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6138
课程名称: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Synthetical Environmental Design 先修课程:室内设计基础环境艺术概论
总学时:80(讲授与实例分析:15 方案辅导与讲评:25 方案设计: 4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四年级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单项设计课程之后,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检验的一门强化训练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先进的设计理念、立足于建立开放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的知识结构。
掌握最新设计方法和行业法规,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理想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从设计到施工、从虚题到真题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实际工程技术的全面了解及掌握。
注重对学生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和设计规范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概述(课堂讲授 1学时)
主讲老师:陈华新
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本章难点:如何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如何掌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达到能够独立设计的目标。
第二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课堂讲授 5学时)
主讲老师:陈华新、吴江
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相关内容。
本章难点: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第三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人文理念与作品赏析(课堂讲授 3学时)主讲老师:薛娟、侯宁
本章重点: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
本章难点:如何将现代建筑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出“以人为本”的舒适空间。
第四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创意与表达(课堂讲授 2学时)
主讲老师:吴志锋
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思维过程、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创意表达。
本章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设计方案的思维过程以及如何使学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创意方案。
第五章课程设计指导(设计实践)(69学时)
主讲老师:陈华新、景璟、孙继国、张炜、侯宁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不断丰富学生艺术设计的知识储备,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重点与难点:制定方案,在方案中运用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对特定场所进行设计。
第一阶段:课题布置、工程现场勘察调研
第二阶段:设计文案构思、查阅资料、解析国内外大师作品
第三阶段:设计意向图、设计主题汇报
第四阶段:草图绘制、方案会审(平面布局、功能分析、交通流线等)第五阶段:方案绘制(平面图、顶面图、立面图、节点图、效果图等)、教师辅导
第六阶段:方案汇报、讲评,修改完善方案、提交作业。
三、能力培养要求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工程设计现场调研,采取集中教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学方式,训练学生全面理解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本质,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制图规范、设计合理、表达清晰,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能力。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1、《建筑室内设计》陈华新,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2、《环境系统与设施》周长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3、《环境艺术设计》郑曙旸,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年
4、《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工出版社,1984年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鲍家声,中国建工出版社,1981年
6、《办公空间设计》薛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7、《Photoshop平面与环境艺术设计教程》薛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8、《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基础》孙继国,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
9、《室内设计表现技法》张炜,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10、《室内绿化与内庭设计》侯宁,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11、《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 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2、《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英]西蒙. 贝尔著王文彤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13、《公共艺术设施设计》胡天君、景璟,中国建工出版社 2012年
14、《景观设计与艺术》张炜,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
五、考核形式:方案设计
六、有关说明
1、此课程是重要的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集中授课与辅导时间,因此必须确保集中授课的时间,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本课程采取集中教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理论讲授、参观调研、课程设计等重要环节,紧密围绕方案设计环节展
开。
3、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课程建设与改革摘要(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在校高年级学生的重要课程,应当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大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崭新的教学思想和现代设计意识,使学生获取新信息、新观念、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创作的好习惯。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利用理论指导与设计实践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工程现场调研结合,以高品位、高起点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最新设计表现技能,积极参与设计实践,尽早适应社会科研生产活动,达到学以致用。
编写人:孙继国
审核人:李立华
批准人:陈华新
编写日期: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