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风景写生课时 2
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写生的题材,学会如何制作取景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风景
写生。
2、能够运用取景框对风景进行取舍,学会如何运用线进行风景写生,抓住重点,分清
层次,能够独立地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不要求学生掌握平行透视、焦点透视的死知识,强调构图知识,注意突出主体,线条组织疏密有序。
)
3、通过写生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捕捉物象的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生活。
教学重点制作取景框,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取景框,选取一处风景进行线描写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风景图片、自制的取景框。
学生:铅笔、画纸、卡纸,刀剪直尺等,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组图片,感受自然风光。
2、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
远窄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空间远近的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
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这些表现方法的。
”
巩固、加深对近大远小视觉现象的理解。
二、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1、欣赏课本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这些方框我
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像照相
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
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
好有直接关系。
”
1)师示范: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学生学老师的样子来做,学习用双手拇指、食指配合进行取景。
2)还有一种方法进行构图取景,介绍取景框的做法。
选取长10厘米,宽7厘米的硬卡纸一张,在卡纸中间画8厘
米长,5厘米宽的长方形一个,用直尺、美工刀进行切割,保
留两厘米宽的外框,作为取景框。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老师示范,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制作取景框,学习老师拿尺
子、刀子的方法,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3、教师以课本P12下图为例,看看如何构图取景。
哪些作为画面主体,哪些是陪衬。
4、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近大远小的视觉规律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了解写生步骤。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教师简单演示,学生观察、了解写生步骤。
三、学生练习
学生尝试利用图片,进行风景画构图训练。
注意突出主体,注意线条的疏密组织,要有美感。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简单进行展示评价。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谈谈练习过程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名家风景写生和学生作品,了解线描风景写生的方法。
2、分析课本P12下图,看课本上三个例子所取的构图,好在哪里,各自以什么为主体物?如果让你来取景你会如何让选择、取景?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3、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校园内合适的地点进行实地取景训练,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远近视觉变化。
确定画面的构成,构图方式,确定画面主体,画面的近景、中景、远景。
4、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要求主题突出,线条组织疏密有序。
1)取景
2)构图落幅
3)确定主体物,可以从主体物开始,先主后次,也可以先近景,然后中景、远景,由近及远进行刻画。
4)整体观察,调整统一。
5、老师巡视辅导
6、作业展示评价
1)、分小组自评互评,选出优秀的作品。
2)、优秀作品作者谈自己如何取景,构图时是如何取舍、如何突出整体的。
3)、教师点评、小结。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