。

缺点:增加占地面积,延长生产流程线及管道线路,使车间联系不方便,同时增加常年的输送费用。

连续式布置形式:就是将主要车间与辅助车间或一个车间的若干工序的厂房进行竖向布置,予以合理并接。

优点:相对地减少工厂占地面积,提高了产量;缩短生产工艺流程线及减少车间之间的运输费用与车间管理费用,车间联系方便。

缺点:建筑密度大,使通风采光或高温作业条件差;防火卫生要求高等。

联合式布置形式的特点:根据发酵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结合厂址自然条件及施工技术水平条件,将水平向与竖向平面布置的优点协调结合,使得总平面布置既有明显的厂区划分,又使建、构筑物疏密合理;既有建筑物的悬殊标高,又有防火卫生与通风采光的妥善处理;既有先进的技术集中生产管理,又留有发展余地。

10、厂区占地面积,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建筑系数及其意义?厂区占地面积:就就是指整个工厂的占地面积,包括生产区、厂前区、厂后区与两侧区。

越大,说明地皮征用费与基本建设费高,反之则节约用地与基建投资费用。

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就是指建、构筑物底层轴线所包围的面积。

此值的高低,说明建、构筑物数量多少与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建筑费用的高低。

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就是原材料、燃料及成品贮存作业所需要的场地面积。

其值的高低与原材料、燃料等的进厂方式及贮存周期长短有密切关系。

道路、散水坡、管线占地面积就是指工厂建、构筑物群之间纵横通达的空场面积。

其大小固然取决于建、构筑物占地面积A1的大小及其形状,同时还与这三种面积特性有关。

建筑系数就是建、构筑物与堆场、作业场占地面积之与占全厂占地面积的百分率。

11、简述发酵工厂道路布置的形式及道路规格。

循环式布置:道路为环绕厂房建、构筑物的闭合系统的道路网,并保证物流、人流的运输方便、安全与高效以及消防的要求。

终端式布置:道路不兜环、各有分散终点,在终点端设置回车场,以便车辆调头。

回车场的布置形式有圆形、三角形、T形等。

上述两种布置形式还有些补助布置形式:(1)、在线路长的单车道上应补上会车道。

(2)、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应做圆角形布置。

其最小曲率半径:双车道为7m;单车道为9m。

(3)、在办公楼、成品库前,车辆需要停放与调转,此处的道路要加宽成停车场。

道路的规格包括宽度、路面质量等,根据城市建筑规定、工厂生产规模等而定。

通常以城市型道路标准施工。

路面采用沙石沥青浇注铺设,并且明沟排水,保持环境卫生。

道路纵横贯通,其宽度依主干道、次干道、人行道与消防车道而异。

主干道宽至6 ~9m,其它支干道为4~6m。

12、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一般经历哪三个阶段?生产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就是什么?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生产工艺流程草图、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讲,生产方法与生产规模确定后,就可设计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料、能量衡算以及部分设备计算与选型。

待设备设计全部完成后,再修改、充实工艺流程草图,根据流程草图与设备设计进行车间布置设计。

根据车间布置图再来修改工艺流程草图,最后得出生产工艺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