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
2018级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
三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能力,能够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民航客舱服务、民航地面勤务服务、机场运营、值机、安检及其他旅游服务等工作。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毕业生应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本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体魄,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分为通用和专业两个层面:
(一)通用知识结构:
1.具备本专业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
2.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锻炼身
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健康体质标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二)通用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一定的文字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三)通用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信仰,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
2.思想品德: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仪,诚实守信,有很强的责任
心和事业心。
3.文化素质: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修养。
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及科学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具有较强的心理调
节能力与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5.可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在业务上可持续发展。
6.学习素质: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
7.合作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调工作、组织管理能力。
8.创新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分解
1.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有以下6项:
(1)掌握普通话表达能力。
(2)掌握英语表达能力。
(3)掌握空中服务技能。
(4)掌握社交沟通。
(5)掌握安全应急能力。
(6)掌握急救能力。
2.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由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两个层面的能力构成,综合能
力有4项:
(1)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2)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适应岗位需要和今后发展的语言、文化表达能力。
(4)有较好的计算机文字处理能力。
三、学制、修业年限与培养对象
(一)标准学制:3年;
(二)修业年限:3-5年;
(三)培养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四、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民航服务礼仪》、《民航安检概论》、《客舱服务》、《应急处置与救生训练》。
(课程简介见附件)
五、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一)专业教学团队
1.生师比
学生:教师≦18:1。
2.师资结构
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率2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率20%;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率40%。
配备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管理人员。
3.师资质量
专业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经历;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组织实施教学,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科研项目的能力。
专业教师队伍是1名专业带头人,5-6名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4.专兼结合
有一支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又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兼任教师队伍。
兼任教师数与专职教师数之比达到1:1。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设施
配备礼仪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等多项专业实验室,能满足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需求。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标准见表6。
2. 校外实训基地
在校外选择民航机场,建立稳定的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并能够承担顶岗实习的实训基地,每个基地应容纳学员30人左右。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有自编教材,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比例99%。
2.图书及数字化(网络)资料:校图书资源丰富,设有电子阅览室,可网上下载中国知网资源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应用“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使理论教师、实验指导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合一,专业理论教材、实验指导教材与技能实训教材合一,理论课教室、专业实验室合一。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做”融合进行,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着力改变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割裂的状态,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而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机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学生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学习和实践。
教学方法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五)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考核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做到三个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积极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考核评价。
(六)教学管理
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应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常规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常规教学制度、制定标准教学材料模板、定期核查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管理:建立系统的听课、评课制度,完善教研室活动,统筹安排教师评、晋、养等教师成长体系。
3.考试制度管理:建立系统的监考、巡考、考务制度,多层次督察出卷、考试、阅卷等工作。
六、教学进程计划
本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见表2。
七、毕业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或水平)证书和学分
(一)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与培训,毕业前应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等
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一级(或以上)证书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达到要求。
(二)总学分 141.5 、其中理论 57.5 学分、实践 74 学分、证书 6 学
分、特色 4 学分。
八、毕业条件
具有学籍,德智体美合格,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包括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等),成绩合格,取得规定学分,证书齐全,准予毕业。
九、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序及签字表
执笔人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教学委员会
附件:
表1.实践教学设置表
表2.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3.总课程(含理论、实践)学分比例表
表4.综合教育进程表
附5:本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表3.总课程(含理论、实践)学分比例表
注1:专项实践是指除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之外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技能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等。
注2: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为 52.8 %(计算方法见修订说明)。
表4.综合教育进程表
附5:核心课程简介:
(1)《民航服务礼仪》: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形体与舞蹈的基本动作与方法,以保持良好的体型,培养舞蹈动作与情绪表达的一致性,增加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从而形成高雅的自身气质。
(2)《民航安检概论》:通过学习本课程从安全检查的概述,客、行、货、邮安全检查流程,安全检查管理三个方面使学生掌握民航安检的基础知识,并使学生突出基本技能的培养、基础知识的应用。
(3)《客舱服务》: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客舱的各项服务知识与技能,包括对客舱乘
务员的基本要求、飞机客舱布局及主要设备设施、民航客舱管理与乘务员职责、民航客舱服务操作、客舱安全管理、客舱应急处置、重要旅客与特殊旅客服务、民航客舱播音及信息服务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空客服务、客舱安全及机上急救的技能技巧。
(4)《应急处置与救生训练》:从客舱安全的角度,讲解了客舱内的安全设施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及客舱内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与流程。
旨在提高航空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的能力。