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风景画教案
小学生在创作风景画的时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动手绘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小学风景画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风景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重难点解决方法:教师画出房子的结构,接触复杂形体让学生带来的疑惑。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10 12分钟)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1)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
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2)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
并介绍其使用方法。
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3)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
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4)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28 30分钟)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2、风景写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写生能全面接触到风景画中的各类问题,如题材、选景、构图、色彩、技巧、意境等等。
其基本任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对大自然风光美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及构图的能力。
(2)认识外光的景物规律,感受并表现出景的意境和情调。
(3)了解形成远近空间感的各种因素:透视、明暗层次对比、形体复杂与单纯的对比等等;掌握表现空间的方法与技能。
(4)理解自然景色由于环境、季节、气候,时间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丰富连带关系,并掌握其表现的规律与技法。
(5)锻炼风景画笔法,塑造各种不同景物的形体和质感的能力。
低视高:作者的视点,接近地面或低于地面观察对象时,称低视高。
在写生中,坐在地面作画,必属低视高,地平线不能定在画幅二分之一以上的位置,应是接近画幅底线。
也有一些仰视的画幅视点,可以在画幅底线以下。
这种仰视的风景构图,表现的景物能产生巍然屹立、气势非凡的效果
高视高:作者的视点,在人们头部以上,即从高处俯视地面景物。
如到高山坡上去写生地面景色,视平线必在画幅上部或幅外,可表现宽阔的地面和深远空间(景物与景物前后遮挡程度减少)。
高视高的透视构图,可以加强宽广的境界。
3、学生作业:进行风景构图速写,画幅不必太大,工具不受限制,每幅一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
速写应以线为主,也可以使用一些明暗。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三)小结点评。
如持之以恒,可大大提高观察、感受能力,视觉形象记忆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从生活中探索各种构图形式的能力。
展示学生作业。
小学风景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应用绘画知识和临摹学习感受分析山水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
2、掌握树木山石的画法。
教学难点
墨色浓淡变化和景物虚实处理的方法,树木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到大山游玩常常会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使我们很想用笔把它表现下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水墨风景世界,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34页认真欣赏。
(板书)水墨风景画
二、欣赏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幻灯片中的作品)
1、水墨画是中国的国粹,这就是水墨画。
(出示课件)
师(提问):大家觉得它美吗,美在何处?
生答师总结:它若影若现
2、出示课件:这三幅大师作品,描绘的是同样的内容,概括的说画的是风景,详细的说它画的是什么吗?
生答师总结:树和石头
师(提问):那么空白的地方是什么呢?
生答师总结:就是云和水,这种画法叫做计白当黑,所以我们
只要画好树和石头。
同时你也表现出了云和水
三、学画松树
画好树和石头需要长期的积累,这节课老师教大家画松树(出示课件)这就是松树。
1、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松树有哪些基本特征
(1) 树的枝干从粗到细(其实这是所有树的基本特征,如果从细到粗,那么这棵树就倒了)
(2) 树皮一圈一圈,像鱼鳞。
(这种画法叫鱼鳞法,出示课件)
2、经过观察,大家已经掌握了松树的基本特征,可以开始画它了。
需要如下
(1) 画松树从树干开始,从上往下画,松树枝干形态各异,树干朝下(示范)
(2) 画宽树干画树皮,鱼鳞画法,其实就是半圈半圈
(3) 树叶画法:松树的树叶叫松针,松针的形状很多,有马尾形的,有扇形的画松针要一丛一丛的画,将大量的松针进行堆侧,注意聚散。
(4) 最后加些细节,这叫点苔,主要代表断了的枝干,同时也代表苔藓(松针示范)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欣赏
小学风景画教案篇3 知识要素
从整体到局部的裁剪方法
技能要求:
能使用电脑裁剪工具造型,能进行色彩搭配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对风景照的欣赏与描绘发现大自然形色美
实践与创造:能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描绘风景
欣赏与评议:从构图,色彩,细节上表现评价作品
教学重点
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表现风景
教学难点
能生动地表现细节,色彩搭配漂亮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回忆上节课学的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互相欣赏自己收集的风景照片。
3.配乐欣赏教师收集的几张经典照片(媒体展示),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4.展示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尝试
1.利用媒体展示一幅风景画,分析其近,中,远景。
2.展示步骤图,先裁剪出大的色块(注意构图完整),再裁剪小的局部,先裁后景再裁前景。
3.学生分析自己带来的风景照,照片。
4.学生尝试表现风景画。
三.鼓励与辅导
1.发现学生画面中的闪光点,利用局域网即使展示表扬(色彩、细节重点讲)。
2.鼓励学生利用放大功能,有耐心,有信心地描绘细节。
3.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不要拘泥于所带来的风景照片。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局域网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交流如何用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
3.填写作品评价卡(从构图,色彩,立体感,细节表现等方面评价)。
4.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