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造主义

改造主义


四轮马车
第一学年分为两部分: 第一学年 (1)形成动机,确定方向。占整个学年的1/3时间;(2)集中学习政治经济方面的社 会改造问题。占整个学年的2/3时间。 第二学年主要研究科学和艺术领域 第二学年 科学和艺术领域的问题,二者各占半年时间。 科学和艺术领域 科学领域主要研究科学的社会意义以及科学对人的生活的影响。艺术领域则要求 学生学习音乐、绘画、雕刻、舞蹈中的任一种,旨在从科学与艺术的比较中把握艺术 的意义、艺术的社会作用以及对人生活的意义。 第三学年研究教育和人际关系 教育和人际关系的问题。前者占约1/3时间,后者为2/3时间。 第三学年 教育和人际关系 教育方面要求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大纲进行评价,了解当前教育的优缺点,关心教 育的发展;对人际关系的研究要以一定的价值理论为基础,探讨包括种族、民族、阶 级、宗教和国家在内的团体内部和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国际和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四学年研究为了实现一致同意的理想目标所应该采取的技术和策略,再重新考虑以 第四学年 前学习过的课程,求得一个综合的观点 综合的观点。 综合的观点 四年的学习,既分散又集中。每门课程的研究,都要利用丰富的资料,了解已有的经 验。
二、改造主义的哲学基础
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
(一)本体论
改造主义同进步主义一样,也强调经验。 经验 改造主义同进步主义一样,也强调经验。 进步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经验 不同 改造主义更为重视团体的经验。 改造主义“团体经验”的实在观,有两个基本特征: 改造主义“团体经验”的实在观,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认为“团体是理智的存在” 第一,认为“团体是理智的存在”。 如果说,团体是非道德的,那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应该加以否定。但是,改造主义在 承认团体的非道德性的同时,还承认团体的道德性以及理智性。主张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团体, 克服团体的缺点,提高团体的道德性。 第二,相信历史的实在。 第二,相信历史的实在。 改造主义与进步主义都相信历史是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斗争而创造的, 改造主义与进步主义都相信历史是人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斗争而创造的,历史没有什么先验 的目标,历史的跑道和目标是人自己选定的。 的目标,历史的跑道和目标是人自己选定的。 改造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 改造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明确承认历史上存在着社会斗争。 第一,明确承认历史上存在着社会斗争。斗争结果产生新的体制,产生相互影响和对立的两股 势力,一为试图维持现状的保守团体,一为抵抗现存秩序并试图谋求自我发展的进步集团。 第二,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社会斗争的历史。 第二,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社会斗争的历史。人的斗争表现为为了追求更大自由的一种不断努力。 在历史上,人的斗争时而得到成功,随之自由扩大;时而遭到失败,随之自由缩小。因而历史 可以说是“自由的扩大和缩小”的历史。 第三,相信“作为未来的历史” 第三,相信“作为未来的历史”,即相信体现人们所期望的目标的未来理想社会,并主张向未 来理想社会推进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不可分割的。过去和现在是实在,未来也是实在
布拉梅尔德描画了这个未来的理想社会,它包括: 布拉梅尔德描画了这个未来的理想社会,它包括: 充裕的经济; (1)充裕的经济; 政治制度; (2)政治制度; 科学秩序; (3)科学秩序; 艺术模式; (4)艺术模式; 教育制度; (5)教育制度; 人的秩序; (6)人的秩序; 世界秩序。 (7)世界秩序。
一、改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改造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20世纪30年代的改造主义教育【观点多,作用小】 )、20世纪30年代的改造主义教育【观点多,作用小】 20世纪30年代的改造主义教育 20世纪20年代,作为进步主义教育“大本营”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陆 续聚集了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一些著名人物。这些人实际上组成了以后改造 主义的核心。 如哈罗德 拉格、威廉 H·克伯屈、约翰 蔡尔兹、布鲁斯 劳普、 哈罗德·拉格 克伯屈、 蔡尔兹、 劳普、 哈罗德 拉格、威廉·H 克伯屈 约翰·蔡尔兹 布鲁斯·劳普 杰西·牛伦 戈德温·华生 以及康茨等人。在他们看来,进步主义教育需要改 牛伦、 华生、 杰西 牛伦、戈德温 华生、以及康茨 变方向。要少强调个人中心、个人主义的教育,多强调社会中心、社会改造 社会中心、 社会中心 的教育;要少关心个人的成长,多关心社会的变革 社会的变革。 的教育 社会的变革 1930年代初——代表人物——康茨和拉格 康茨和拉格。他们要求通过教育手段,为创立 康茨和拉格 更为平等的社会开辟道路。康茨发表了《美国通往文化之路》(1930)、 更为平等的社会开辟道路 《学校敢于建立社会秩序吗》(1932),拉格出版了《美国的文化和教育》 (1931)。 进步主义者克伯屈、蔡尔兹 克伯屈、 社会责任,但他们并不 克伯屈 蔡尔兹等也主张教育要更注意其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赞成康茨、拉格等人的主张。 作用小:由于得不到进步主义者们的支持,“拓荒思想家”团体的实际作用 作用小 并不大。同时也由于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失业的压力,也由于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爆发,改造主义的活动和影响相对减少。
(二)认识论 认识论
相同: 相同:知识和真理的出发点是追求目标的社会,而不是个人。一般说来,知识 产生于对社会目的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社会目的之方法进行探索的团体。两者都 承认,知识来源于经验,知识的获得无须采用神秘的、超自然的方法,不承认 绝对的终极真理等。两者都认为,价值和理想是人们的所作所为,人根据自己 的经验建立基本价值,并付出自觉的努力来实现它,因而人建立的目标和实现 目标的手段是不可分割的。 不同: 不同:进步主义注重手段,改造主义偏重目的。 社会一致” 1.“社会一致”的方法 2.目的的追求 争论焦点: 争论焦点: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在改造主义者看来,人们在实际生活 中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依靠方法和技术,也依靠选择和决定,当然这种选择 和决定包含着错误的和失败的。目的的寻求和知识的获得有着内在的联系,人 们寻求目的的过程也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进步主义者在目标与手段的问题上 过于谨慎,陷入机会主义。 布拉梅尔德认为,人不仅追求个人的目标,同时也追求社会的目标。人的“目 人的“ 人的 标追求” 社会一致”认识作用是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一致” 标追求”和“社会一致”认识作用是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一致”是追求目标 的必由之路。 的必由之路。
(二)二战后的改造主义教育 二战后的改造主义教育
二战后的50年代——去探索一种教育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 主张学校既 二战后的50年代 50年代 去探索一种教育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 保障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又要发挥社会改造工具的作用。 保障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又要发挥社会改造工具的作用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观点: 观点:布拉梅尔德提出了建设改造主义的两个前提条件。在他看来,进步主 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都是为了应付危机时代的比较习以为常的方式,因 而也都不能妥善解决当前的文化危机。要解决当前的危机,教育要关心方法, 关心目的;教育要关心过程,但更要关心结果 关心结果。奠定以教育为主要手 但更要关心目的 关心目的 关心结果 段的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的基础。 原因: 原因: 其一,人们生活在一个历史上空前的危机时代。他认为,任何教育制度,要 是不及时地优先考虑这些事件,那么就等于“逃避它最迫切的职责”; 其二,科学技术的发达给人类提供了建设一个立项社会的可能性,但是如果 人们错误地利用它,又可以毁灭人类文明。他认为,确定教育的新目的,现 在已经成为可能。虽然行为科学研究进展有限,但足以使我们能够客观地描 述这些目的价值。
1.初等教育的课程 2.中等教育的“轮状课程”是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 中等教育的“轮状课程” 3.高等教育的课程 4.成人教育领域重视“劳动者教育 劳动者教育”和“双亲教育 双亲教育” 劳动者教育 双亲教育
1.初等教育的课程 布拉梅尔德主张,初等教育是一种普遍的义务教育,分为保育学 校、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三个阶段。 保育学校:2 保育学校 2-5岁;儿童应该接受幼儿教育。重点是养育,形成 个人良好的习惯。 初级小学:6 11岁 初级小学 6-11岁;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主,重视游戏教育和读 写算的基本知识技能。 高级小学:12-16岁 高级小学 12-16岁;进行连接初级小学与中等学校的衔接性教 12 育。
改造主义
概况 改造主义(Reconstructionism),有的译为“重建主 改造主义 义”,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它是对社会危机的另一种 态度或教育对策。改造主义发端于进步主义,但它又不同于 不同于 进步主义。 进步主义。 它主张按照它所提出来的理想社会模式来改造社会, 它主张按照它所提出来的理想社会模式来改造社会,以社 会的改造为教育目的,并且主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会的改造为教育目的,并且主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重 新分析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依靠科学知识的力量。 新分析西方文明的基本价值,依靠科学知识的力量。
3.高等教育的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高等教育的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大学要为真理而探索真理,防止大学研究围绕着私人企业 的利害关系转。有实际价值的研究,要在纯粹的“超脱利害的学习 (disinterested learning)”基础上进行。 (2)虽然大学教育是特定的专业教育,但必须进行其基本性质 与以往的专业教育不同的教育。 4.成人教育领域重视“劳动者教育”和“双亲教育”。 成人教育领域重视“劳动者教育” 双亲教育”
(二)课程论 课程论
学校的课程应该包括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 改造主义认为,学校的课程要以理想社会的形象为基础。要使课程的结构具 有意义上的统一性,要以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为主体,以问题为单元 问题为单元来设计课程。 人文学科 问题为单元 布拉梅尔德明确地指出,学校的课程应该是能够实现未来社会变化的运载工 运载工 具。
2.中等教育的“轮状课程”是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
·中等教育的年限为四年 四年。 四年 布拉梅尔德用四轮马车来描述中等教育的课程结构。 ·布拉梅尔德 布拉梅尔德 ·每学年的课程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或中心主题展开,课程的结构则如同 一个车轮形状。 ·每一学年都有一个轮子,四个车轮既各自独立,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